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进阶班学习写人物稿。
我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上次基础班知识的消化
因为上次学习进度没有及时跟上,没有彻底消化所学的内容。而基础班的学习是进阶班写稿的根本和指导,因此,我一直在复习上次的学习内容。
二是进阶班的学习内容
进阶班的主要目的是上稿,因此,新的学习内容不是太多,但还是缺乏深入领会。比如,天天做的文章拆解,我只注重了文章结构部分,不像她还有一些文章的转折和承接,以及修辞手法等于细节的地方,我没有注意到,此处有待加强。
反过来,注意了这个部分的问题,对于今后写文章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是文稿的大纲
本次的学习班里,从开始就一直在催大纲。
第一周我一边学习旧的知识,一边在搜八大的资料。
因为,上次的选题我不熟悉,又没有掌握写作的要点。因此,这次我选了一个自己曾经写了一遍但修改不下去的选题。
第二周,听了同学一苇潇潇的分享,找到了写作的路径。感觉我那样写不成,马上在网上订了三本有关八大的书籍,并读了其中一本,写了读书笔记。
本周,群里的小鞭抽得噼里啪啦的,抽得我皮开肉绽、鲜血淋漓的。
好像只有我和一位同学没有交大纲,其他同学都交了。打得我这张老脸这叫一个疼啊,可疼归疼,我还是要想办法交大纲啊。我只能忍着性子继续读第二本书。
因为,如果捋不出八大的基本人生线路,就没法写出文稿的大纲。
我一边看着第二本书,一本着急地思索。
这次的问题又出在什么地方了?
为什么别的同学都交了,而我落底还没有写出来?
先和已经上稿的两位同学比较,桃源清溪和一苇潇潇。
据说,桃源有一万三的粉丝,还当过编辑;
我看了一下一苇的简书,虽然粉丝六百多,但她已经写了75万字,比我多了25万字。如果按我写日更的速度,也就是说她比我多写了一年的文字。
一年时间,要写出多少篇文章,练习了多少技能和方法。而且,一年中,思考了多少问题。而这些问题,让她在读书中注意了多少地方,为写作又积累了多少东西。这些,在她的分享中我都读到了。
结果就是,我没法和他们俩比,他们本来就在我的前面。
回到我的问题上。
为什么上周末群里有一个讨论题,我能在两个小时内写出1000多字?
我想到跟着老师一个想法一个想法地去讨论,不如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于是,我用了两个小时写了一篇有关人口老龄化的思考文章,写了1000多字。
在后来丹老师带领下,我又跟着过了一遍,我的思考中缺了大概有30%的东西吧,其他的内容,我基本上都考虑进去了。
为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能在两个小时内容就写出我的想法,而且,基本上切题呢?主是有两个原因:一是坚持了两年的日更,让我每天都在面对问题,思考问题,写出自己的思考。对于出现的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思路和框架。二是平时喜欢看新闻,对各种的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概念,积累了很多的东西。
思考加积累,让我面对问题下笔如有神,文如泉涌。
这次的文稿却不同。
首先,对于八大我没有一个基本清晰的认识。而且,在百度中搜到的资料,需要重新捋出一个基本脉落。但拿到作家出版社出的书时,和百度中的内容差别还是有点大,脑子就有点乱了。
我又按照书里的内容抽丝剥茧,重新梳理了一遍。因为,这本书是国家对于文化方面的一个安排,在书的首页,作家协会写了他们的主旨,包括八大在内的艺术名人和文化名人,他们安排出系列丛书。
有关这个项目书籍的审定,有历史和文化方面的专家进行审定。因此,这次,八大的生平事迹这个方面的内容,我以这本书为主。
其次,我对于素材不熟悉。
对于这次的写作,我一直想像校长说的那样,把素材读透,想表达的观点自然就从脑中生发出来。而且,要想写得好,得像演员一样,对于人物喜爱,与他同呼吸、共命运,却体会他的喜怒哀乐,就是所谓的请神上身。
但是,我对于新知识的消化有一定的难度,读书速度不高,捋出人物脉落的速度受到影响。但就是急,这一步我也无法超越。只能一遍遍地读,才能一点点地整理出来。
综上所述,我之所以这次比较慢,主要是我对于资料熟悉得慢,影响到我掌握东西就慢,所以无法像写人口老龄化问题那样,以很快的速度写出人物稿的大纲。
而且,估计,我写初稿还是一样快不子。
希望这次我在经历了这个完整上稿过程之后,再总结经验,也许会有所提高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