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到书中的宝?

作者: 007曾瑞英 | 来源:发表于2017-10-29 10:03 被阅读65次

    1.悟性(理解力)

    刚参加工作时,老板常指着我脑袋恨铁不成钢巴不得点石成金,叹气道:“你,就是缺少悟性。”什么是悟性呢?想清楚事情的能力吗?我使劲想悟性会来吗?

    很多事做不好,不是想太多,而是读书太少。于是一直视读书为要事。但读了不少书,脑袋似乎只多装些模糊东西,再无所获。听了无数道理,依旧过不好一生。

    道理是什么?读过的书内容是什么?世界是什么?
    如果连道理是什么都记不清楚,又怎么按此过你的人生?
    读过的内容都不记得,又怎么能以此提高你的悟性?
    你连世界的真实面目都没见过,又怎么以此建立你的世界观?

    2.写作的本质

    今年5月份开始践行写作。一周只写一篇,不写就出局。为了憋出文章,倒逼阅读输入。即使“生搬硬套”,我发现只要硬着头皮写完一篇,便对相关问题理解更深刻。少了人云亦云,多了独立思考;少了被他人牵着鼻子走,多些提问沟通;少了纠结,多了果敢。

    写作依旧蜗速,每篇可以花上两到四个小时,阅读量也低得可怜(50左右)。业余时间花上数小时阅读思考某一问题,再花上两小时边写边理清思路。与其说写作慢,还不如说思考慢。这都是为过去的思考懒惰还债。

    写作,是一种输出,倘若没有好好处理,会影响输出质量;而没有好好输入,也没有东西可处理。输入--处理--输出,输出倒逼输入。写作,是对输入处理过的输出。

    输出过程中,真正难的不是写作(敲敲健盘写写字),而是正确思考和系统积累。而正确思考又仰赖于你理解问题的能力。你是否把一件事想透?写作慢,决不是因为你“写得慢”,而是你“理解慢”。而读书就是为了提高理解力。

    出来混的,总是要还。曾经没有思考清楚的问题,会时不时以另一种样子侵入你的生活。曾经的左转转右看看,实则一直原地打圈。即使岁数大到人称中年妇女,面临更多的问题如职场危机,育儿困境,心智显得像孩子般不知所措。

    而写作是有读者指向的。你理解了多少人,便会有多少读者。你连自己都不了解,又如何看透世界?倘若没有先前的积累和能力,直接给你一千万关注者,明天你就可能因为说错某句话而身败名裂,相信吗?

    3.阅读理解

    近阶段结合写作体验,再重新阅读成甲《高效阅读》,张凯精品课《怎样成为快速阅读的高手》,总结成人阅读非虚构类作品的四大简单易记步骤:阅 读 理 解。

    破除几个误区

    忘掉阅读速度,专注理解速度

    阅读,不是为了让眼球转动更快,提高单位文字摄入字数;阅读,不是为了装点门面,向世人证明你读过多少本书。阅读,是为了启发,然后用那一点启发解决问题,提升认知,改变生活。

    而那点启发,来自于你对书本的理解。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重点在理解,理解,理解(重要的事说一百遍!)。只有阅读,没有理解,就是用一时的阅读快感欺骗自己。而理解这东西,得以慢为快,单位内看的字更少。好比如我们不再一味编织更大的网捕鱼,而是用鱼枪刺鱼,每发每中,而且是最大的鱼。

    你是书的主人,丢掉对书的敬畏感

    书是商品,用来消费获得使用价值;书不是贡品,需要你满怀敬畏远观之。你花钱买书,花时间花精力读书。你就是书的主人,书为你服务。你在阅读,无非就是向比你有经验的人对话,然后你从对话中挖宝,获得启发。

    拿到书,一页一页读?带着问题主动阅读!

    李笑来说,“每次你都用同样的方式,还期待世界给你不一样的答案,这就是笨。”同一把钥匙不能开所有的锁,我们却想着用这种方式读遍所有书。
    相反,带着问题阅读,大脑更能集中,读书也更有成效。一本书最大价值往往是提出了一个好问题,你可以在其他地方搜寻更多答案。

    阅;第一阅得地貌+第二阅得藏宝图

    阅,是眼部的线性运动。
    读书就是挖宝藏,挖宝得先有藏宝图,藏宝图的绘制得知道整个地貌地形。首先,你得开个直升飞机到高空一览全貌,考察地形。

    第一阅得全貌

    把书看作整体,看书的距离远一点。封面目录序言结尾(封目序尾),宣传文案,书评,这些点会告诉你这本书想说什么?内容和结构是什么?作者背景是什么?因为好作者靠谱,书自然不会太差。有价值的书评不是只说好或者坏,而要告诉你好在哪?不好在哪?(判断的依据)。比如作者写作的大背景,相比同类书的地位,这本书的特别之处,是否有对立作者所持观点的存在?作者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得知全貌,提出自己的问题。可以从why原因,how如何what 现象三个角度切入,作者用什么方法呢?作者的思维是什么?

    或者也可以按照内容-观点-关系来考虑。
    这本书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本书的观点你认为有道理吗?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这本书跟你自己有什么关系?

