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简友广场想法
资治通鉴|战国秦汉【74】齐湣王的悲剧(中)乐毅对齐的斩首行动

资治通鉴|战国秦汉【74】齐湣王的悲剧(中)乐毅对齐的斩首行动

作者: KTBreal | 来源:发表于2021-03-05 16:35 被阅读0次


    网图侵删

    导读

    燕王自谋伐齐后,纠集了国际力量,如同之前的合纵联盟一般,只不过,指向性变成了齐国。

    自译部分

    公元前284年,燕王点兵,命乐毅为上将军。秦尉斯离亦帅军与三晋之师会和。赵王授予乐毅相国印,乐毅统领秦、魏、韩、赵之军士伐齐。

    齐湣王帅全国兵士防御,在济西(济水以西,黄河支流,流经河南省与山东省北部,今大部分已不存在)展开大战。

    齐军大败。乐毅先请秦、韩军现行班师,请魏军占领宋国故地,请赵军受河间地(河北省献县)。

    分兵后,乐毅独帅燕军,深入齐王国领土,继续清剿齐军主力。

    燕将剧辛说:“齐大燕小,权势靠了诸侯的帮助破了齐军,现在应该及时夺取边境城市关隘,扩张我方领土,这是为长久而做的打算。而今您略过这些关隘不攻击,只寻一味深入,对齐无损失,对燕也没多大好处,反而相互结怨,将来会后悔的。”

    乐毅说:“齐王昏庸,伐攻矜能,谋不逮下,废黜贤良,信任谄谀,政令戾虐,百姓冤怼。现在齐军刚破,如能乘势追击,其民必叛,祸乱内作,则齐可图。若不乘胜追击,等他悔前之非,该过恤下而抚其民,我们便前功尽弃了。”于是便决心继续进军深入。

    随着燕军的深入,齐人果然人心崩溃,齐王出逃。乐毅进入齐国都临淄,取宝物、祭器,输送回燕国。

    燕王亲临济上(济水以西)劳军,犒劳将士,封乐毅为昌国军,命他继续留在齐国,招降尚未归心的城市。

    读书笔记

    1、燕国没叫楚国,可能有宋地存在的原因,燕国和三晋关系比较铁吧,我自认为。在五国和齐国会战大胜完毕后,乐毅很聪明的支开了其余诸侯国的军队,各取所需,说明站前动员会,或谈判的确实不错。韩作为秦的附庸,齐地对这两国并未有多大作用,本土离的较远,先行离开,秦也达到了削弱齐的目的。魏、赵就去各自取该得的蛋糕。而燕军,开启斩首行动,直奔齐都。

    2、在燕军进军齐地的过程中,对战略的选择出现了分歧。剧辛认为应该稳扎稳打,占领都市,逐步蚕食,而乐毅则认为要采取斩首行动之逼齐都。

    其实在历史上我们见过很多起义军也好,军事行动也罢,很多次的失败是由于没有占领根据地,孤军深入,以至于最后被清剿。燕军如果继续深入,齐军奋起反抗,切断燕国补给线,燕军又将如何作为?

    剧辛是何人?剧辛原是赵国人,后听燕昭王求贤,来燕辅佐,很有名望。并在燕实施了一定的变法图强。在联军伐齐前,也是他和邹衍游说各国形成了联军包围网。

    在这个军事计划里,剧辛展现了谨慎的一面。而比较可悲的是,在之后伐赵战中,剧辛作为老将,却率军冒进被赵军俘杀。

    所以说,军事计划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是将领对心理,环境,形势的一种综合判断。在本例里,抛去性格原因,乐毅认为齐王昏庸,齐国上下不是一条心。最重要的是,在资治通鉴里没有体现的,齐湣王在上台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其实并没有对齐国有着真正的控制权,政府受到田婴、田文(孟尝君)一派把持。

    不管怎么说,战事是一门学问,乐毅以超出常人的魄力与异乎寻常的分析力判断对了局势,达成了不世之功,确实是需要我们学习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治通鉴|战国秦汉【74】齐湣王的悲剧(中)乐毅对齐的斩首行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zr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