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韩非子
李斯与韩非的故事跟“孙庞斗智”的传奇有何异同?

李斯与韩非的故事跟“孙庞斗智”的传奇有何异同?

作者: 逸川 | 来源:发表于2022-05-28 03:06 被阅读0次

    《韩非子·存韩第二》试读之“韩非之死”(其一)

    说到这里,我就有必要对开头的那个问题进行重新审视了:

    《存韩》系列作品究竟是什么时候写成的?在这场同门师兄弟间的战略对决中,究竟是谁赢了?韩非的死跟这篇文章有关系吗?

    想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不妨先对李斯和韩非之间的恩怨进行一场复盘。

    李斯和韩非都是儒学大师荀况的学生,且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不同之处在于,韩非出身韩国公室,《史记》上说他是“韩之诸公子”,是不折不扣的贵族子弟,从小就不需要为生计发愁,投身荀子门下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更高的成就需求。

    李斯则是一个出身楚国上蔡普通士子,为了谋生曾在郡政府担任过小吏,因为不满足于现状才投身到荀子门下。

    治学方面,韩非王室子弟的身份,使得他从小就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因此有着出众的文采;王室丰富的图书资源,又为他博览群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从其流传的著作来看,韩非涉猎广泛,无论是黄老之说、孔孟之学、春秋之理,还是孙吴之书、刑名之学、管商之术,他都能够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可谓兼采众长、包罗万象,这种优越条件是与其同时代的其他学者所无法比拟的。

    而李斯则恰好相反,求学之前他虽能够处理一些基础的行政文书,但其基础教育完备程度显然无法与韩非相提并论。

    在求学之时其目的性也很强,专门学习“帝王之术”,也就是帮助诸侯治理天下的学问。一心所求无外乎“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为的就是在这个乱世里施展抱负,收获富贵。

    在个人品行方面,韩非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学者型人物,他对韩国的衰落忧心不已,一直都想用自己的学说让国家再次强盛起来。

    然而“先知在本乡本土无人尊重”,韩桓惠王对他的学说不以为然,反而任用了许多只会夸夸其谈却无真才实学的游说之士,这让韩非感到忧愤苦闷,只得钻进书斋著书立说以排解愁绪。

    而李斯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政客,他没有自己所特别要效忠的对象,也没有刻意要坚守的原则。

    在学成之后向老师辞行时,李斯并不讳言自己的目的就是要求取功名富贵,因为相对于贫贱带来的人格损害,不择手段所获取的富贵并不会更让人感到可耻。

    但从结果上看,品学兼优的韩非因为受到李斯的嫉妒,在游说秦王时受到拘禁,并最终死在了秦国,上演了一出同门师兄弟相爱相杀的惨剧。

    而李斯则凭借着毫无原则的钻营,在秦国朝堂上步步高升,实现了人生的终极跨越。

    沿着这个故事逻辑出发,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战国时期的另一对恩怨CP:庞涓和孙膑。

    这两人曾在同一师门下学习兵法,至于其老师是谁,史料中并没有给出明确交代,但在民间传说里,人们都很乐于将其嫁接到神秘的鬼谷先生门下。

    在广为流传的故事中,孙膑是一个扎实勤勉、治学严谨的君子,与韩非有着相似的性情;而庞涓则是一个急功近利、嫉贤妒能的小人,与李斯很有些相近的地方。

    后来庞涓到魏国谋职,凭借着在师门学到的手艺步步高升,被魏惠王授予了将军的实权,而孙膑则并未谋得一官半职——这与李斯、韩非的境况也很类似。

    按理来说,身居一国显要之职,手中掌握雄兵数十万,庞涓本该有功成名就的满足感才是,但每每想到才能比自己更高的孙膑,心里就像是有一根刺。

    他实在是担心,拥有着更加系统完备知识体系的孙膑一旦闪亮出仕,其成就很可能会超越自己,甚至还会将自己今日的富贵打落到泥土之中。

    当一个人常年被同一个梦魇折磨,人格就会变得偏执起来。为了解除这种无时无刻不在的威胁,庞涓决定还是要先下手为强。

    他先是将孙膑骗到魏国,随后又费尽心机栽赃陷害,将孙膑的双脚砍掉,又在脸上刺了字,让孙膑彻底变成了个废人。

    然而让庞涓怎么都想不到的是,因为他一时的心慈手软,给自己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并会在将来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

    孙膑“身处地狱却仰望天堂”,如此折辱非但没有埋没他的才华,反而激起了他百折不挠的抗争决心。

    不久之后,在齐国使臣的秘密运作下,孙膑终于逃脱了庞涓的魔掌,从此走上了一条正大光明的复仇之路。

    此后的十几年间,通过桂陵、马陵两场战役,孙膑不仅实现了完美的复仇,还连带着将强横不可一世的魏国拉下了神坛,将赵、韩两国的精锐力量消耗殆尽。

    三晋综合实力的断崖式下跌,让饱受欺压的齐国从此扬眉吐气,中原的政治格局也发生了彻底的改观,而导演这两场历史大剧的孙膑更是被人捧上了神坛。

    通过这些对比可以发现,韩非与李斯的故事,就好像是“孙庞斗智”在另一个平行时空中的演绎。

    只不过这一次,心胸狭隘的“庞涓”将其阴毒的手段又上升了一个级别,以彻底斩草除根的方式笑到了最后,而才学兼优的“孙膑”则再也没有了翻身的机会。

    但是,我们这里要说的是,韩非和李斯的故事毕竟不是孙庞斗智的翻版,其发展逻辑从一开始就有着天壤之别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李斯虽与韩非同门求学,其学识文采也远不及韩非,但两个人起初并没有太大的交集,更谈不上有什么直接的竞争关系。

    这一方面是由于,韩非和李斯的年龄差距太大。

    据推测,韩非大约出生于公元前300前后,比他的老师荀子小不了几岁,到秦王政时期出使秦国的时候,已经是个60岁上下的老人了;

    而李斯虽说之前也有过工作经验,但在秦国也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精神小伙”,其时年龄应该只有30岁左右。

    两个人年龄差距如此悬殊,不太可能在同一时期求学于荀子门下

    另一方面,韩非是韩国“诸公子”,其政治理想也在于振兴韩国。

    即便是屡次受到桓惠王的冷落,他一腔报国热情也未曾冷却下来,依然通过著书立说的方式试图对韩王产生影响,因此没有意愿去效忠其他的君主。

    而李斯则是坚定的实用主义者,在对天下形势进行过一番分析后,认为其余六国都已经是明日黄花,不值得他浪费时间,只有秦国才是他展现才华、施展抱负的最佳舞台。

    两个人在职业选择上不存在任何冲突,李斯自然也就没有对韩非严防死守的道理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斯与韩非的故事跟“孙庞斗智”的传奇有何异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ej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