    你得尝试写下答案。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比较你和作者的观点,能带来思想的碰撞,即使你的答案弱爆了,经不起与牛人碰撞。只要有思想的碰撞,就有启发的火花。当你心中有了答案,你也就好奇作者的答案是什么。

    第二阅得藏宝图

    获得藏宝图,即重要概念。将书翻开,书的距离可以近一点,以“语意单位”推进阅读。语意单元是作者每一件想说的事,每一个想表达的观点,每一处烘托气氛的描述。有的语意单元会跨越好几页,甚至几十页,你可以来回翻书,也可以从后往前看。

    如何找到语意单元?你可以找关键词(段首,转折词,名词动词),在浏览过程中,你要向后总结,向前预期,脑海里要常问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思路是什么?。可以反复看目录,帮助理清结构。你也可以画出最简单的思维导图,帮助你按单元快进阅读,不陷入细节。

    快进看一遍,就是拔开冗余信息,按照自己的逻辑找重点,而不是一味根据作者的一二三分点。哪些是对你重要的知识点?所有的非虚构类书籍都在讲概念(方法论也可归为概念)。

    对你而言,哪些是新概念?哪些是曾不够重视的旧概念?哪些是待替换的概念?作者证明你曾经的观念是错的、有局限、待进一步验证。

    这个过程就像你开着飞机寻找宝藏一样,发现一个闪光点你就把它标记下来。第二阅之后,你可以提出更多问题和再尝试写答案。

    你不断地畜力,你已经想进入书中一探究竟。你准备好抢宝藏了。

    此处先休息一下,冥想五分钟,让大脑自动过滤不重要的信息。

    读:精读,精确打劫

    读,是嘴巴的朗读运动。

    藏宝图在手,也标记好了闪光点,接下来就针对这些你感兴趣的点进行精读。

    在这阶段,你需要以慢为快,只字不差地阅读,只字不差地反复阅读,把读过的部分掰开,揉碎,内化于心。当你阅读难懂的书或者英文原版书时,你甚至可以全文朗读,抄书,或者电脑健盘上敲书。

    理解每一个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特别关注名词和动词。

    二八法则。一本书,有百分之二十的精华,而你只要能获取百分之一的启发,运用于生活,也是赚大了。

    只有理解速度提升了,你的思考能力才会水涨船高。李小龙说,“I fear not the man who has practiced 10,000 kicks once,
    but I fear the man who has practiced one kick 10,000 times.”
    我不怕遇到练习过一万种腿法的对手,但害怕遇到只将一种腿法练习一万次的强敌。

    与其草草快速读一百本书,还不如老实读一本书,增强内功,提升武力。只有理解力提升了,才能更好地思考,写作。

    理:整理宝藏,疏理价值

    有人靠捡硬币捡成富翁吗?倘若不整理,不系统积累,辛苦挣来的宝藏会东一个,西一个,没有产生应有的购买力。**

    什么是有效阅读?能记住,能输出。当你与文字互动后,你可以做笔记,写感想,画思维导图。哪里好,为什么好?是因为类比产生共鸣?还是纠正你旧有的观念?还是给你一个新工具?这些内容和我过去哪些知识/经验相关?你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概念(黄金思维圈):why原因层,how行动层,what现象层;你需要用力连接新旧知识,系统积累你的素材库。

    你可以根据主题汇总,特别针对生活中还没解决的问题,给你启发的问题,能改变你认知和行动的知识。推荐云端的印象笔记。

    最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开始写作。因为写作这个动作,可以调动大脑的第二系统即慢思考。你一定会发现,写着写着,原本模糊的概念清晰了,原本一知半解的方法理解了。你也可以进行口头表达,分享,教会他人,以教为学。

    解:解释解决问题;用挣来的宝藏增强实力

    宝藏不用,只是一堆沙子。知识不用,只是一堆信息。生活中遇到问题,拿出宝藏增强实力。不会思考?就从问自己问题开始。问题太浅显,就换个角度解释问题。向自己问更接近本质而非表面问题,你就会更好的解决方案。

    比如领导让你组织安排年会活动?如果你向自己提出问题:如何通过活动提升员工的凝聚力?你会更好地思考,而不只是订酒店,安排日期就完事。

    从用开始,反思不止。每日记录复盘生活事件,发现纠正自己的假设。同时运用宝藏,
    作者用什么样的思路在解决问题?
    是否有我熟知的知识?
    我还能将此解决方案的原理应用在什么领域?

    4.让我们书中挖宝吧!

    不以理解为目的的阅读,都是求快感,读跟没读一个样;
    不以输出为目的的阅读,都是骗自己,以为理解了其实模糊不清;
    不以运用为目的的阅读,都是白费力,成人读非虚构作品不用你读它干嘛?

    然而,只要你开始读书了,积累的力量会慢慢引导你进入轨道。再多的驾驶技巧,都比不上驾驶经验重要。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没错,错的是我们没有筛出玉石和金子,直接把它们当成沙子倒掉了。发现书中啥也没有,自己生活照旧,结果只好气愤怨天,读书无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挖到书中的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pj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