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喜欢用“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心想事成”等美好的词语来彼此祝福,希望被祝福的人永远顺风顺水,平安喜乐。
作为美好的祝福当然没有什么不好,但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的时候,我们的确不能对此太过较真,因为生活、学习、工作这三种与人的生存状态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是纷繁复杂的,依靠一种思维模式根本不能解决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
上述三个祝福语从本质上讲,都是一元思维模式的产物,可以具体化为:受得了好的,受不了坏的;受得了顺的,受不了逆的;受得了美的,受不了丑的;受得了笑的,受不了哭的;受得了成功的,受不了失败的……这种一元的思维模式单纯是够单纯,却无益于磨炼人的良好心态,培养人的健全人格。
常常看到有些人不太理想的工作状态,愁眉苦脸的,唉声叹气的,紧张急躁的,牢骚满腹的,……表现形态虽多种多样,但基本特征是不满意、不欢喜。我探究了一下原因,可能是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压力过大,工作动力不足;可能是家庭生活或情感生活遇到困难,找不到合适的排遣方式……我这个乐天派通常不会为什么事而烦恼忧愁,遇到心态不好的朋友,我都会尽力去宽慰、开解,如果能让他们的心情变得好起来,我就像中了彩票一样高兴,尽管我不买彩票更不相信会中奖。
如果对方的心情实在不好,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安慰的话,我就选择倾听的办法,让对方的负面情绪得以适当的宣泄。
我能理解人在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压力大的情况下那种无助焦躁抓狂的感受,我偶尔也会因此而心烦气躁。然而要想高质量地行走人世间,难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比这种更严重的人生困境还有很多,那是一种恐惧与绝望交织的境况。比如与性命相关的天灾人祸,与幸福相关的悲欢离合。
阅历有时会提升一个人的劝说水平,我经历过生死离别的痛苦,理解了世间的很多境况,但天灾人祸对人的摧残未有切身体验。在阅读《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时,我有了间接的感受。
我们的船一驶出恒比尔河就遇到了大风浪,煞是吓人。因为我第一次出海,感觉难过得要命,心里又怕得要命。
听到船底漏水的消息,正坐在自己舱房床边的我,感到自己的心好像突然停止了跳动,一下子再也支持不住,倒在了船舱里。
从下到小艇的那一刻起,我已经心如死灰——一方面是受风暴的惊吓;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前途吉凶未卜,内心万分恐惧。
小说主人公鲁滨孙在冒险航海的初期就这样不断地遭遇噩运,每一次侥幸脱险后他都成长了一步。当时处于困境中的所有感受都是真实发生的,我深深地理解他那时的绝望、恐惧、悔恨与誓言。
我们不提倡事事都去比较,但有些时候比较确实能让我们看清真相,进而更好地认清形势,认识自己。既能防止盲目乐观又能避免自暴自弃。
与那些天灾人祸的痛苦相比,与那些生离死别的绝望相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即便很大又算得了什么呢?功名利禄,外在物质,皆为身外之物,何必为这些身外之物损耗身心健康呢?
人的一生,如果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尽力把它做好,为他人带来幸福和快乐,为社会的发展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在这个不长不短的人生旅程中,活得潇洒、充实、快乐不是很好吗?
