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阅读书籍收录
与其每天重复,不如试着构建「正反馈闭环」

与其每天重复,不如试着构建「正反馈闭环」

作者: 跨界架构师 | 来源:发表于2020-01-11 21:30 被阅读0次

    我是一个着迷于产品和运营的技术人,乐于跨界的终身学习者。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跨界架构师」

    每周五11:45 按时送达~

    我的第「125」篇原创敬上

    大家好,我是Z哥。

    我们程序员应该算是相对比较有毅力的一个群体了,毕竟入行的高门槛首先就刷掉了一批无法坚持到胜任coding工作的人。况且,新技术的更迭相比其它行业快的多,需要持续学习。

    即使这样,肯定每个程序员都还有过做一件事半途而废的经历。并且,不是由于不可行而停止,而是你自己主动放弃。

    比如,我要减肥。准备每天少吃点,晚上回去运动。大部分情况下,前几天效果会比较明显,一下子能瘦几斤,但是后面会在某个重量停滞。这个时候大多数人就开始慢慢把少吃和运动的节奏放缓,逐渐就不了了之了。

    相对来说,减肥还算好。在学习英语啊、学习新知识之类目的性更强的事情下情况会更糟。

    如果我们不认识到这个问题,你的生活会慢慢被灰蒙蒙的阴霾给掩盖。会觉得做什么都不顺利,或者自己做什么都做不成,慢慢你的身上的自信就没有了。

    这个问题在如今这个时代特别严重,原因我们后面再说。

    我们会很自然地将这些事情归咎到一些借口上,某个外部因素啊,某个特殊的不可抗力啊,甚至承认自己不适合。

    这种方式最快、最直接了当,但是并没有什么意义。我们还是需要找到那个最深处的“本质”。

    每次遇到身边的朋友有类似的情况,我都会和打趣的说,“很正常,谁遇到‘无底洞’都会放弃,这是正确的选择,因为是理性的。”

    你使了很大的劲去努力,但是一点反应都没有。这就好比你在「科拉超深井」面前,丢下一颗小石头,想知道下面有什么。但是等了许久,一点回响都听不到。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无底洞可以吞噬一切,哪怕你的兴致再高,兴趣再强烈都没用,这些影响的只是放弃的时间长短。

    比如,像我之前就很喜欢打游戏。但是很多游戏在打了一段时间之后,新鲜感过去了就开始陷入“无底洞”的状态了。然后就觉得越来越没意思,最终就弃游了。

    这个问题在现实中更严重,因为有些事我们不得不做,哪怕它对你来说是“无底洞”的。比如,面对自己完全提不起兴趣的枯燥工作。

    那么,这样的事最终会怎样呢?

    结果一般都不会太好,最多就「一般」、「勉强及格」的样子。

    相信工作成果是这样的人,每个人的身边都不少。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也很简单,没有“回响”就人为的增加“回响”。所以想办法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去建立一些反馈点。这些反馈点可以不断为你提供动力,推动你往前走。

    其实,在每个人的身体里,造物主就已经给我们预装了这套「动力系统」。

    这套系统,让我们的祖先得以在强敌环伺的自然界存活下来,并主动去进行探索、适应和改变周围的环境,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套动力系统的核心就是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过的「多巴胺」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还是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在魔都开车上班,堵车是必然要面对。受趋利避害的人性驱使,我会自然而然地想办法减缓堵车对我的影响。

    下面来说说我是怎么做的。

    首先,基于导航给我的建议路线,开始在每一个拥堵的点尝试走不同的路线,甚至是一些导航上偶尔出现的分支路线。

    每找到一条更快的新路线,或者搞清楚一个选择不同分支路线的临界点,比如拥堵到什么程度,可以走A分支,如果没到可以走B分支。VTA(中脑腹侧被盖区)就会释放出大量的多巴胺,通知大脑皮层「这种行为是有益的」,促使我更勤快的寻找新路线方案。

    久而久之,我已经固定下来了一套体系,来指导我上下班的行进路线,确保在稳定和时间上取得最优。

    同时还养成了一个“习惯”,假如新开通了什么路,也会很快将这个选项纳入到我的体系中去验证。

    其实这就是「闭环思维」。而且在利用「反馈点」把这个闭环打造的更高效

    准确地来说,反馈并不是单一的,又分为正向的和负向的,前者会促进你向前进,后者会打压你退后。

    心理学家赫洛克做过一个实验,他把106名四五年级的学生分为4个组,每个组的能力相当,在4种不同的情况下进行难度相等的加法练习,每天15分钟,练习5天。

    结果显示,每次能得到鼓励和表扬的组别,成绩最高,且成绩呈不断上升趋势;

    成绩稍差一些的,是每次都会直接受到批评、和能听到别组所接受的批评/表扬的被测者;

    剩下的那组,与其他三组都进行了隔离,他们得不到任何反馈,最后成绩最差。

    可以看到,反馈不论积极或者消极,都会对最终的结果有着改变的作用。所以,我们需要尽量的去建立正向的反馈点。

    弄清楚了来龙去脉,实际该怎么做呢?我来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方法。

    01

    首先,先得明确你要做的事。适合做正反馈的事的前提必然是一件长期的事,而不是一个短期的。

    它可以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是一个你想要获得一个东西。比如

        ■ 10年后,我想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 如何让我的收入来源多样化?

        ■ 我从什么地方获取存在的价值?

