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初见秦第一》试读(一)
《初见秦》是《韩非子》二十卷五十五篇中的第一篇,据称是韩非子面见秦昭襄王(秦王稷,宣太后之子,公元前306-251年在位)时的说辞。不过,关于这一篇的真实作者,一直以来都有很大的争议,主要的疑点有三:
其一,在秦王政逼迫韩非入秦之前,史料中并没有韩非曾去往秦国的记载,也没有向秦昭襄王上书的机会。
其二,作为韩国宗室子弟,韩非一直主张“存韩”,但在《初见秦》一篇中,却旗帜鲜明地提出要“覆灭宗国”,这显然不符合他一贯的主张。
其三,《战国策·秦一》中也收录了一篇与之几乎雷同的文章,但却被归为张仪的说辞,这就对韩非的“著作权”构成了直接的挑战。
在这几个疑点之中,我们最容易辨别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显然不会是张仪。因为文中所罗列的事件,一直下迄长平之战后的邯郸之围,时间已经到了公元前257年,距离张仪活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张仪哪怕再能言善辩,也没办法把还未发生的事情罗列到自己的著述中去。
不过即便如此,在前两个疑点的加持下,人们依然有理由对韩非著述此文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不少人根据现有的史料,以及文中所表达出的学术观点和政治倾向进行推测,先后又提出了范雎、蔡泽、吕不韦甚至是荀况等诸多的候选人,从而使得《初见秦》一文的“著作权纠纷”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这些争论并非三言两语就能够说得清楚的,在这里我们不妨搁置争议,姑且将韩非认定为此文的作者,并以此为基础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一番详细的梳理。
作为一篇谒见文,《初见秦》一文的确带有一股浓重的纵横家习气。尤其是开头的第一段话,作者先是将自己的立意拔高,表明自己的这番进言,虽说不是什么不刊之论,但也是在尽臣子的“忠心”,与张仪的语言风格很有些类似。其原文如下:
臣闻:“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所闻,唯大王裁其罪。
这里我们需要先比对一下《战国策》的原文:
张仪说秦王曰:“臣闻之,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不审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所闻,大王裁其罪。
这两段话除了在进言主体和个别表述上有所差异之外,所要表达的意思并无二致。其大意是说:
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就胡乱发表意见,这不是明智的做法;知道了来龙去脉,也懂得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却不肯开口进言,这就是对君主的不忠。作为人臣却不愿尽忠,那是死罪;发表意见不审慎或者不合时宜,也同样是死罪。但即便如此,我还是愿意冒死将自己所知道的都说出来,至于这些话合不合理、会不会给我带来杀身之祸,那就只能听凭大王您圣裁决断了。
在做完这些铺垫之后,文章首先分析了当下的局势:
臣闻:天下阴燕阳魏,连荆固齐,收韩而成从,将西面以与秦强为难。臣窃笑之。世有三亡,而天下得之,其此之谓乎!
当今天下,北面的燕国和南面的魏国又勾结了起来,他们与楚国频繁联络,大力巩固与齐国的关系,同时纠合(残余的)韩国势力,打算再成合纵之势,面向西方强行与秦国对抗。对于这件事,我个人以为十分好笑。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灭亡通常有三种途径,天下各诸侯国都具备了,说的大概就是现在这种情况吧!
