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读后记特点归纳及写作建议
荐书类:真诚推荐一本书
荐书类文章,不需要很多阅读感受的融入,只要把自己所认为的书的精华内容能够反映书的特点和价值的部分梳理清楚,再转换成自己的叙述语言,就能够完成。写荐书类文章的难点在于找到恰当的切入点。
荐书类的写作建议:1.可以尝试从热点问题或人们习以为常但积重难返的问题切入,解读书的价值,确定文章的内容主体。2.为了展现书的精彩,一些内容可以直接引用,但是一定要控制篇幅。3.更多的时候是要做转述,要结合自己的一些经历体验观察等,这样就避免将文章写成扩大版的内容简介,会让文章显得生动耐读。
梳理新知类:把所学写得条理清楚。
这类书的写作建议:
1.精细化阅读做好标识和批注,把读书时的想法用简要的语言记录下来。
2.书全部读完之后,对圈画出来的文章文字再次阅读,对批注的文字再做梳理。
3.一本书给自己的启发比较多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两个重点展开,而不要面面俱到。
读后感的写作建议:
1.抓住自己感触最深的一个点来“集中阐发”,这个点可以是书中众多内容中的一部分,也可以是自己对全书内容的整体理解之上的感悟。 2.写读后感不必拘泥于章法,不必追求“整体把握全书”,把读书过程之中的共鸣心得、启发感受,质疑问难等所思所想真实而详尽的“和盘托出”很关键。
3.主题要集中。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所产生的想法是很多的,但要完成一篇结构完整的读后感文章,就要对自己的心得收获所思所想,做一些梳理,把内涵一致或者相近的内容集中到一篇文章,如果读一本书想法很多,涉及方方面面,那就多梳理出来几篇,所谓“把书读厚”,大概就是如此。
4.提炼读后感的内涵核心,为文章拟定标题。读《XX》有感”,这样的表述不是文章的标题,只能作为副标题。
书评类读后记写法:
写书评要真诚,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写书评应有独立精神,既不受其他因素,如利益、人情、面子等的干扰,不人人云亦云,敢于就书中的问题与作者争鸣,或者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从不同的视角对图书所阐发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写书评要能从书中抽身出来,调动所有的阅读体验与起点来发掘书的特别之处。要评一本书,就需要对书中涉及的学问做一个比较通透的把握,且有自己的见解。写好一篇好的书评,更多的不是方法和技巧的问题,根本在于学识与阅历。
读后感和书评的区别:
读后感只要坦诚地谈出自己读书时的感受,思考就够了,可以很主观;而书评需要在读后感的基础之上有比较严谨的论证,要尽力做到客观。
感悟:这一建议是满满的干货,分清了荐书稿、读后感、书评等的区别,再写时就会有的放矢了。
44.不读通透不成文章
在这一节里,吴老师说,“教师是要通过读书、“解”书“说”书,来对学生发展施加正面影响的职业。写读后记必须认认真真的把书读得通透,否则,绝对写不好。总之,希望老师们先做读书人,再做教书人,要做读书人,多写读后记,最后也成为著书之人。
感悟:读书,教书,写书,这应该是渴望成长的老师最高追求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