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考者随笔随笔诗人
改变,势不可挡;成长,才看得到希望。

改变,势不可挡;成长,才看得到希望。

作者: 鹤洺 | 来源:发表于2017-05-21 12:53 被阅读213次

《周易》有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庄子更有鲲鹏之变、蝶之梦、鱼之辩。

孙子曰: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变”之一字,自古以来诸子百家,古典圣贤无不谈及,甚至吴承恩的七十二变更是将其形象化。

可见,“变”是万物生长不可忽视的因素,更是人类进步必不可少的步骤。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变”几乎就变成了“改变”一词,一个更极尽于中性的词。这样的“变”缺少了一种力量也缺少了方向。

其实,无论从宏观、物理,还是从微观、生理上讲,每个人、每种环境的改变都是不由自主,由不得你我。每一次细胞的代谢、生长,每一点气温的变化,都是自然而然的发生,在自然法则下循序渐进,无可阻挡。

从主观上来讲,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改变自己对待事情的看法,改变三观,这样我们就可以抵抗自然因素、人类环境、烦情琐事等一切不利因素带来的困惑、烦恼以及伤害。

佛语曰:诸行无常。

是的,世事无常,即使是太平洋也依然会有滔天巨浪的时刻。我们不能只知努力或者灰心抱怨。荀子说:君子应当“日参省”,孔子说做事要三思,无论是谁说了什么,我们应该做的也许不只是改变方式、方法这样简单,如果方向错了,我们岂不是在见证一个最大的痛苦?

真正能让自己不痛苦、不埋怨的办法,只能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三观,从本质上做改变。


说实话,我不喜欢用“改变”这个词来形容每个人的上进,我觉得更确切一点的说应该是“成长”更准确——心理的成长、思维方式的成长。

《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古典在其书中讲到,每个人想向着积极的方向成长,必定要有更好的“心智模式”,这是每个人能更好的成长的基础,所谓“心智模式”其实就是一种思维方式。

绝大多数的人,终其一生,只有生长和衰老,根本谈不上“成长”或者改变。古斯塔夫·勒庞将绝大多数人归类为“乌合之众”。因为他们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缺少冷静判断的理性,囿于对未知的恐惧,从众、随波逐流......

不是每个人都会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不断成长,否则成功者就不会如此突出,如此之少,虽然形容的有些夸张,但事实就是,很多人都在碌碌无为,漫无目的的生存,庸庸碌碌耗其终生。

生而为人,我们到底要如何改变才是对的?这恐怕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现代书籍泛滥,各种作者层出不穷,鸡汤一碗又一碗,励志语录一条又一条,迷茫者们应接不暇。我想,这些都不应该是最需要的。

无害与人,无愧于心,便可以随心所欲。

只可惜,很多人囿于各种桎梏,如孙悟空的紧箍咒一样——脱不下。到底是不是真的能脱得下,这才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最近《欢乐颂Ⅱ》火热上映,追剧者无数,各种版面网页也被其覆盖大半。很多人讨厌“樊胜美”这个角色而喜欢“安迪”。事实上,这世间有多少人在做“樊胜美”而不自知,有多少人羡慕“安迪”却说其身价太高,物质太丰富——脱离于实际——自欺欺人,寻找借口而已。

大多数人不是没有成为“安迪”的可能,而是他们深深的陷于“樊胜美”式的泥潭,不敢出来,因为怕失去安稳的工作?因为担心恋人的离弃?因为害怕家人的反对?或者完全出于对未知的恐惧。

所以,他们不敢改变,不敢改变现状,处处寻“仙法”却又两手空空。

每个人都必然携带者与生俱来的精神桎梏,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悲剧”,软弱的苟且......

家庭的,社会的,自然的,必有很多顾虑如基因一样被终身携带。

它就像是癌症的诱因,让你顾虑重重,深深怕触发,最终被其画地为牢,囚禁终身。

人类不敢谈太深处的改变,那是一种灼烧灵魂的痛楚。因为每个人都具有原始基因——携带着远古洪荒的暴力与血腥,每个人的心底都埋藏着疯狂,心底都封印着自卑。

只有最表象的改变才是人们虚情假意的追求——心灵追求的外衣。有了这层外衣,他们才敢一点点触及深处的改变因子。

但这条远离宗旨的道路却被人类走得越发偏离也更坦荡。人人为了物质的华丽舍弃了灵魂的成长,转向对黄白之物的穷追不舍。

对物质的追求没有尽头,终有一天,他们必然会觉得匮乏,精神的空虚、萎靡。

我一直不懂,很多人信奉了基督教,说能升天堂。于是我有机询问:“上了天堂有什么好处?”