具体是哪三种途径呢?文章接着说道:
臣闻之曰: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
也就是说,以治理混乱之国去攻打治理有序之国必遭败亡,以邪恶之国去攻打正义之国必遭败亡,以背逆天道之国去攻打顺应天道之国必遭败亡。概括来说就是:乱不胜治、邪不压正、逆不取顺。具体的表现在于:
今天下之府库不盈,囷仓空虚,悉其士民,张军数十百万,其顿首戴羽为将军断死于前不至千人,皆以言死。白刃在前,斧锧在后,而却走不能死也,非其士民不能死也,上不能故也。言赏则不与,言罚则不行,赏罚不信,故士民不死也。
如今各诸侯国的府库都不充裕,囤积米粮的仓库也很空虚,可即便如此,他们还要征发百姓,动辄以数十百万的规模扩充军队。而那些被征召的士卒,在将军面前叩头盟誓,说自己一定能够冲锋陷阵、奋勇杀敌。这样的人少说也有上千人,看起来好像很威武的样子,可真实的情况又是什么呢?真到了开战的时候,就算是手中拿着利刃,背后还有督战队拿着治罪的刑具阻拦,他们还是会纷纷逃亡,不能履行誓言和敌人拼死一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这些士兵天生就胆小怕事吗?显然不是。真正的原因就在于,六国统治者拿不出好的激励机制来鼓舞士气。他们口口声声说要赏罚分明,可真到了到了兑现的时候,却是该有的奖赏舍不得给,该有的处罚也无法执行了。统治者视赏罚规则如同儿戏,已经毫无信义可言,又怎么能指望老百姓去卖命呢?
反观秦国,情势截然相反:
今秦出号令而行赏罚,有功无功相事也。出其父母怀衽之中,生未尝见寇耳。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炉炭,断死于前者皆是也。夫断死与断生者不同,而民为之者,是贵奋死也。夫一人奋死可以对十,十可以对百,百可以千,千可以对万,万可以克天下矣。
与东方列国的情形类似,秦国的百姓在离开父母之前,也从来都没有见过敌人。不同的是,只要听说要打仗了,他们就会咬牙切齿、赤膊上阵,赴汤蹈火、视死如归,为了保家卫国而战死沙场的情况比比皆是。
要知道,一个人下定决心战死,和一心想着逃生,这两种情况产生的机制是截然不同的,前者需要更大的勇气、更坚定的决心、更加雄壮的胆魄。为什么秦国人就能做到这一点呢?
无他,就是因为秦国将赏罚措施公布出来并严格贯彻执行,无论是功是过,都会严格按照实际情况来进行裁定——正是这种严明的赏罚制度激励了百姓舍生忘死的精神。
有了这种奋勇拼杀的精神,秦国的一个人就可以抵挡甚至战胜对方十个人,十个人可以抵挡上百人,百余人可以抵挡上千人,上千人可以抵挡上万人,上万的拼死之士聚集起来,用来抵挡全天下我看也完全不在话下。
紧接着,文章对秦国当前所具备的优势作出总结:
今秦地折长补短,方数千里,名师数十百万。秦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若也。以此与天下,天下不足兼而有也。是故秦战未尝不克,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
概括起来,有四大优势:其一,秦国法令统一、赏罚严明;其二,地形险峻,易守难攻;其三,土地广阔,方圆足有数千里,物产足够丰盈;其四,锐士众多,能够舍命拼杀的军队少说也有几十上百万。这些都是东方诸侯所不具备,甚至是望尘莫及的。
在这些优势的加持下,秦国军队但凡出战,就必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兵锋所指,列国军队无不望风披靡。有了这样的威武之师,秦国一战开地数千里,甚至是兼并天下、获得举世无双的功业,恐怕都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
自商鞅变法以来,坚持法治思维已经成为秦国的既定国策,要论起严明赏罚来,天下无能出秦国之右者,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作者如此长篇大论,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吹一通彩虹屁,而是要提出实质性的见解,否则其会见也就失去了意义。故而,在解说完秦国的优势之后,作者笔锋一转,提出了一个疑问:
然而兵甲顿,士民病,蓄积索,田畴荒,囷仓虚,四邻诸侯不服,霸王(伯王)之名不成。此无异故,其谋臣皆不尽其忠也。
秦国已然具备了如此巨大的优势,可为什么到如今非但没有实现这样的功业,反而还会陷入军队疲惫、百姓困乏、积蓄用尽,田地荒芜、府库空虚,四邻诸侯不肯臣服、王图霸业无法确立这样的困境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