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译文:
所以,预见胜利有五个方面:能准确判断仗能打或不能打的,胜;知道根据敌我双方兵力的多少采取对策者,胜;全国上下,全军上下,意愿一致、同心协力的,胜;以有充分准备来对付毫无准备的,胜;主将精通军事、精于权变,君主又不加干预的,胜。以上就是预见胜利的方法。所以说:了解敌方也了解自己,每一次战斗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对方但了解自己,胜负的机率各半;既不了解对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战必败。
解读:
这一部分是对《孙子兵法·谋攻篇》的一个总结,在所有谋略中,提出判断是否能战胜对手的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共同影响战争的胜负。
通过这五个方面的判断,进一步提炼出本篇的精华,那就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强调了“知彼”“知己”的重要性。
很多人认为“知彼”比“知己”更重要,其实不然,我认为“知己”更胜一筹,正所谓“知人之智,自知者明”,古往今来,太多的人包括很多统治者,能够洞察自己的人才能成就自我。
前面的五个方面,能不能打、双方兵力、上下一心、是否准备、主将自主决策,这些归根结底在于己方。反过来说,连自己都不“知”的人,怎么去“知”对手?
进一步看,原文中为什么说“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而不补充一句“不知己而知彼,一胜一负”,这就很明确了,“不知己”就无从谈到“知彼”。
换句话说,“知己知彼”等于“有勇有谋”,这样大概率胜利;“知己不知彼”等于“有勇无谋”,这样胜负的概率各占一半;“不知己不知彼”等于“无勇无谋”,这样就必败无疑。
李世民在魏征去世时说过这么一句话:“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简言之,人时常要照照“镜子”,只有这样才能“知己”。
李世民之所以能创造“贞观之治”,与他的自知有很大的关系,包括在前期战争中的攻伐,李世民都能做到先“知己”,而后“知彼”,勇谋结合,最后成就帝王霸业。
现在看来,《孙子兵法》妙就妙在这里,乱世可以用来攻战杀伐,盛世可以用来治世修身。
我们都学过《邹忌讽齐王纳谏》,其中的经典桥段就是:“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通过类比,成功让齐王广开言路。如果邹忌连自己都不了解,怎么去向齐王纳谏。
古代其实也有很多名人“不知己”,于是就有了那些所谓的“文人大多都是失意的政客”。
李白、苏轼、陶渊明等人,不能说他们没有才华,可以说,他们甚至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可以“斗酒诗百篇”,仕途却一塌糊涂,有的被流放,有的被革职,究其原因,就是在于“不知己”。
文人狂傲、清高,他们注定不能混迹于官场,却不自知,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怀才不遇”。说白了,这个世界就没有“怀才不遇”的人,自认为“怀才不遇”的人往往是因为“不知己”,真正能洞察自己的人,会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何来“怀才不遇”之说?
再来看看一代“商圣”范蠡,他是“知己知彼”的典型代表。范蠡出身贫贱,博学多才,助勾践灭吴后,功成身退,弃政从商,三次成为巨富,又三次散尽家财。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流传于后世的这句经典名言就出自于范蠡之口,他“知己知彼”,最终得以保全自己,还闻名于世,可以说,《孙子兵法·谋攻篇》在范蠡的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网友评论
可以说以前是动手劳动的时代
未来或不久是动脑劳动的时代
人类只有这样才能团结一致,并且提高整体效率。将简单的,中等简单的,稍有难度的,比较有难度的事情全部交给机器去做。
人类尽管去开发智力并研究前沿技术。
这样整个社会才能集思广益,才能相互补缺。
而不是提倡少数的精英社会。拉大智力差距,拉大贫富差距,增加社会隔阂,推崇精英文化,保护少数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