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702806/fd9cb2ef630ca25e.jpg)
我曾经一直为自己文章不能投稿纸媒并发表而感到遗憾,对自己在公众号上的投稿因此有了动摇,今天无意中读了一位网友的文章,深受启发与鼓舞,我为自己眼高手低的想法感到羞愧。
自去年5月以来,我开始整理过去几年来自己写过的一些文章,并陆陆续续往一些公众号上投稿。截至目前,已有近200篇文章在各种各样的文学公众号上发表。对于以前很少投稿的我来说,这个成绩应该是不错的。
然而写着写着,我却有些迷惘,以为文章上稿公众号意义不大,唯有纸媒才是正宗。其实这种想法显然有失偏颇,对于在文学道路上艰难跋涉的我来说,气可鼓,不可泄。我告诫自己,既然已经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就应该把投稿公众号的工作坚持下去,切不可三心二意。
对于文章在公众号上投稿,我已积累了一些经验。我加了许多编辑老师的微信,由于接触得多了,有几家平台的老师对我信任有加,给予了我极大帮助与扶持,我发给平台的稿子90%都能过稿。这种信任令我感激,同时也让我倍感压力。我对自己的要求更严了,自我感觉质量太差的稿子,自己这一关就过不了,更不敢拿出去示人。
对于投稿,我现在越来越有一种敬畏之心。一般情况下,我都要对文章反复进行修改,绝不允许有明显的病句、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错误。修改自己的文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细微的错误并不容易发现。有时文章在公众号上发表出来了,我发现了文中不经意的一两处错误,我常常为自己投稿前的草率而感到不可原谅。为什么不多看几遍呢?我常常这样问自己,文章刚刚发表的一点喜悦瞬间荡然无存。
为了避免类似失误,我会选择软件的语音功能来修改文章。这种做法有一个好处,通过视觉与听觉的转换,文章中一些不明显的别字往往会被发现,一些晦涩拗口的句子也能及时得以摒弃,改稿的效率大为提高。
当然退稿的时候也是有的,有时一篇文章发出去,一连几天音空信渺,石沉大海。虽然编辑没说,自己也知道文稿没被通过,心情多少有些不爽。我马上意识到,可能文章的质量还达不到平台的要求,或者文章的内容与平台的调性不符。作为投稿者,这时候也不用气馁,如果是后一种情况,“东方不亮西方亮”,换一家平台投稿便是,有时文章立马就过了,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最近我有两篇文章投稿本地一家有影响的文学公众号,结果石沉大海。尽管还没到两个星期的期限,但可以想见稿件多半已扑街了。于是我试着将其中一篇稿子发给外地的一家大号平台,编辑老师第一时间就回复说,稿子采用了。由此我马上想到,这就是两个平台调性的区别,当然这与编辑的个人口味也有很大关系,尽管文章的质量始终是第一位的。这件事无形中也让我怀有了一种偏见,我是不大愿意再投稿这家平台了。“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是我个人的一种感觉。
现在是一个网络化的时代,也是一个全民写作的很好的时代,各种文学公众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给广大的文学爱好者带来了福音。今天我在手机上又关注了一些文学公众号,我决心将投稿的视野再扩大一些,向一些新的平台进军。我想,当自己的文章能够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各样的文学公众号上,当我像一位驰骋疆场的将军能够轻易攻城略地的时候,到那时我或许便不会再为文章能否上稿纸媒而纠结了吧!
对于投稿公众号,我曾经有过一连几个月的沉寂,也曾经保持着三两天甚至每天在公众号上发表一篇文章的节奏。尽管现在我依然有其他的写作计划与梦想,但我觉得公众号这块阵地不能丢,要发扬过去好的传统,将投稿公众号的工作坚持到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