    02

    定义一个能证明正在不断往最终目标靠近的指南针。越简单效果越好。

    其实就是想办法让结果可观察,可衡量。比如,像我之前寻找最优上班路线时的指南针就是统计家里出发到公司的时长。

    03

    将目标逐层分拆成多个小目标。这样可以让那个大“无底洞”变成很多个可见的“小坑”。

    看着一个个“小坑”被不断填上,就能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促使你不断向前。

    04

    如果觉得可见的“小坑”给你的反馈力度相当于你拿一个小石子丢水里,水花很小,对你的刺激程度不够,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可以把整个“小坑”的反馈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给你更大、更刺激的反馈。相当于把原来的小石头放大N倍之后丢水里,水花自然大了很多。

    但是副作用是这更大的水花可能会溅到你身上。也就是说你得做好接受“负反馈”的准备。

    我身边有不少和我一起写公众号的小伙伴都放弃了。原因就是撑不过这个负反馈的时期。

    有一个方法可以降低和减少这个时期的负反馈对你的影响。做一些planB,设置一些冗余。比如,提前预想一下当这件事情失败了,你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调节一下。当遇到他人的负反馈,你有哪些应对办法等等。

    05

    经过了前面这几个步骤,你就开始进入正反馈的闭环了。但是也不能松懈,还需要不断优化和迭代,让自己的闭环运行的更高效,像做实验一样。

    道理懂了,迟迟找不到下手的契机?

    如果是这样的话,可以找几个生活、工作中的小事来练手。慢慢地适应这种思维模式,从追求结果,过渡到专注于过程。

    比如,每天下班到家,做一个复盘:

    1)今天做了什么?

    2)有哪些做的好的地方?背后有什么规则可以提炼出来,打造和优化一个闭环?

    3)有哪些地方不如人意?有哪些可以尝试的改进办法。如果成功之后又会进入到2)

    如果你也开车上下班,并且每天堵车的话,也可以尝试着优化一下路线吧:D。

    我们做程序员的,如果能将专业技能结合上闭环思维,那可是杀手级武器

    因为封装、抽象、通过程序自动化这些可是我们最擅长的。比如下面这些场景,

        ■ 如果需要大量机械化步骤,能否写一个程序或者写一段shell脚本,自动化处理?

        ■ 如果有一些信息需要反复用于沟通、培训的话,能否制作一套模板,将信息结构化,最大限度避免遗漏和误解?

        ■ 如果你发现有一项工作经常出错,能否设计一套流程,可以不需要太高的注意力和认知能力也能减少大量的失误?

    这些事情都能形成闭环,成为一件「系统化」的事情。一旦成功搭建起来,它就能自己运转起来,井井有条地将「输入」转换成有效的「输出」,为你节省时间、精力和注意力。同时,你还可以根据过程中的反馈,不断修正完善它。

    项目管理中也应用了正反馈的闭环思维。比如经典的 PDCA(Plan-Do-Check-Act)循环:规划,执行,检查,调整。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可以不断微调前进的方向,确保项目不偏离正轨。

    网络效应也是正反馈闭环的一种变异结构。比如微信、淘宝。

    它们初期和其它的模式没什么区别,都需要付出很大成本去推广,去冷启动。但是,一旦形成一定规模,这些用户就会自发地帮助你去吸引更多的用户,让这个闭环越来越高效、快速的运转。

    其实闭环无处不在,并且是嵌套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很多不同的闭环里。

    讲句题外话,现在你应该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国家在降息推动国民消费了吧:D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认知:成功的人生,就是努力进一家好公司,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奋斗,然后升职、加薪、衣食无忧。

    然而,依靠出卖时间来挣钱,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情。

    正反馈的闭环思维有助于将你从「时间换钱」的思路,转变为「资产积累」的思路

    好了,我们总结一下。

    这篇先和你聊了一下我们为什么有很多事做不好,而且容易半途而废。本质是因为陷入到了“无底洞”中。

    解决它的办法是建立正反馈的闭环。同时分享了我自己建立闭环的方法给你。

    最后和你聊了聊生活、工作中到处可见的闭环以及可以用来做闭环的场景。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越是忙越是累的人,就越不愿意学习时间管理和人生规划,更不愿意静下心来学习。长期以往,知识储备就慢慢落后了。

    你使用的知识和工具越落后,你的效率也就越低,积压的事情会越多,你会变得越来越忙。

    所以,只靠“堆时间”来解决问题是最“野蛮”的做法。

    开始打造你的正反馈闭环,与时间做朋友吧。

    推荐阅读:

        ■ 如何评估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 你会控制情绪吗?还是被情绪控制?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点一下右下角的「爱心」,支持我的创作~

    ▶ 关于作者:张帆(Zachary,个人微信号:Zachary-ZF)。坚持用心打磨每一篇高质量原创。本文首发于公众号:「跨界架构师(ID:Zachary_ZF)。

    如果你是初级程序员,想提升但不知道如何下手。又或者做程序员多年,陷入了一些瓶颈想拓宽一下视野。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跨界架构师」,回复「技术」,送你一份我长期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

    如果你是运营,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束手无策。又或者想了解主流的运营策略,以丰富自己的“仓库”。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跨界架构师」,回复「运营」,送你一份我长期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

    定期发表原创内容:架构设计丨分布式系统丨产品丨运营丨一些深度思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其每天重复,不如试着构建「正反馈闭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mb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