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见食品站里卖肉,凡带骨头的肉人们都嫌弃,屠夫只能把骨头当搭头,而排骨因连着五花肉,却没人说一句不是,排骨单一剔出来卖,根本不可能,也可能没人买,怕人笑话,那有人专挑骨头买,怎么也抵不上吃肉来的痛快。过去吃肉就似偷情一样,三五两天想着这么回事,有钱没票买不到肉,有票没钱也不行,有钱有票没猪肉,都有了还想挑块不肥不瘦的,屠夫卖肉由不得你,你要就要,不要哼,一句下一位,今天你可能买不到肉,骨头也没你的份,那时属计划经济,屠夫们翘着呢。
过去屠夫杀家猪,把猪爿开两半后,摊在案板上,首先剔块龙骨给主人去炆萝卜,然后才刮去板油,去头裁尾,分档分肉,前档后档,两扇腰花肉要问主人是否有动用,裁成几斤一块,每刀会根据排骨定位,一根两根三根地裁割,真正正相的肉还得属腰花肉;若是碰上娶亲送肉,那得计划多少斤一块?要多少块?媒肉,侍客肉,祭祀肉,龙祖肉,腹疼肉,开源肉,同源肉,姊妹肉等,腰花肉不够要贴鸡鸭肘子,外加出嫁那餐的前夹后腿肉,一头猪几乎去一大半,那都是过去当地不成文的风俗。
说到猪排骨,过去不是特别重视,毕竟是腰花肉的搭头,要搭配其它食材才能够一碗,进入厨师这行当后,才慢慢地单一用排骨,排骨好吃的地方属尾上的嫩子骨,当然指年青的时候,现在想复习,牙齿功能却拖了前腿扯了后腿;刚开始喜欢糖醋排骨的糖醋味,后来又喜欢红烧排骨的香辣味,到现在却爱上醋煨排骨的醋香味,松软味,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蒜香排骨是道粤菜,最初是剁好的排骨放盐和酒,加入大量的蒜末,使蒜的味道进入排骨中,裹全蛋糊加吉士粉,直接炸干炸香上桌的一道简易菜,而今天说的蒜香排骨,坛香味特别浓郁的东江湖风味。
买几斤排骨,去掉脊骨,麻烦屠夫用大砍刀剁成一点五左右的横块,用水冲洗干净,滗干水份,加入酒,盐和味素,放入大量蒜末腌制半小时,直接吃放吉士粉炸干炸透上桌,入坛的话少放点吉士粉炸干,把余下的蒜末加点姜末,豆豉,用红油煸炒干炒香,淋在排骨上,冷却后入坛,封坛保存。
制作坛香菜,没有食材不可以制作,看你喜欢与不喜欢,时间把控一定要到位,油最好用不结晶的植物油,坛香菜几乎讲究不了营养,只注重口味和储存方法,一般的坛香菜会在降霜到冬至时制作,几乎在端午前用完,天气暖和后不易保管,想保存更长时间,需要用植物油全部覆盖,油脂过多又失去了它的风味,所以不易制作太多,尝尝口味,吃个新奇即可。小寒大寒到开春是一年里最寒冷的日子,制作好的坛香菜大量派上用场,来客忙不赢时,烧一锅鲜米粥,放入十几片生姜和几节葱头,作为火锅汤底,调味碟即可,想吃热的烫着吃,摆上几碟坛香菜,那种其乐融融的氛围将寒冷的冬天化解。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抵御了寒冷的季节,即将迎来春暖花开的明天,这种期许紧跟着自然的走向;种子会发芽,孩子会长大,明天会更好,自然规律会沿着它的轨道前行,不会因你而停滞不前,推迟或加速,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遵循,提前准备,有备无患,至少在那种贫穷困苦的年月是这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