《中国书法史笔记-(隋唐五代卷)》(十)
2017年末,陈凯歌的《妖猫传》让观众们大饱眼福,重温那恢弘、浪漫而又神秘的盛唐景象。
剧中,作为主要角色的日本和尚空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样让观众记住的,还有李白的至交、与杨贵妃还有一段感情纠缠的阿倍仲麻吕。
空海、阿倍仲麻吕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他们都是当时随日本遣唐使来唐的学问僧、留学生。
空海
阿倍仲麻吕
历史记载的遣唐使在200余年中共计入唐20余次,人数达5000余人。遣唐使不仅向日本移植了汉文化,在他们的努力之下,书法艺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吸收并东渡扶桑。
前面提到的空海和尚,在日本国内是享有盛名的高僧。
他的书法更是与橘逸势、嵯峨天皇并称“三笔”。
空海
空海俗姓佐伯﹐幼名真鱼。赞岐国(今香川县)人。於奈良东大寺受具足戒,法名空海。
于桓武天皇延历廿三年(唐德宗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作为学问僧与最澄等随第十八次遣唐使入唐交流法,几经曲折,于次年到达长安。
携带从佛典经疏﹑法物等回国。撰《请来目录》,并带走除了大量佛典之外的《刘希夷集》、《王昌龄集》、《朱千乘诗》、《贞元英杰六言诗》、《杂诗集》、《杂文》、《王智章诗》、《诏敕》等大批诗文作品和书法作品。
空海归国后,整理日本文字,用汉字书法中楷书点画和草书偏旁,创造了平假名和片假名,对日本文化发展,更是有深远的影响。
与空海一样对传播汉文化和书法艺术做出重要贡献的还有学问僧最澄和前面提到的留学生橘逸势,橘逸势传笔于柳宗元,被唐人呼为橘秀才。
空海的书法作品
日本国宝《风信贴》
橘逸势书法作品
最澄等人带回日本的书法名品
嵯峨天皇书法作品
受到唐朝文化深远影响的还有近邻朝鲜。
隋唐时期,朝鲜半岛分为高丽、百济和新罗。后新罗统一半岛,其文物制度,极力模仿唐风,奉唐历、行唐礼、衣唐服,唐朝文化对新罗影响巨大。
而书法文化的传播始于初唐。高丽人非常重视欧阳询的书法,甚至派遣使节专门求取。唐太宗曾赐予自己之书《温泉铭》、《晋祠铭》。
同日本一样,朝鲜也派遣留学生来唐学习文化。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崔致远。
崔致远
崔致远,字孤云,号海云,谥号文昌。朝鲜半岛新罗王京(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人。十二岁时,即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乘船西渡入唐。初在都城长安就读,曾游历洛阳。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进士及第,出任溧水县尉,任期届满,被淮南节度使高骈聘为幕府,后授职幕府都统巡官。其二十八岁时,即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以"国信使"身份东归新罗。其留唐十六年间,为人谦和恭谨,且与唐末文人诗客、幕府僚佐等交游甚广。
崔致远题字
崔致远的书法成就于中国,特别是扬州,这是中国和朝鲜半岛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一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