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过精明的人,成了企业的刺头

作者: 义薄云天R | 来源:发表于2020-05-26 03:01 被阅读0次

    做企业就像居家过日子,倒腾一阵子,郁闷一辈子。翻来覆去,闹心的就是那些事,明摆着,不是下不了手,就是狠不下心,其实真要咬了牙,也就那回事儿。

    企业无大事,只要老板没事,那都不叫事儿。但凡老板较真了,那就得提上议事日程,把事摆摆,把理顺顺。有些人该收敛就得老实一阵子,风声紧嘛。

    小清新

    在企业里,有些人盼着老板有事,也有些人利用老板有事。为人各有攻守,但目的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方式和做人原则,在分寸上的把握程度涉及到周边人的感受。

    大家会发现企业里存在着一个很让人玩味的现象,当然了,或许也不仅限于企业。老实人容易吃亏,聪明人也就是所谓的“能人”才是受惠的常客。

    那些埋头苦干一族,纯属“老黄牛”,明明是企业的真正顶梁柱,堂堂正规军,却往往成了“倒霉蛋”。各种聚会、颁奖基本和他们无缘,但一旦出现问题、有个岔劈,那些实干的老实人就充当了“出气筒”,被称为“早晚会出事的人”。

    而那些精明人呢?他们过得那叫滋润。他们才是企业资源红利的坐拥其成者,每一天就是想着左右逢源,纵横捭阖,在企业里就是打太极,滑的不能再滑,顺溜的不能再顺溜。他们的努力方向就是有事别找我,出事用不上,好事别少了。好比是企业“权贵”,但其实他们也不是“皇亲国戚”,而是专门来“挤兑”“皇亲国戚”的。他们本着“县官不如现管”的原则,在企业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个人“能力”挥洒的游刃有余、淋漓尽致。

    清爽

    一个靠默默无闻地背后实干,一个靠大刀阔斧地表演,实干是个灯下黑,表演是个应景戏,一个是无人问津,一个是众人皆知。很显然,焦点不是重点了,而是众人的聚焦,老板的关注。一个人表现的经常了,演着演着也就成真的了。演一时或许都会,能把假戏真唱一直演下去,也是个本事!

    都说企业的利润点,企业的成本和损失,这账怎么算?要说算到骨头里,这还得好好算,涉及到企业改革和流程再造。如果不在企业改制上动刀子,说通过企业的无动于衷本身增值增效,那都是瞎扯淡,企业喜欢提“节能降耗”,但节到哪里、降了多少,老板应该有数。

    前几年大行其道的“20/80”原则很有意思,暂且不说它的真正用意,就当下来说,这纯粹是在为企业弊端开脱。

    明朗

    企业的优势资源没能发挥引领作用,企业的精英阶层不作为成为老板的“头疼大事”,车间班组的管理人员成了座上客、又一伙“后勤管理”脱颖而出。谁在盈利,谁是包袱,一目了然。

    或许有人说,这很正常,搞企业就要有成本,就得适度养闲人。其实毛病就在这个看似“正常”上。很多精明人就是利用这个“铁律”和众人的普度心理,他们很有市场地位。在这个“正常”上,哪个老板能把握好?能拿捏好的有几个?谁为谁背包,谁替谁流汗?说白了,企业里就是一大批人在养活少部分人。

    企业算不出账来,就是因为“肥水不流外人田”。一年下来,波澜不惊,没挣也不赔,钱到哪里了?就是因为这“戏”演得好。如果有一天演砸了,他这精明人该走了,企业也离倒闭不远了。

    晴空万里

    这些精明人才是企业的“鸡肋”,众人说不得,因为他们是老板的“红人”,得罪不起;老板说不得,因为他们是“万金油”,关系通,万一哪一天用上了呢?

    企业之痛,非真痛也,乃人患。盼老板管事的人,是想着老板能说句公道话、做个公平决断;盼老板出事的人,是看戏的,是找新的“捣蛋”机会的,毕竟,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太过精明的人,成了企业的刺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bp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