答曰:“天堂的路都是黄金铺的,人们生活幸福,什么都不用做!”

我说:“既然什么都不用做,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可见,很多人的骨子里就是充满了惰性,也缺少面对现实的勇气。他们所谓的改变,就是懦弱吧?因为,他们没有面对失败的勇气,不敢正视现实,所以趋之若鹜的要建立精神圣殿,用幻想填补精神空虚。


当好多人说“你变了”?我们到底是该得意还是该唏嘘?

改变,或者说成长是一件好事,高中时读烽火的《极品公子》,有一句话很喜欢

“世界上做什么都需要代价,成长尤其是,把青春典当给成熟,把阅历换取幼稚和可笑的代价就是背负责任和枷锁.从此,笑不再纯粹,哭不再彻底.”

成长的代价很大,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去为成长而付出。

谁也不能超越绝大多数人类的认知而提出新的思想,就像布鲁诺一样,如果不能跟着人类一起愚昧无知,后果不堪设想。即便在现世,你无论有多明智,改变得有多文明、多先知都不会被施以刑罚,但是你会不会如屈原一样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

改变是我们应该做的,只是如何改变却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三毛曾为追求真爱,从台湾远赴新疆去见大他30岁的王洛宾,迎来的却是王洛宾囿于世俗的委婉拒绝。

世俗是一股不可见的洪荒猛流,每个人都在无意识的谨慎应对,想突破这种人类精神桎梏的人似乎从来没有一个好下场。直到,大众的洪流七柺八折绕过了十九道湾,渐渐接近成长的曲线时,才会出现被称为“引领时代潮流”的人。

那些被无情吞没的人,正如济慈的墓志铭一样——他们是名字刻在水上的人

布莱恩·魏斯在其灵魂三部曲里阐明了人生的终极意义:灵魂注定是为了成长,生命只是一种形式。

改变的力量是可怕的,改变的时间也是漫长的,这是针对世界、宇宙而言,更是对人类之心而言。

世界的沧海桑田是必然,人类成长变化也是必然。

与你我个人而言,你我到底要做如何的改变?

古语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可见,人的改变要比沧海桑田还困难。

到底是不是这样?

我觉得:是树木终究会参天,是小草亦能灰烬重生,鱼终究是鱼,龙终究是龙。这不是在言达尔文的进化论,而是本质决定了高度

无论是小草还是大树,任何力量都不能妨碍我们向着阳光生长,向着天空接近,虽然难以企及,但是我们仍然要努力去做更好。

改变,从来就不是脱胎换骨,而是把拥有的一切生命力量成长到最旺盛。

相关文章

  • 改变,势不可挡;成长,才看得到希望。

    《周易》有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庄子更有鲲鹏之变、蝶之梦、鱼...

  • 坚持才有希望

    有些事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看得到希望。

  • 手写

    有些事, 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 而是坚持了才看得到希望。

  • 再说一句{2-103}《希望》

    一句多得(103)《希望》 20150921 句: 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看得到希望。 得:...

  • 再说一句{2-103}《希望》

    一句多得(103)《希望》 20150921 句: 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看得到希望。 得:...

  • 致你自己

    你总是说 只有光明才看得到未来 倘若升起的太阳都是希望 那为何温暖下会有皲裂的土地 你总是说 挫折会妨碍成长 倘若...

  • 愿所有的等待终不被辜负

    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看得到希望。永远都不要放弃你真正想要的东西,等待虽难,但后悔更甚。 青春...

  • 生活

    有的事不是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才看得到希望。 坚持,说得简单,做到很难。如果人人都能坚持下来,便没有这么多的憾...

  • 希望,坚持

    昨天晚上11点叮叮打卡,看到文案“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持,是因为坚持才看得到希望” 来前线是个意外,但这个意外真的...

  • 唯有坚持可坚持

    很多时候,不是因为看得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可以看到希望!所以,唯有坚持可坚持。 在我们身边并不缺少许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改变,势不可挡;成长,才看得到希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vm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