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更新“三系统”的文章,输出一下今天自己的思考。
今天晚上跑步的时候,我听了下曾小军商业模式书的内容。这些年阅读了这么多的商业书籍,发现市面上相关的内容,都是关于方法论和运营层面的论述。
为什么没有一本书是讲述创业过程中“指导思想”的系统书籍呢?
首先,商业书籍中的战略,运营,商业模式,绩效考核这类书籍中基本上都是方法论,是因为方法论相对容易量化和标准化,可以通过具体步骤、工具和策略快速的建立框架,这使得内容更易于传播和实践,读者也比较有获得感。
相比之下,创业的“指导思想”更加抽象和个性化。和创始人的个性,知识体系,阅历沉淀,年龄,素养这些都息息相关。
这些因素很难以用一套标准化的方法来教授,每个创业公司的“指导思想”都是独一无二的,受公司特定历史、市场定位和团队构成的影响。
其次,目前我们的商业环境变化太快速了,大部分创业者和学习者关心和感兴趣的是能够快速落地的工具和技巧,比如大家都AI工具的使用就特别感兴趣。
因为方法论可以根据市场变化随时更新,而企业核心的“指导思想”的提炼,需要经过挫折和不断的发展才有可能真正“涌现”出来。
三只青蛙选择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作为我们“三项修炼”的文化母体,也是风风雨雨走过6年之后,经历了各种挫折和困难才确定下来的。结合我们公司实际情况,我们提炼出自我超越、共同愿景、团队学习三大要素,我个人也致力于以用这三项修炼严格要求自己。
自从有了“三项修炼”作为公司发展的“指导思想”,就有了“根”,尤其是在“自我超越”这个模块,我自认为做的还是比较好的。
我个人觉得,当公司走过了第一个五年,创始人大量阅读之后,认知感提升后,选择适合自己公司的“指导思想”比商业模型和运营技巧这些更加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