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现象再探析

作者: 中二流 | 来源:发表于2017-12-22 16:52 被阅读0次

          《芳华》放映至今网上声音沸沸扬扬持续未息,上篇文章发了后朋友们也各有见解,纷纷来信,不由得我想继续分析一下。有的从严歌苓的身世经历开始研究,直到她的原作再分析这部电影的内涵,有的从《芳华》中得出职场之道,有的从中得出阶层划分论,有的从“从未被善待过的人,才最能识别善良”这句话感慨好人的悲惨下场,还有的写出了竞相转发的鸡汤文《芳华》:人为什么要善良,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等等。所有这些莎士比亚早就给出了答案:“"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冯导拍《芳华》所要表达的东西,严格的来说和严歌苓的小说其实已经没什么关系了。熟悉电影拍摄的人都知道,电影和原作之间往往大相径庭,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分析严歌苓和她的小说可以说对理解电影毫无意义。那严歌苓和她的小说的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举个例子,冯大厨开店,他的拿手好菜是东坡肘子,他名气很大,喜欢的人很多,自然不愁客人。可是如果再加上个善于做西湖醋鱼的呢,基本就把不喜欢东坡肘子的客人也吸引来了。至于严歌苓实际上做不做那是另一回事,只要在店里露个面同意以她的名义宣传就行。冯导和严歌苓合作只是为了票房保证而已。如果只是分析电影,严歌苓和她的小说可以放到一边了。冯小刚的电影都是在尽可能的妥协,他和票房是妥协,和严歌苓是妥协,和审查要妥协,和投资方要妥协,最后剩下的才是自己要表达的,可是已经面目全非。

            那么冯小刚的电影究竟想要表达一些什么呢?这个他本人永远是不会给你答案的。临床科研设计的时候经常会进行对照试验,会对受试者进行空白对照,交叉对照等,但是不论怎样必须使得受试者尽可能减少外在因素的干扰。人性是一个复杂的东西,目前价值观多元化,很多表面的现象使得人性更加不好界定,但是在特殊的时期可能会能更清晰的显现出来。就像在一个门窗紧闭的屋子里的东西,受屋外干扰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度降低,更能凸显本质。《芳华》3天破3亿票房,豆瓣评分7.9,之所以有很大反响,只是让各个层次的人都或多或少得到了认同,深层次的原因是绝大多数人身上都有电影中人物的印记。佛道两家均认为一切众生均有同样的本质,就是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善恶等各种本性,只是显现的不同而已。你看到的刘峰、何小萍、萧穗子等等只是不同本性的显现。

            萧穗子这个角色中严歌苓这样说:“你们把萧穗子认为是我,我很得意。要严歌苓发议论,我不敢发。我是一个非常怕得罪大众的人,但是萧穗子不怕,她比我勇敢、深刻,我深刻的东西放在她身上。”多数人都是像萧穗子一样的人,记忆中每次作恶自己都是游离在作恶的人旁边是个旁观者,以旁观者的角度讲述着别人的苦难,不知道夜深人静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在这些人中起到什么作用,有没有一丝愧疚。最后城管欺凌刘峰她哽咽着说话并甩出钱的时候,并不是对刘峰遭遇的愤怒,而是由于城管对待为家国流血的军人不屑的愤怒。至于军二代联姻,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然而所有人的表演也只不过是你自己人性的凸显而已。

            “一个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变好,让好人变得更好;一个坏的制度可以让好人变坏,让坏人变得更坏” 设计师这句话精辟地指出了制度的重要性。

            季羡林老先生曾经说过“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这有点像形而上学了。但是,我却没有办法。天下哪里会有不变的事物呢?哪里会有不变的人呢?我观察的几个‘坏人’偏偏不变。几十年前是这样,今天还是这样。我想给他们辩护都找不出词儿来。有时候,我简直怀疑,天地间是否有一种叫做‘坏人基因’的东西?可惜没有一个生物学家或生理学家提出过这种理论。我自己既非生物学家,又非生理学家,只能凭空臆断。我但愿有一个坏人改变一下,改恶从善,堵住了我的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电影《芳华》现象再探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xt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