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
明朝的“锦衣卫”和“东西二厂”

明朝的“锦衣卫”和“东西二厂”

作者: 旗卷虎藏身 | 来源:发表于2020-08-27 12:22 被阅读0次

          “锦衣卫”和“东西二厂”在明朝历史上都起过很大的作用。

          锦衣卫即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皇帝的侍卫机构。其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时所设御用拱卫司。为了监视、侦查、镇压官吏的不法行为,太祖先后任用亲信文武官员充当“校”,“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设大内亲军都督府,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设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从事侦察、逮捕、审问活动。

            东厂的发明者则是明成祖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侄子的皇位后,朱棣的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中,一方面,建文帝未死的流言不时出现;另一方面,朝廷中的很多大臣对新政权并不十分支持。为了巩固政权,朱棣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专制机构,但他觉得设在宫外的锦衣卫使用起来并不是很方便,于是决定建立一个新的机构。

           在朱棣起兵的过程中,一些宦官出过很大力(如著名的郑和、道衍),所以在他心中,还是觉得宦官比较可靠,而且他们身处皇宫,联系起来也比较方便。就这样,在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建立了一个由宦官掌领的侦缉机构,由于其地址位于东安门北侧(今王府井大街北部东厂胡同),因此被命名为“东厂”。

           起初,东厂只负责侦缉、抓人,并没有审讯犯人的权力,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审理,但到了明末,东厂具有审问权,并且有了自己的监狱。

           东厂的侦缉范围非常广,朝廷会审大案、锦衣卫北镇抚司拷问重犯,东厂都要派人听审;朝廷的各个衙门都有东厂人员坐班,监视官员们的一举一动;一些衙门的重要文件,如兵部的各种边报、塘报,东厂都要派人查看;甚至连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柴米油盐的价格,也在东厂的侦察范围之内。东厂获得的情报,可以直接向皇帝报告,相比锦衣卫必须采用奏章的形式进行汇报,要方便很多。

          在与锦衣卫的关系上,东厂则是后来居上。由于东厂厂主与皇帝的关系密切,又身处皇宫大内,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东厂和锦衣卫的关系,逐渐由平级变成了上下级关系,在宦官权倾朝野的年代,锦衣卫指挥使见了东厂厂主甚至要下跪叩头。

           西厂在明朝历史上只短期存在过。明宪宗成化年间,京城内出现了“妖狐夜出”的神秘案件,后来又有一个妖道李子龙用旁门左道蛊惑人心,甚至网罗了很多太监,意图不轨。虽然李子龙和他的党徒最终被锦衣卫一网打尽,但宪宗由此深感侦查力量的不足。于是他身边机灵的小太监汪直被选中,派往宫外打探消息。汪直抓住了这个机会,到处捕风捉影,搜罗了不少所谓的“秘密消息”报告给了宪宗。宪宗认为这些消息很有价值,对汪直的表现也十分满意,要他继续做下去。几个月后宪宗成立了一个新的内廷机构—西厂,首领便是汪直。

            西厂厂址设在灵济宫前,以旧灰厂为厂署总部。西厂的军官主要从禁卫军中选拔,这些人再自行选置部下,短短几个月内,西厂人员极度扩充,其势力甚至超过了东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朝的“锦衣卫”和“东西二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zh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