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大学之后,各类成功学、励志学讲座书籍层出不穷。大多文章标题吸人眼球,类似什么五天学好英语,什么初学者必看的基础理论,甚至还有什么致富之道,快速学会理财。(好吧,我记得以前还看过快速成为百万富翁的书。)
这类书籍大多泛泛而谈,只是一个空泛的框架,中间加入足以让人生烦的鸡汤小故事。闻之无味,食如嚼蜡。
当我泡了一年多学校的图书馆来看,真正有帮助的文章,如大海捞针一般。每品读干货类的书,都会规规整整记好笔记,留有日后翻看学习。
汇总笔记,推荐几本不错但冷门的书。
刻意练习练习就是不断重复吗? 不是。
练习并不是重复不断的做一件事,不能像机器般的按固定的程序执行,不断重复只是“天真的练习”,无法带来进步。
前几年,畅销书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写了一本书叫《异类》。其中的10000小时理论:任何普通人经过10000小时的学习,十年在本行业里就能成为专家。
上了大学之后,很多人觉得这个专业不太适合我,这门课我不太容易掌握,很多人表示自己天生不擅长某个领域。而1万小时定律又让一些人盲目的刻苦练习。到底普通人、优秀的人、杰出的人有什么不同?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例子,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
作者曾在文章中写道本书写作时的心理状态:首先,我们必须搞懂我们希望写本书的目的,我们希望读者从我们的专业知识中学到什么?读者读完这本书,会怎样改变?作者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更有利于我们学习时的构架。
本书归纳重点就是:迫使自己走出学习的舒适区——刻意进行难度训练,持续修正自己的短板弱项——再加以10000小时的理论实践。
“杰出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技巧;这种技巧,你我都可以掌握”。
大江东去事情不做,永远没有机会;事情做了,机会自己找上门。
这本书看完已经有两三个月了,一共三册,算是我继福尔摩斯之后最厚的一本书了。书中大体情节已记不清,但看书时的感慨、不忍依然萦绕心头。
在利益面前,理想重要还是生存重要?生于某个圈子之中是坚持原则还是适应权衡?书中的人物无非对错,更像是被时代无奈地推着向前走。
书要慢慢品读,尤其像这种需要时间来沉淀的书
大江东去所谓意志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欲望的能力。
本书有个特别重要的观点:为了成功做到自控,你必须知道自己为何失败。你要想获得成功,就得知道怎么失败,想要进步,就得明白怎么会止步不前。
身边常常会有这样的朋友:不是说过得多好,只是他自我管理的很好。时间安排总是很有规律。跑步,电影,凡是他所认为有意义的事,都会井井有条,一切似乎都在他的计划中。
但也有另外一类人:早上起来因为拖延导致一天都乱糟糟的,很早就坐在电脑桌前,考虑半天也不知怎么开始,其实一上午什么都没有做,没有别人更了解你自己。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我就是这样的。我们常常用选择性的遗忘来给自己放松。
史蒂夫柯维: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着一段距离,我们成长和幸福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利用这段距离。
摆渡人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林语堂说过: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人发现自己,检查自己,从而提升自己。
迪伦和崔斯坦的爱情让人潸然泪下。在书的结尾,崔斯坦说了一句话:无论你在哪里,我都在,我的出现就是为了你。
书名是摆渡人,其实是摆渡自己。有些时候我们需要自己判断,需要相信自己,面临困难不退缩,做自己的摆渡人。
2017跨年演讲一场优秀称职的台风应该是这样的:来势凶猛,全市停课、停工,然后调转风向,擦肩而过。
这本书是老罗2017的跨年演讲,目前只有电子版(没来得及看的小伙伴可以趁机补补,调剂调剂。)
老罗的逻辑思维闲暇时也会去听听,他说的话普适性虽然不强(纯属个人看法),但确确实实能提高眼界,而且其中推的好几本书《眨眼之间:不假思索的决断力》、《思考的艺术》耐人寻味。
人们越来越不关心真相,而只关心立场、态度和情绪。在一个时间稀缺的时代,我们更愿意选择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人,和自己愿意听到的话。而真正古怪之处在于——有人都红成这样了,我们还不知道。
对于逻辑思维来说,还是客观来看。学习吸收固然是好的,但别执着于既定印象。
一起加油!2017年,你等着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