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周天子的权利和威严日趋削弱,诸侯国竞相崛起,周天下处于神散型不散的状态。为了争地为了争城,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在这个充满血腥和战乱的动荡时代里,中国的文化却开启了新的篇章。由于社会的大变革为各个阶层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为实现“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
春秋战国应该说是中华文明的成型阶段。中华文明就是在百家争鸣的基础上,逐渐成型,并发展起来的。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知道对于后世的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儒、墨、道、法四家。
秦始皇结束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后,秦始皇以法家思想为核心,实行严刑峻法,文化高压,排斥其他一切思想体系。真正打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刑不上大夫”的形式,做到依法治国。但是他又实行焚书坑儒的政策,使得民众思想受到严重束缚和过于严苛的法令,使民众生活苦不堪言。后因爆发的农民大起义,秦朝走向灭亡。
汉初实行的黄老之学,它改造了道家的“道”和法家的“法”,提出了“道生法”,突出德法观念,并主张恩威并施。在主张道、法之学后,又吸收了儒家,墨家、阴阳家的思想,使民得以生息,慢慢恢复到繁荣的景象。后到汉武帝时期需要加强中央集权政治,汉初的黄老“无为”思 想无法解决当时面临的加强中央集权问题,因此汉武帝决定尊崇“儒”。同时董仲舒他把孔孟时的儒家学说整理和吸收法家,墨家等的思想,推出了新的“儒术”,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开始推行,儒学成为自汉朝到清末的两千年间的统治思想,也是那个时候起法家、儒家、兵家、道家、阴阳家的学说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主题。
汉末董卓之乱,使得摇摇欲坠的汉朝土崩瓦解后,一场长达数百年的战乱也随之开始了,以经学为主体,以儒学独尊为核心的文化模式瓦解后,魏晋南北朝进入乱世文化多元发展的局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玄学应运而生。玄学是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其宗旨是“贵无”,它的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与此同时应时而发的还有道教,它从道家、儒家、墨家、医家等汲取思想资料,关心“人如何不死”。与道教兴起的同时,来自南亚次大陆的佛教也冲进了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系统。同时“儒玄双修”体现这个时期儒玄合流的趋势。由此形成了儒学、玄学、道教、佛教相互排斥又相互交融的多元化格局。
后隋唐大帝国的建立,中国文化进入了意识形态开放,文化政策开明的鼎盛时代。从隋炀帝开始就奉行道、儒、佛的三者次序政策;唐太宗再次申令道先佛后;唐玄宗时,道教达到极盛,但同时又封孔子为文宣王;整个隋唐时期除唐武宗毁佛外,其余大都奉行三教并立的政策。隋唐时期的意识形态处于兼容并包,积极吸收外域文化的状态。而武则天一度偏尚佛教,使佛教达到极盛,于是隋唐佛学一边克服传统伦理中“德”“得”的矛盾一边又与儒家伦理思想所契合,因此它又成为儒家思想回归的中介环节。
到了宋元明清时期,以儒学为核心的理学也应运而生,这时候的儒学不再是孔孟的古典儒学,也不是董仲舒所推行的“儒术”,而是融合了道玄和佛学的“新儒学”。最重要的学派就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程朱理学是以纲常伦理、人伦五常为核心的“天理”,是以继承和发展百家思想后并结合当世需要所创新而来的“新儒学”。而陆王心学其基本宗旨与程朱理学相同,区别在于陆王认为理根源于人心。陆王心学的伦理思想受孟子的影响较大,而又与禅宗的“即心即佛”一脉相承。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戴震等人对程朱陆王唯心主义特别是“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思想的批判,是封建社会孕育的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在哲学思想上的表现,预示着古代哲学思想的终结和新时期哲学思想的到来。
直至现当代社会,我们在摒弃百家思想中的封建迷信等落后思想后,依然在推崇着百家思想中的积极思想,如儒家主要是教育,还有和谐社会的理论,其中的中庸、和而不同之类的思想也算用于政治方面;道家的无我思想则主要表现在使心灵宁静安逸;墨家的“尚力”“节用”“兼爱”思想依然是我们所倡导的;还有阴阳家的风水之学;农家和水家主要专研于农力水利,现如今用于农业有专门的农业科学;纵横家主要用于外交等等
综上所述,“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史上奠定了此后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 至此在两千多年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道路和思想中,除了佛学的传入之外都能够从“诸子百家”中找到它的源头。“诸子百家”的思想可谓是影响范围之广,影响时间之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