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酒香不怕巷子深。而到了当今时代,又被说成了酒香也怕巷子深。那么,到底酒香怕不怕巷子深呢?显然,单纯的是与否要么只回答了“酒香不怕巷子深”何以可能,要么只论证了“酒香也怕巷子深”何以成立。依笔者之见,可以将其细分为如下问题:酒香与巷深的关系问题、酒香与好酒的关系问题以及酒的价值问题,或者还有其他能想到的问题。
简单地理解酒香与巷深之间的关系,就有点类似于数学上的反比关系,即酒香一定时,巷子越深,出到巷子外边的酒香浓度就越低。当然,当巷深一定时,酒香的浓度就取决于酒的品质了。不过,一般能说出“酒香不怕巷子深”之人也应该多少有几分能耐和自信,因此暂且假定酒香是无可挑剔的,且已足以吸引到外边的客人。此时,影响客人是否来光顾的因素又得加上这些,如客人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进到巷子里面去逛逛?外边距离更近的酒家是否已经足以满足客人的需求?另外,受距离影响,是否站在巷子外边的客人所闻到的你家酒香已经比不过其他酒家的香味了呢?考虑到时代的变迁,这些因素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难以一概而论。
再者,酒香只是评价酒之品质高低的指标之一,最终想比较出优与劣的还是要得亲自品尝一下。因此,酒香只能起到吸引客人的作用,要想真正征服客人还得让他有机会品尝一番。在此仍假定你的酒是好酒,并且其他家的酒无出其右。然而,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推论——好酒必定有迷人心脾的酒香,但浓烈的酒香可未必代表酒的品质高。于是,我们还要考虑一下技术问题和诚信问题。如果制酒技术已能很好的装饰伪冒假劣产品,那么凭借着伪造的酒香很可能会排挤掉真正好酒。而如果开在外边的酒家信誉有问题,或许会导致客人以偏概全去评价,从此拉黑这一片包括你在内的酒家,而你好酒也就此没能被人所品尝、所喜爱。在这个时代里,这样卑劣手段我们还见得少吗?
当然,如果酒有意识的话,它未必会认为被人当商品卖出去就是它存在的意义。然而,一方面酒是没法拥有这样自主性的(试问人又何尝有过绝对的自主性),另一方面酒的生产不正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的吗?从某种意义上讲,酒香原本就是好酒与酒客相互耦合和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酒香本身并不是酒之价值所在。换言之,“酒香”不足让“酒”获得志得意满,正所谓价值往往产生于相互联系之中。
言归正传,酒香会怕巷子深吗?这可能得让销售额告诉我们答案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