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懂是一种什么感觉,
欧阳的这种感觉在高中发酵,
在大学迸发。
高二哪会儿分文理班,
欧阳选择了理科,
重新分到了一个新的班级。
新的同学,
新的环境,
新的心情。
高二是个很特殊的时间段,
紧张不紧张,
洒脱不洒脱,
开始混日子的真开始了,
开始努力学的真开始了,
开始谈恋爱的真开始了,
……
新的班级里有个女同学,
性格开朗到和每个男同学都闹得来,
很多男同学都愿意和她坐邻座,
因为和她开多么过分的玩笑她都不会急,
顶多就是坐起来不再理你了。
欧阳很看不惯这个叫于潇的女同学,
感觉她是有着“水性杨花”,
至少不是所谓的“正经”。
于潇很容易成为男同学宿舍里讨论的话题,
欧阳虽然讨厌于潇的言行,
但很少和大家讨论这些事情。
半年后按成绩重新分座位,
稀里糊涂欧阳和于潇分到了一排,
更夸张的是,
座位轮转到中间时,
一个月中半个月俩人是“同桌”。
讨厌的接触中却让欧阳更细致看到于潇的方方面面,
这个女孩虽然过分的开朗,
但却异常的宽容,
她没有伤害过每个和她过分开玩笑的男同学,
总能以一种委婉的方式化解尴尬;
这个女孩虽然特别的活跃,
但她在女生中有朋友却没有团团伙伙,
她总能和大多数的同学搞好关系,
对每个同学保持微笑,
赢得同学们的信任;
这个女孩虽然有些许的散漫,
但她能够分清时间和场合,
有着很好的自律,
该学习的时候从不走神,
该努力的时候从不懈怠;
……
欧阳对于潇的感觉从讨厌开始变得认可,
欧阳认可于潇的宽容,
认可她的自律,
认可她的微笑,
……
高三的最后一个元旦,
一如既往的班里组织了会餐,
晚上组织了晚会。
晚会落幕,
当一切都将归于平静,
即将重回忙碌时,
发生了一件令全班大跌眼镜的事儿,
拒绝了很多男同学追求的于潇,
公然向班里同样拒绝了很多女同学表白的班长袒露心声,
表白了!
一时间,
班里瞬间炸窝了,
直接的间接的两个人这是要伤害了多少人啊!
然而更大的新闻还在后面,
班长拒绝了于潇的表白,
没有丝毫考虑,
就在于潇表白的当场。
那一夜,
欧阳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不停的在想着这件事儿,
别的同学都在把这事儿当成笑话看的时候,
欧阳却被这个敢爱敢恨的女生深深的在心里印了一次。
于潇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
只不过是伏在书桌上学习的时间更多了,
不知道是对那件事的在意,
还是高考即将来临的紧张。
高考结束的那个晚上,
对于这个寄宿学校而言,
是同学们最后的狂欢。
那一夜发生了很多事情,
喝多的,
在一起的,
喝吐的,
伤离别的。
在学校的门口,
欧阳遇到了一个人的于潇,
两人摊手一笑。
傍晚的小山村路上,
两个人走了一圈又一圈。
谈过去的校园生活,
谈未来的大学校园,
谈理想,
谈人生,
谈路过村里的每家面馆,
谈彼此宿舍里的点点滴滴。
直到宿舍熄灯的预备铃声响起,
于潇伸出手,
“谢谢你,欧阳,我的同桌!”
欧阳笑了,于潇也笑了。
大学的欧阳进去了一个封闭的校园,
没有更多的交往,
被限制的对再联系,
都让本就内向的欧阳越发沉闷。
欧阳试着在QQ、校内网联系高中的同学,
但越来越发现,
他和同学已经不在同一个节奏上,
至少在打字上就不是同一个量级,
同学打了五句话,
欧阳通常回不过去一句话。
那时的欧阳越发的希望能够在网上遇见于潇,
好像毕业晚上的那一路谈话还没有完一样。
欧阳开始有着抑郁,
他时常会自己喝些酒,
而后去想着高中生活的点点滴滴,
每次想到最后,
欧阳的脑海里总会有于潇的影子。
一次次,
欧阳都搞不准自己在想些什么,
是遗憾?
是怀念?
还是暗恋?
就像一团乱麻一样,
越理越乱。
大学的第三年,
欧阳找到了于潇的联系方式,
没有打电话,
欧阳用他的诺基亚1100发了一份近千字的短信,
从开始的讨厌说到后来的钦佩,
从毕业的那次谈话说到大学的每次思恋,
“于潇,我想,我曾经喜欢过你!”
这是最后一句话,
望着发出去的一条条短信,
欧阳默默的关上手机,
再没用过那张手机卡。
从此,
欧阳释怀了。
毕业后,
欧阳有一次出差的到于潇的城市,
同城的还有另外一名同学,
大家自然要聚一聚。
餐桌上,
大家愉快的谈着高中生活,
谈着当前哪些同学走到了一起,
于潇指着欧阳笑着对同学说,
“欧阳也给我写过情书!”
同学开始起哄,
欧阳立马表示没那么回事儿。
“没有吗?那我怎么收到过一份很长的短信那!”
“只不过我给某人回电话却怎么也不通了。”
欧阳笑着说,
“我怕你骂我,手机卡发完信息就扔了。”
于潇也笑着说,
“你不想知道我给你回的信息吗?”
欧阳愣了一下,笑着说,
“曾经不想,现在愿闻其详。”
“你是我生命中的蓝颜知己。”
欧阳笑了,
于潇笑了,
同学也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