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集写作素材时,与其做一个收集者,不如做一个织网者。——渭水徐公
(一)记不住
就在前几天,星球里的一个小伙伴向我提问:有没有合适的素材,能支撑“不要和别人贸然比较,超越自我更重要”这样的观点?
我瞬间想起了《国王的演讲》,以及乔治六世的故事。他是二战期间英国的国王,自幼患有严重的口吃。但最后,他居然凭借一篇流利的演讲,有效鼓舞了英国上下的士气,最终扛住了纳粹德国的狂轰滥炸,最终撑过了至暗时刻,迎来了胜利。
他的口才,比不得首相丘吉尔,也比不得他的兄长温莎公爵。而海峡对岸的阿道夫·希特勒,更是不知道比他要高到哪里去了。
然而最后,英国确实赢得了二战,这是铁一样的事实。因此,用这个素材,来搭配以上的观点,其实是非常合适的。
在我答疑完毕之后,这个小伙伴告诉我,这个电影他也看过,可惜到了写文章时,却压根想不起来了。
很多热衷写作的人,其实都被这种问题困扰过。素材收集了很多,但需要用的时候,却怎么都想不起来。如之奈何?
问题的根源并不难寻找。可能从一开始,便弄错了方向,而且是大错特错。
(二)你我皆凡人
此处提示,文章是写给大多数普通人的。如果你像《三国演义》里的张松一样,连《孟德新书》洋洋洒洒几万字的东西,也能过目不忘的话,看这篇文章,没啥意义。
说句实话,我也很羡慕张松的记性。但在看了许多增强记忆的书,吃了好多增加智力的药,甚至还了解了一些神秘学知识后,我最终发现:我的智力,只停留在普通人的水平。有些方面,比他们还差些,这是事实。
但在接纳自己的平庸后,我反而发现,在这种平和的心态下,接纳知识的效率,反而高了很多。
除了对自身的认知有了变化之外,我对知识的认知方式,也在悄然间产生了许多变化。
以前,我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像那些奇才一样过目不忘。于是我在看书时,总是不遗余力地搜捕着所有的知识点,生怕漏掉一个半个。然后,再尽力将这些知识点记住。
后来,我发现自己很平凡。于是我在看书时,只记住那些印象最深刻的知识点。除此之外,只记住大致的框架。将来如果有需求,我最起码知道,我该到哪里去查。
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拥有强大的记忆力,非常重要。
在信息发达的年代,检索能力和记忆能力的重要性,变得不分伯仲了。
只要我们将知识点的头绪牢牢握住,就不怕在检索时茫然无措。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握住知识点的头绪呢?
(三)收集者和织网者
松鼠在觅食的时候,如果得到了额外的坚果,就会将其埋在土里。等到食物匮乏了,再将这些坚果挖出来救急。
但是,按照大趋势来看,松鼠的记忆力,显然不如张松。很多坚果在被埋入土里后,就被彻底忘却了。能被挖出来的,仅仅是一部分。
我们很多人在收集素材时,其实就和松鼠一样——将素材收集在笔记本、幕布、印象笔记上。虽然写得整整齐齐,但久而久之,一大部分都被遗忘了。想要如臂使指地使用这些素材,更是无从谈起。
蜘蛛在捕猎时,则截然不同。它会预先铺设起一张大网,然后躲在暗处。一旦有飞虫撞进网中,整张蜘蛛网都会颤动起来。蜘蛛在感受到颤动后,自然就会从藏身之处出来,然后将猎物抓住。
为何蜘蛛能在第一时间知道猎物来访?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蜘蛛对自己的网了如指掌。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这种变动就会如同电流般,迅速传递到他的脑海中。
我们在整理写作素材时,其实可以转化自己的角色,从一个埋藏坚果的“收集者”,转化为“织网者”。
若我们将自己的知识织成网络,牵一发而动全身,就能将诸多知识点的头绪,牢牢握在掌心了。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织网呢?
(四)善用延伸功能
我在整理素材文时,总要从原有的内容出发,与现实世界形成一次链接。
在社群里答疑时,我也常说一句话,“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历史总是一次次在重演。”
这意味着,如果你想要进行延伸,就不愁找不到方向。
但我们不要忘记,每个人做出的素材延伸,都是各不相同的。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每个人的学识、阅历、经历,都是各不相同的。基于各人的经验,每个人做出的解读,自然是不同的。“一千个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实际上,我们还可以加上后半句话。“每一个人,只会记住他心里的那个哈姆雷特,而不是书本里的那位。”
素材记忆的规律,此时已经呼之欲出了:在我们将书中的内容,按照自己的思路,主动进行延伸之后,它们便与我们形成了链接。这一部分,便是我们再次回忆起素材的“头绪”。
如今看来,“朝闻道”星球内部的每一篇素材,无疑都在向这个方向努力。若能在选取素材时如臂使指,对于写作者来说,这无疑是最为畅快的事情。少了冥思苦想的折磨,早日写完一篇稿子,自然就有机会多加打磨,写出好文章的概率,无形间也高出去了很多。
这便是写作者最大的幸福了。
(完)
本文作者为“朝闻道”写作社群发起人。
微信搜索“吃书达礼”,回复数字“0”和“投稿”,可获得全部知识变现资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