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生而神灵
生而神灵”,意思是这个人生下来就不一样。我们中国人总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对外来的宗教顶礼膜拜,忘了我们自己也同样有这样伟大的人、这样伟大的学问,还有这样的使者带来上天的信息,同样在阐释、在告诉我们天地是怎么回事。这些人其中的一个就是黄帝。
所谓“昔在黄帝,生而神灵”,是说他生下来就有与天地沟通的本领。
关于“神灵”?有一个关于禅宗的故事,讲的是风动、幡动。两个小和尚看那个旗幡在飘,就展开了讨论,一个小和尚说:“哎,幡在动。”另外一个说:“不是幡在动,是风在动,是风吹幡动。”又来了第三个小和尚他说:“是地球自转产生了风。”又来了第四个小和尚,问:“谁让地球转?”最后和尚的老师就出来了,说:“心动。”这里的心就是指神。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心”和“神”是同义词。《说文解字》中“神”指引申万物者”。神是天,灵是人。你看“灵”的繁体字是“靈”,上面一个“雨”,中间三个“口”,底下一个“巫”。“巫”其实是中国古代最高的智慧分子。
“巫”的上边一横代表“天”,下边一横代表“地”,中间是沟通天地的。左边这人代表活人,右边那人代表死人,它是沟通天地人鬼的那个灵媒、媒介,这叫“巫”。能够跟天地鬼神沟通的人,绝对不是人为意识很强的人,而是一个很感性的人,很有第六感的人。
巫是有特殊本领的人。当一个巫,通过三个口念咒语去祈求下雨,而雨真正下来的时候,这个状态就叫“灵”,我们说:“哎呀,真灵!灵验!”
所以,“生而神灵”就是说,黄帝一生下来,虽然是个男的,但是他有与天地鬼神沟通的本领。
我们说小孩子生下来聪明不聪明,机灵不机灵,也有这里面的因素存在。但是,黄帝的聪明是大聪明,是“慧”,而不是“智”。
“智”和“慧”有什么区别呢?有两个成语“急中生智”“静能生慧”,前者是着急上火时迸发出的灵感,后者是在极度安静无欲无求状态下迸发出来的东西。
“智”字不带“心”,它不动心、不动神。智就是“知日”,就是说它研究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慧”,字带心,只要带心的东西都通“神”。它上面是两个“丰”字,这意味着极大丰富、不可想象的内容,没有穷尽。“慧”中间的这个字就像回归的“归”字的右半边儿,象征着一种哲学;这“拐弯”的东西就像我们讲的乐极生悲,到时候就会拐弯儿的。
到了“慧”的境界,实际上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多了不好,太强势了也不好,抱朴守拙倒是挺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26076836/86257ca9f84f185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