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家庭教育新观念
家庭教育请从自我认识开始

家庭教育请从自我认识开始

作者: 灰灰周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0-02-01 14:40 被阅读0次

很多人以为,“家庭教育”就是“孩子教育”,以说教为中心,批评、惩罚为延伸,就是教育孩子的过程,但是当孩子出现问题越来越严重时,这种过程又变成了“放任、放纵和放弃”。

如果家庭的教育仅仅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我们的孩子就会从小陷入一个怪圈不能自拔,成为一个“不爱学习,但是又不得不苦苦学习的高分学子”,或者成为“厌恶学习,时时刻刻妄图逃脱苦学的不安分子”。当身边的孩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成人总是习惯性的将手指指向孩子,你怎么能这样?但是从未意识到将伸出去的手指指向自己,看一看,问题到底出在了什么地方?

李玫瑾教授曾经就提出过:未成年人是被动的弱者,所有的问题是身边成年人造就的。

“抚养人对被抚养者,首先你有他生命的决定权,第二你有他物质发展的提供权利,第三你对他照顾的程度也是你决定的,第四他的个性完全是你造就的,所以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身边大人的问题。”

在此,无论您是否是已有孩子的家长,还是即将为人父母,我们都必须先重新认真的认识我们自己,认识我们的孩子,与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为什么家长首先应该先被教育?有许多成人也许会觉得我已经读了很多的书,我念了名牌的学校,我每天工作那么辛苦,我已经获得了某些成就,我已经到达了某种高度了我还需要被教育?在这提出的被教育,不是我们一定要像学生一样一板一眼听着某个专家学者的理论观点,照单全收,而是希望我们每个成人,能够在养育孩子的同时,获得自我的提升,获得自我成长。我相信许多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一些这样那样的困惑,我的孩子不听话,不爱学习,叛逆,有攻击性,爱打人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实都是我们大人的问题。

曾经我看到有这样的一个家长,说我的孩子老是喜欢打人,出去玩小朋友不理他了,就会打人,性格非常急躁,让他慢一点,怎么说都不听。我问这位家长,孩子多大了?平时家里人对他的方式是怎样的?孩子做错事了家长是如何进行教育的呢?家长回答道,孩子3岁左右了,有时候不听话就打屁股,家里人包括父母和外公外婆,都比较急躁,做错事也是马上就批评指责。

儿童在婴儿期也就是0-3岁时是生理和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的认知、情感、情绪、言语态度,都与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密不可分,孩子的这些反应,大家认为是谁的责任呢?家长说,那怎么办呢?有时候情绪上来了,就是忍不住,批评打骂双管齐下,做错事了也总不能啥也不说吧?对此,我也非常理解,每个人都有情绪,所以我们必须首先要觉察到,我们的情绪对我们处理问题是否直接影响了我们的亲子关系或是亲密关系?为什么我们明明是为了他好,苦口婆心说了一堆大道理,孩子丝毫不买账,跟你大眼瞪小眼,打骂的方式,换来的是这次我知道错了,下次我还敢。

有家长在这个时候一定会马上提出,那到底我们该怎么做?有什么方法?马上列出一二三四,回家马上开始操作。这是我们人思维的一种惯性,喜欢“快速技巧”和“简单五步法”之类的诀窍,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家长可能也学习过了诸如此类的课程,例如:正面管教、非暴力沟通、家庭教育课程等等,在课程学习时频频点头觉得颇有道理,结果知易行难,回家坚持不了几天放弃了,然后说这个东西对我孩子没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只是学了技能,生搬硬套,套在了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身上,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明白,教育是有个体差异的,而我们的孩子气质和性格也是完全不同的,教育里我们都提倡一个观念: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在这个时候,我们家长应该做的是先停下来,拥有自己的思考,我们是否真的了解自己,了解我们的孩子?他最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才是我的孩子最能接受的?首先,我们可以先进行自我觉察。在这里我简单分享三个自我觉察的步骤。

第一步:自我觉察。

情景一:妈妈给孩子盛了一晚汤,孩子说:“妈妈,汤很烫”妈妈尝了一口,妈妈回答说:“不烫啊,一点都不烫”。情景二:爸爸带孩子医院打针,孩子说:“爸爸,我不想打针,打针疼”,爸爸回答说:“男子汉不要怕,一点都不疼”

如果你是孩子,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在心理学中,我们有一个专业的术语,叫自动化反应。心理学中的自动化是一种不需要任何目的,不需要耗费认知资源,主体没有意识到心理活动操作的高效的心理加工过程。也就是说当你做出这个反应时,你自己是不带有认知思维的,而这个反应带来的后果你也是没有预想的。而这个自动化反应正是阻碍亲子关系的一个隐形杀手,第一:孩子会觉得父母不理解我,也不尊重我的感受。第二: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会受到影响,这样次数多了,有什么话孩子都不想再跟父母说了。第三:接受了父母的设定,觉得父母是对的.从此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感受了,觉得自己不应该有这些感受。第四:总把别人的意见放在前面,但是内心感受不会消失,产生强烈的内心冲突,时常会很迷茫。

