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左传》略读(卷十昭公)论裨灶焉知天道!2

《左传》略读(卷十昭公)论裨灶焉知天道!2

作者: 蔡灵子 | 来源:发表于2023-09-09 23:01 被阅读0次

接上回,郑国起火,欲请宝器祭神以保平安,子产不与。子太叔曰:”国之宝器,可保民之平安。若在起大火,国家可能遭受重创。借用宝器是为了国家安宁,子产大人这么就那么不舍得呢?”

子产曰:天道远,人到近,天,人之到相距甚远,非所及也,两者这么能互通呢?裨灶懂得天道吗?他说的话多了,可能只是偶尔巧合言中罢了!”于是,终究没有答应借宝的要求,火灾也没有再发生。

在郑国没有发生火灾前,郑大夫里析和子产说:”国家将要有大的灾祸,百姓震动,国家重创。那时候我或许已不在人世。迁都,或许能破解此难。”子产曰:”你的提议也有道理,但是迁都事关重大,不是我能决定的啊!”

郑起火时,里析已经去世,还没有下葬,子产派了三十个人用大车将他的灵柩迁移。

火势大作时,子产把晋公子,公孙送出东门,派司寇将刚来的客人送出郑国,严禁原来的客人随便出入馆舍。派子宽,子上巡视各个祭祀处所,一直到太宫。派公孙登将大龟迁徙。派祝使迁宗庙里安放神主的石匣到周庙(周历王庙),送告先君。

安排府人,库人各敬其事,以防火灾。让宫中总管迁移先君的宫女置安全地带。司马,司寇等官员带领人员在火场灭火。城下之人,列队登上城楼。第二天,下达命令各司寇保全好在郊外部队的安置。城外的官员协助祝使在都城北面平治场地,以建祭坛。然后开始禳火祭祀,祭水神,祭火神,四方祭拜以求消除火灾。

记录被烧毁的房屋,减免对收火灾民众的赋税 ,发放重建家园的建材。三天的悼念活动,闭市三天。派使者向诸侯国报告灾情救助。宋,卫都是这样。陈国没有救火,许国不慰问受灾的民众。君子以此可预判陈国,许国将会先灭亡!


心得:1.子产是个唯物主义者,对世界和事物的认识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身居要职,而笃定,清醒,不被外界声音所左右,确实厉害!

2.在火灾当前,郑国一系列的救灾措施有力高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完备的救灾预案。

3.郑,宋,卫,陈同时发生火灾,难道会是一场森林大火?

相关文章

  • 悲情宋昭公

    读《左传》文公16年,认识了一个悲情的宋昭公。 宋 昭公是...

  • 童心,在不断增长的见识中丢失

    文/欣口一笑 童心指孩童般纯真之心,不带有杂质,是纯真的心理。 “童心”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于是昭公十...

  • 曹振铎-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曹振铎,姬姓,名振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有“曹叔振铎,文之昭也”,《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记有“曹叔...

  • 师春话题:南蒯叛主于费邑

    据《左传》,鲁昭公十二年,季平子继任季氏宗主,不待见原家臣总管南蒯。于是,南蒯起叛心,游说昭公儿子憖,拉上叔孙氏旁...

  • 师春话题:史墨言道

    按《左传》记述,鲁昭公晚年,被季平子赶出都城。鲁昭公在位三十二年,死在晋国的乾侯。然而,没人谴责季平子。赵简子问于...

  • 曹刿论战

    《左传·庄公十年》 十年春,齐师伐(攻打)我(指鲁国,《春秋》、《左传》皆称鲁为“我”)。公将战,曹刿(鲁大夫,又...

  • 关于“士”

    《左传・昭公七年》说:“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这样,形成统治阶层内部的分级。春秋以前士是武士,有义务“执干...

  • 命名:本质权力

    起名字于古人是一件很严肃的事,往往引经据典,意味深长。例如:苏轼,字子瞻。引自《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

  • 魏献子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词义 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测品行高尚的人。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 故事 冬季,...

  • 杜艾洲民俗随笔之三 叫魂

    叫魂 魂,人之精神也。 《左传昭公七年》说: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太平御览》认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左传》略读(卷十昭公)论裨灶焉知天道!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vj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