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出线一丁
关注“文案圈”和作者很长一段时间,它不同于高校也不同于机构,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新媒体人进阶学习和促进成长的自发组织。将学习思考和成长经验编辑成书,是为有益。
-----重庆江小白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陶石泉
人格化是新媒体的通行证,创造用户价值是新媒体人的墓志铭。
朱家安,传统创意广告文案出身,曾先后就职国际4A广告公司任资深文案和本土4A上市传播公司任内容总监,是文案圈的创始人,网上能找到的介绍不多,是一比较低调的,在新媒体行业职场达人。
和以往的新媒体运营书不同,《文案觉醒》既没有一开始就把行业中众多的大神搬上来让读者看得眼馋,也没有大肆剖析目前文案市场的各种经典案例和行业现状,而是从一个人出发,讲述他在步入新媒体时,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怎么做才好。
所谓从“人”出发,指的就是新媒体人,是个人就必须要有血有肉,有笑有泪,有七情六欲,也有迷惘彷徨。于是作者先是深挖行业乱象的原因,引导这个人的价值观,反思出发前的初心,奠定在新媒体的迷雾丛林里“向死而生”的基调。
接着,既然新媒体人抓住了自己的心,下一步就是要提高自己的“器”了,因为没有趁手的兵刃,即使再坚定的初心也无法抵御外界的干扰和威胁的。此书的重点皆在于此,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细细讲解了一系列实用的锻造写作之“器”的方法,意在让读者找到内容创造的要点,有效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最后,通过披荆斩棘的努力,新媒体人渐渐走出了森林,在欢呼雀跃的同时,也意识到需要更大的挑战来展现自我。作者在最后介绍了众多优质的平台和工具,以及自我修行的进阶经验,一个人从优秀到卓越的提升之旅,谁又能抵挡住成功的诱惑呢?
写作干货类的书籍和文章并不少见,但能从创作者的成长角度出发,比较系统化的总结和思考方法论的为数不多。方法论能够跳出繁杂内容并找出关键问题,是个人成长、企业成长必不可少的部分,而《文案觉醒》自始至终都在着重挖掘这些方法论。
开篇我引用了作者对于新媒体人天职的论述——“人格化是新媒体的通行证,创造用户价值是新媒体人的墓志铭。” 作者提到新媒体,是信息孤岛的连接器,而新媒体人的职责就是站在人的角度上,通过文案达到很好的沟通,创造文案应有的价值。然而我觉得这个人是广义的,并不仅仅局限于读者和用户,因为初心在背负着KPI的运营小编身上尤为珍贵,他们需要找到产出与需求的平衡点,才能长久的走下去。
记得跟我一起北漂过的大学同学,一直致力于营销文案的写作,我们俩同时入职了一家公司,他负责做媒体运营,而我做程序员。他总是羡慕我做技术类的工作,因为代码对不对,一执行就知道了。而他,却要应付上司对文案的审核,然后上司的上司还要再审一遍,只要意见不合就要反复修改,这种问题让他苦不堪言。
其实我一直觉得他写的不错,能很好体现公司产品的价值,站在读者立场上的分析也很到位,就劝他坚持住,跟人打交道虽然复杂,但也不是无章可循,你可以多学习多总结。
谁想不到三个月,他就离职了,原因是感觉自己要被掏空了,说企业对于产出的要求急功近利,他尝试模仿很多大V的手法,都不能满足上层的需求。但实际上更可怕的是,他再也写不出来半年前那种内容充盈的文案了,现在的他,虽然语言和技法娴熟,但全文空洞得厉害,给的方案不是落不了地,就是让读者看得一头雾水,除了给人家挖坑和不停找人互推,再也想不出其他吸引流量的办法,到头来只是卖了自己的名号,但对公司产品却毫无价值可言。我问他以后有什么打算,他摇了摇头,“反正不会再写东西了。”
依我来看,其实他和老板一样,都是急功近利的。
自媒体就是人媒体,老板是人,读者也是人,老板要产出,读者要需求,所以小编不禁要注重产品服务与受众群体之间的情感连接,同时还要嗅到公司决议与产出方式的微妙关系,说白了,既要有心,又要有器,两者兼修,缺一不可,所以我很推荐大家来看看这本又讲心,又讲器的书,展开一场自媒体人的自我修行吧。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文案觉醒》04
无戒九十天训练营第4天
听不完的歌,唠不完的嗑,
生活百味,随心面对。
一丁已奉上,今日份的所思所想,
欢迎品味,跪谢关注哦~
网友评论
有点小建议:段落太长的可以再分段,这样读起来比较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