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联结方式,就是沟通,正向积极的沟通能使关系更和谐,而反之,结果就与我们试想的背道而驰,想要打破自动化反应的魔咒,就需要我们家长去反思与觉察。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先慢下来,甚至是停下来,觉察一下,才有可能从习以为常的生活里发现问题。

第二步:知识技能,亲子沟通的技术。

1、肯定孩子的负面感受,例如:错误示范:好了好了,不痛了。正确示范:摔到这里了,真的很痛啊。

2、自我负责式沟通:例如:错误示范:这有什么好紧张的,勇敢点!正确示范:想一想紧张的时候我们能做什么呢?

3、例外沟通:例如:错误示范:你就是太内向了,说话声音那么小。正确示范:我发现你跟熟悉的人说话很大声,跟不太熟的人说话就很小声。

4、正向沟通:例如:错误示范:你怎么那么喜欢惹祸呢!正确示范:我喜欢你这份勇敢的精神!

5、视觉转化:例如:错误示范:小孩子你懂什么,事情不是你想的这样的。正确示范:你觉得事情是这样的,那你打算怎么办呢?

6、个体经验沟通:例如:错误示范:不是这样做的,按我的方法这样做。正确示范:我的经验是这样的,你是怎么想的呢?你也可以试试你的方法。

第三步:行动。

看到列表当中的错误示范,你觉得自己是不是也会这么说呢?或者是觉得自己没有说过?如果不是百分百确定,那么请你在身边找一个人,请他看这个列表,让他在平时的生活中,对你说的话做一些辨认。

其实我们家长又能够陪伴和教育孩子多少年呢?最终孩子会长大成人,需要独立去面对这个世界,所以培养能够自我负责的孩子,这才是我们家庭养育的终极目标,如果你想摆脱孩子的问题。那你首先要分清楚责任,只有你的孩子充分承担起他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不管是学习也好,健康也好,自我发展,努力奋斗也好,他必须充分接受这是他自己的事儿,为之投入,那你才会轻松省力。

写在最后,没有人是完美的,也没有完美的教养方式,首先我们有了自我成长的心态,随后才是知识技能跟行动,心态有了变化技能跟行动都是可以不断练习的,告诉孩子自己也在成长,成长也会犯错,试错,也需要不断的进行自我调整,真诚的去沟通,不是说教,也不是推脱责任,相信则为实,当我们坚信真正能够不断的通过自我成长,与孩子共同成长,改变我们的惯性思维,我们一定可以帮助自己和孩子,一切从心出发!

相关文章

  • 家庭教育请从自我认识开始

    很多人以为,“家庭教育”就是“孩子教育”,以说教为中心,批评、惩罚为延伸,就是教育孩子的过程,但是当孩子出现问题越...

  • 心灵成长从自我认识开始

    周三听了吴国珍教授的《乡村教师的自我认识和生命关怀》让我怦然心动,深受启发。非常高兴能聆听到启迪心灵的课程。作为...

  • 家庭教育从接纳开始

    前几天是开学季,不知道别的家里面是怎么样的?我只知道在我检查儿子的作业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崩溃的,还有好...

  • 家庭教育从倾听开始

    家庭教育要从倾听开始。为什么?因为家庭教育从爱开始。爱又从倾听开始。这可以成为我们和孩子互动的出发点,形成...

  • 幸福请从表达开始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在感情里,有的人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却做着强迫甚至控制你的行为。所以我们要的应该是「对...

  • 改变,请从行动开始

    对现状满意吗? 希望有更好的生活吗? 应该先苦后甜还是享受当下的安逸? …… 我曾经发自内心的问过这些问题,最后得...

  • 养猫请从身边开始

    雨后的北京突然降温,道路变得湿乎乎的,晚上在路灯的掩映下我竟然看到自己呼出的哈气。 走过一辆停在路边的车,听到有猫...

  • 请从爱自己开始!

    这个世界上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爱生活,爱工作,爱世界,都请从爱自己开始! ...

  • 改变,请从阅读开始

    晚饭后,在跟一个同事聊天,说到我们语文科组的活动时,同事说:“其实,在我的心目中,最理想的科组活动,是在周四下午举...

  • 请从读宣言开始。

    公务员申论准备,从读共产党宣言开始。其实字数并不长,也就1.4万字。文章还是非常磅礴有力的,力透纸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庭教育请从自我认识开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qx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