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有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人,别人给他说什么事情,他答应着,可就是不开始干,让别人一遍遍催促,一直等到实在无法拖延,甚至引起工作上下关联的愤怒才去做。同样的事情,他总是最后一个,还振振有词,浑身都是理儿。他的墨迹和拖延让同事们,当然也包括他的领导特别不喜欢与他打交道。
我观察这些拖延症的人大多就比较懒惰,就像寒号鸟,能拖多久是多久,就是不开始。比如公司销售收取承兑需要两人先后进入票据系统操作确认才能确认收取。几百个客户上班期间连续支付,一笔笔收取的确麻烦,所以允许适当汇总收取。正常工作,稍微攒一攒,两个小时收取一次的节奏就很好。如果攒得太久非常影响客户开提单等后续发货工作。而这个拖延症的人认为一天收取一次就可以,他说:“想发货,不能早点支付吗?整天催啊催的。”这着实让人感觉无语。
心理学上有个共识,一个人有问题,只有他自己发现并下定足够大的决定改正才可能解决问题。否则别人说了千遍万遍,磨破了嘴皮子,他也不会承认自己有问题的也就无法解决问题。就如那个拖延症的人,他厌烦透了一堆的活儿干不完,也厌烦透了别人无休无止去催促他。可是,他为什么就不能想想是他没有及时处理问题才造成的问题挤压?事情来了,立马做完,多么好呢?也不至于天天手忙脚乱,不时出一些差错和意外。
那些干事情麻利的人,基本都是事情来了立马干,不在乎一天多干几次。事实上,多干几次的确是多干活的,但是一件事情一件事情饭碗,干净利索,多么清爽。事情多了堆积在一起,虽然干起整体速度是快了,但是很容易因为多和乱而出错。再说了,没有哪个人的工作量多到一停不停也不干不完,都会有摸鱼时间。粗略估计,至少30%时间属于自己。
据我观察,那些干活麻利快的人。遇到活儿,立马干,遇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彻底干完再舒舒服服地摸鱼,工作和娱乐两不误。拖延症的人,上班先想着玩玩手机啥的,或者发愣啥的,就是不愿意开始干活。直到被逼无奈再开始干活,遇到问题就着急,因为时间来不及了,于是着急啊着急啊。如此以来,怎么可能把工作干完、干好,更不用想改进和提升了。
当然,有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拖延也是没有问题的,毕竟事情有轻重缓急。如果面对干不完的事情,狸猫胡子一把抓把自己弄得整日很忙,也很影响心情。所以,有些事情也是可以拖着不做,甚至拖到最后不了了之的,这是策略的拖延而不是懒惰该做不做。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