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少年时读《红楼梦》,一直觉得袭人真正的很贤惠,很忠心。
直到最近两年,随着年龄和阅历增加,对世情的洞察水平也有些长进了,再读曹公对于袭人的描写,才发觉原来曹公真的是笔法高明,空前绝后。
竟然全篇没有一个字写袭人不好,竟然全篇写的全是袭人的贤良和忠心。而我近来重读,竟从这赞美之词里读出些细思极恐的深意来。
第三回袭人出场,曹公写“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不中任使,素知袭人心底纯良,遂与宝玉。”
这一句任谁读来,都感觉是正面赞扬袭人的吧,连贾母都认为袭人心地纯良,可见袭人是一个又善良又单纯的女孩吧。
如果你也这样认为,也许就要被被曹公骗了。
如今再读我才领悟,原来曹公很多的地方,都是正话反说的。就如同风月宝鉴出现的一章,就曾借用和尚之口,反复叮嘱世人,一定要看反面啊。
所以,书中说贾母认为袭人是个好的,就是认可袭人的吗?
贾母真的打算让袭人给宝玉将来做妾的吗?
恐怕未必。
想知道贾母的真正打算,就得看懂曹公的伏笔千里。
第七十七回,王夫人在贾母面前编织了晴雯患病,得了“女儿痨”的借口,将晴雯撵出大观园。
当时贾母是这么说的,“……晴雯那丫头我看她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们那模样儿,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她,将来只她可以给宝玉使唤的,谁知变了。”
当初看到这里,我就很费解。贾母说的明白,宝玉跟前的丫头们(这里肯定指的是宝玉的大丫头们,其他次等丫头是根本就没有资格谈及给宝玉当妾的),只有晴雯是“将来可以给宝玉使唤的”。贾母说晴雯的是“甚好”两个字,可谓评价之高。
这里,就是说贾母一开始就给宝玉内定好了妾,就是晴雯!贾母说晴雯甚好,才是真的好!
回到开头,再看“贾母------生恐宝玉之婢不中任使,素知宝玉心底纯良,遂与宝玉”,你们发现没有,贾母看人很准,她一开始将袭人给宝玉,就是当一个称职的婢女用的。
也就是说,袭人无论是模样、言谈、针线甚至是人品性情,在贾母眼里,都还不够格给宝玉当妾的。
贾母给袭人的职业定位,就是个丫头中的主管,是宝玉的婢女中“最能任使”的称职的员工而已。
看懂了这里,我突然就明白了年少时读不懂的那些事:
为什么晴雯总是表现的那么骄傲不逊;
为什么袭人嘴里“平时懒得针线不动”的晴雯,能并且是唯一一个能补得了“孔雀裘”的人;
为什么晴雯看不上袭人一伙“背地里干的鬼鬼祟祟的事(即和宝玉偷尝禁果一事)”;
而袭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靠自己拼命实现底层逆袭的奋斗者啊。她和她的那些为了上位而做的一切阴谋伎俩,可恨却又可悲。
袭人,一个怀抱大理想的小人物,一个不安于命运拼命逆袭的底层人!
只是,有些小人物的奋斗路,走的光明坦荡,问心无悔。
而有的人,则被心中的欲望迷住了眼,做出很多阴谋诡计的事,最终自己也得不到好处。
而“贤袭人”身上那些“不贤、不忠”的故事和她的逆袭之路,我会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一点点挖掘给您看!
齐悦大型社群更文第20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