很多人一辈子怨声载道,始终也没有遇到他满意的人满意的事,最后也只能带着怨气离开这个世界。如果抱怨了一生都没有生病还算是幸运的,很多人行至半路就引疾上身,撒手人寰。
科学表明,人的心态良好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身体健康。如今很多人的疾病最开始都不是由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而是由不良的心态长期折磨造成的。
有人写文呼吁远离负能量的人,我以为是非常有道理的。负能量足的人似乎永远都看不到光亮,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都能找到不开心的理由,你以为他过了这段困难期也许就会正常或开心了,等到下个时间里见到他,他走有了新的困境和抱怨,然后你再认为过了这段时间就会好的……结果每一个时间段他都是这样,根本就等不到他真正有开心快乐的时候,就像那个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根本就是一个负能量充足的人。
当我们怀着美好的意愿想要改变一个心态不好的人时,多半是不可能的,除非他有强烈的自我改变的意愿。和一个性情急躁的人在一起,时间长了心态也会急躁起来,无法保持从容淡定。所以说,心态是会传染的,而且负向传染的概率要远远大于正向传染的概率。
从这个角度来说,工作环境的营造除了物理空间的维度以外,还有一个精神能量的纬度。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清晰地被人感受到,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的工作状态。
既然工作心态如此重要,那么,我们有没有培养良好心态的方法呢?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是见仁见智的,很难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我自己是从下几个方面来保持良好心态的。
1.以学习的心态对待每一份校样
有人在得知我做过老师又来做编辑后,总会问我一个相同的问题:“你觉得做老师好还是做编辑好?”我会有一样的回答,这两种工作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不好,不论做哪一个,我都能体会到它们的乐趣和价值,因而都很喜欢。做编辑以后,校样就成了我如影随形的朋友,不论我走到哪里都有它与我朝夕相伴。只要条件适合,我就会拿出来看几页,看校样的时候我总是抱着向作者学习的心态。不论是杂志校样还是书稿校样都是作者知识学养、文化底蕴、语言素质、胸怀境界的外在表现,看校样的过程就是不断向这些智者学习的过程。而那些质量相对不高的校样,更多的是引起我的对照反思,在修改润色中提升了我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反思恰恰是有效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2.以旅游的心态对待每一次出差
出差是编辑工作的一种常态,尤其是期刊编辑,出差更是经常性的事情。很多编辑不喜欢出差,甚至以之为苦,因为辛辛苦苦出差回来后,除了工作日会有几十元的打车补贴、双休日会有两张调休单以外,属于自己的活一样都不会减少,只能自己加班加点补回来。我是个喜欢出差的人,既与我喜欢新奇探究的性格有关,也与我喜欢读书行走的爱好有关,若能有机会走遍大江南北,更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所有的辛苦劳顿和加班加点
在这种行走面前都会变得乐此不疲了。即便出差时间紧张到根本没有游玩的空闲,我还可以在车厢里欣赏窗外的风景,享受第三空间的读写之乐。
3.以充电的心态对待每一次加班
和老师在家里备课批作业一样,编辑经常会把校样放在包里带来带去,随时准备进入看稿状态。我买了几个包包,小包、中包和大的双肩包,结果,前两个包基本都派不上用场,天天背着双肩包来去匆匆。之所以宠爱它,是因为它的容纳空间足够大,书稿、图书、笔记、相机……不记大小,均能收入其中。加班对于我们是每天都进行的事情,区别仅仅是在单位加班还是在家里加班而已,我把每一次加班都当作是在学习充电。
与很多同事相比,我的文化底蕴是很薄弱的,高中之前没有读过几本课外书,大学时没有刻苦读书的意识,做老师以后忙于工作很少静心读书,综合起来看,急需补上读书学习这一课。加班的时候对我来说就是读书学习的好机会,虽是书籍的雏形,语言难免粗疏,也一样能学到很多东西。这样的心态让我总能乐呵呵地对待加班这件事。
4.以磨练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困难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只是有的困难小一些,有的困难大一些而已。依我的经验,事件最能培养人的能力、心态和智慧,所以我不怕遇到困难,也不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把工作中遇到的所有事件都当成磨练自己综合素质的磨刀石,因此,努力做到遇事不惊慌,不抱怨,沉着冷静地想办法去面对困难,解决问题。
对那些遇到事件或不如意就牢骚满腹、甚至大发雷霆的人,我是替他觉得不值的。因为不论是忧郁、抱怨还是发怒,都会影响人的心情,进而影响身体健康。最为重要的是对事件的推进和困难的解决没有一点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把每一个困难都当成考验和历练,就会积极地想办法,朝着解决困难的方向不断迈进。那些曾经看起来非常艰难的事,都因为这样的态度而得以完成。
良好的工作心态让我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快乐,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作与休息,只要我的大脑是清醒的,我就在工作状态;如果工作日的时候感觉非常疲累,也会暂时放下手里的工作让自己休息一下。
周国平老师关于工作的一段话说得非常好,他说:“人不只是在娱乐的时候快乐,工作的快乐远胜于娱乐的快乐,人之为人的快乐很大一部分是在工作中感受到的。”愿每个人都能在工作学习中收获成长,收获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