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十分读书社想法简友广场
汉代文学||浅议李斯的《谏逐客书》

汉代文学||浅议李斯的《谏逐客书》

作者: 佛晓星辉 | 来源:发表于2023-04-17 22:51 被阅读0次

司马迁的《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

在"本纪"、"世家"和"列传"中所写的一系列历史人物,不仅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高度概括力和卓越的见识,而且通过那些人物的活动,生动地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精神,表现了作者同情广大的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为那些被污辱、被损害的人鸣不平的战斗热情。因此,两千多年来,《史记》不仅是历史家学习的典范,而且也成为文学家学习的典范。

《谏逐客书》作者李斯,是战国后的儒家大师荀子的学生,辅佐秦王嬴政成就了并吞六国、一统天下的伟业,帮助建立了空前强大的中央集权王朝。

《史记•李斯列传》中也讲到了这件事,《谏逐客书》是李斯进呈秦王的奏议,旨在请求废止驱逐六国客卿的成命。

当时,有个叫郑国的韩国人,来到秦国做间谍,他教民开渠灌溉以消耗秦国财力物力,不久被发觉。秦国的宗室大臣于是借机向秦王上书说:"诸侯国凡来秦国做官的,大多是为他们的国君来游说秦国,或实为间谍。请大王把各国来的客卿全部逐出秦境。"李斯也在被要驱逐出去的客卿之列,于是李斯上书说:

"我听说大臣们议论要驱逐客卿,我私下以为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求贤士,从西戎得到由余,从东面宛地得到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叔,从晋国招来了丕豹和公孙支。此五位贤才,都不是秦国人,然而穆公重用他们,于是兼并二十个诸侯国,秦在西方强霸起来。

秦孝公采用卫人商鞅的变法主张,改变旧俗,民富国强,百姓乐用,诸侯臣服,俘获楚、魏军队,攻地千里,国家至今仍强盛。秦惠王用魏人张仪之计,攻占三川,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吞并九夷,控制鄢、郢,东占成皋险要之地,割据肥沃的良田,于是瓦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迫使他们向西臣服秦国,功绩沿续到今天。

秦昭王得到范睢,罢免丞相穰侯,驱逐了华阳君,强化公室,杜塞私门,蚕食诸侯,成就了秦国的帝业。这四位国君都是借助客卿的功劳而成就大业,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地方?当初,如果这四个国君拒绝客卿而不接纳他们,疏远贤才而不重用他们,就不会使国家有强大的名声和富裕。

"现在陛下有昆山之玉、隋侯之宝、和氏之璧,佩着明玉之珠,悬着太阿之剑,骑着纤离之马,树立的是翠凤之旗,摆设的是灵鼍之鼓,这些宝物没有一样产于秦国。可陛下喜欢,为什么呢?......如今选用人才却不是这样,凡是客卿都一律驱赶。既然如此,那么陛下看重的是美女、音乐、珍珠、宝玉,而轻视的就是人才了。这不是统一天下、制服诸侯所应有的方略啊。

"我听说土地辽阔,粮食就富足;国家强大,人口就众多;军队强大,士兵就勇敢。泰山不舍弃泥土,就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舍弃细小的溪流,就能造就它的深广;国君不拒绝百姓的归附,所以能显示他的高尚品德。

因此,地不分南北东西,人不分本国他乡,一年四季充满美好,连鬼神也会降福。这就是三皇五帝无敌于天下的原因。现在您却抛弃老百姓去资助敌国,驱走客卿而去帮助诸侯各国成就功业,使天下的贤才退避而不敢向西走,停止住脚步不敢进入秦国,这种做法就是人们所说的'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物产不产于秦国,值得珍爱的很多;贤才不出生于秦国,而愿意效忠的也很多。现在陛下驱逐客卿去资助敌国,减少本国人民去增强敌人的力量,在国内使自己虚弱,在国外与各诸侯国结成怨仇,这样做,要想使国家没有危险,是根本办不到的。"

这篇文章从秦国的安危着眼,阐述客卿对于秦国的益处,驳论逐客的错误。论述之时则以正面论证为主,反面推论为辅,用大量事实为证据,正反对照,利害并陈,最后归纳出逐客之举必然损害秦国利益,威胁国家安全的结论。

秦王觉得李斯说得有道理,于是废除驱逐客卿的命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继续使用他的计谋,后来又调升他当廷尉,拜李斯为丞相。

相关文章

  • 《谏逐客书》——李斯的升职记,秦国客卿到廷尉的那些年

    李斯的智慧与才华,浅谈《谏逐客书》。 今天我们来分析李斯的《谏逐客书》。李斯是楚春秋时期的人,他出生于楚国。学于荀...

  • 漂亮的用心,完美的计划

    读后感之——李斯《谏逐客书》 在评价《谏逐客书》之前,我不得不提及文章的作者——李斯。李斯在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人物...

  • 李斯谏逐客书

    第一,读并解释《谏逐客书》。 需要复制粘贴《谏逐客书》。工具书《常用古汉语词典》。 谏逐客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

  • 谏逐客书-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

  • 《谏逐客书》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

  • 谏逐客书~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

  • 秦汉散文

    秦代散文 代表作 李斯《谏逐客书》 汉代散文可分为三大块 1.政论文 代表作:贾谊 《过秦论》 ...

  • 李斯和《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李斯[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c3783dd37722.aspx]...

  • 《谏逐客书》的历史意义及文学价值

    还记得你读过的教科书中的《谏逐客书》吗?作者李斯,他其人其文在历史上留下了怎样的意义? 今日荐文浅析《谏逐客书》魅...

  • 李斯: 血腥的仕途,命运的悖论

    正文 李斯(?~前208年):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文学作品有《谏逐客书》。书法作品有《泰山封山刻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汉代文学||浅议李斯的《谏逐客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fh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