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批注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所疑以批语和注解的形式,写在书上。“批注式”阅读则是在课文空白处作感悟式的注读,是一种表达对文本独特体验的亦批亦注式学习方式。要达到终极的目的就是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王娇老师从整体出发,梳理出了一年级到六年级不同年级层批注的不同形式。让我一目了然,使我清楚的知道批注在各个年级层里的不同表现形式。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三“放”,即:放心、放手、放权,放开“学习的主动权”及“评价权”。批注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体现,预习课、推进课、交流分享课均可运用。把批注巧妙融合到阅读实践中,让正真的阅读与学习在课堂上发生并实现融合。
复述课文贯穿整个小学教学。复述分为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复述在各个年级层是不同的。二年级是借助图片、关键词句、示意图等讲故事;三年级是学习详细复述;四年级是学习简要复述;五年级学习创造性复述。
以四年级课例《西门豹治邺》,老师以课后第一题为切入口,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梳理故事情节,初步了解西门豹;紧扣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探究其惩治恶人、破除迷信的周密步骤,感受其智慧,为简要复述搭建框架;区分情节主次,出示“交流平台”中归纳简要复述的方法,由此展开简要复述的学习。使学生能出口成章的表达。
本次教研对于“批注”和“复述”这两个语文要素的讲解让我对课堂上如何以批注式阅读进行授课和如何把握本学段的复述目标有了十分清晰的认识。刚更使我深刻认识到通读十二册统编教材,整体把握语文要素的前勾后连梯度教学是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的。
通过本次线上教研中对语文要素的细细研究和方法分享,我也必将多实践多反思,将所学所思落实到教学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