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给教师的36条建议》笔记与感悟
给教师的三十六条建议(笔记四)

给教师的三十六条建议(笔记四)

作者: 昂首的果实 | 来源:发表于2023-01-21 21:09 被阅读0次

    《如何把课文讲得有厚度?》

    1.一篇课文要讲的很多很多,在特定的学段特定的时间,只能突出其中一点。

    2.在写作上,我们要帮助孩子区别“叙述”和“描写”。所谓“叙述”,就是简单的交代,它要表达的是“发生了什么”;所谓“描写”,是形象的刻画,它要表达的是“怎么发生的”。比如,“太阳升起了”,这是叙述,是简单交代;“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这是描写,是形象刻画。

    3.学生写作中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只会叙述,却不善于描写。因此语言干巴巴的。

    4.学会把文章通过描写来“展开”,不只是说清楚“发生了什么”,还要会呈现“怎么发生的”。

    5.教师应该有着开阔的人文视野,要有丰富的思想资源,要有尽可能深入的思考能力,这样,语文课才会有厚度。

    阅读感悟:

            读李老师的这篇文章,脑海中便会不由想起王崧舟老师《爱上语文》专题中的一章:《读诗中的“厚”与“薄”》。这章内容和李镇西老师的文字都提到了一个“厚”字,王老师主要从读者角度阐释怎样把诗词读厚,李老师主要从教师角度阐释怎样把课文讲厚。两位名师关于“厚”的解读都彰显出“厚”在语文中的重要性。今天我主要结合他们的观点及自己的教学经历浅谈语文学习中对“厚”的体会。

            众所周知,中国是历史悠久之文化大国,从古至今,经典佳作浩如烟海,不可胜数,而我们的语文教材篇幅有限,每期收录文章不超过30篇,所以,可想而知,这些最终能被选入教材的文章无疑是最经典之佳作!面对这样的一些经典好文,作为老师,我们如果在研读和教学时仅仅停留在字词教学,结构教学,主旨教学等较“薄”较“浅”的层次上,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我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一定是有厚度的!

          王崧舟老师的课就很有厚度。这种厚度不是冗长的,繁杂的,这种厚度是智慧的资料引入,是深层的文化理解。我特别喜欢他上的《爱莲说》一课,听完后,我清醒地意识到,文言教学不应只是单调的以字词翻译和积累为教学重难点,不应只是目光短浅地拘泥于一篇文章本身,文言教学还可以跳脱单一文本,从横向纵向着眼,上升到更深一层的文化高度,例如《爱莲说》的文化传承观。

            从前,我也上《爱莲说》,但我所看到的莲和君子之联系仅限于他们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仅限于他们都“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却完全忽略了周敦颐和莲及君子的关系,在我的课堂中,周敦颐是周敦颐,君子是君子,他们是完全割裂的状态。王崧舟老师的课,不仅让我在大量的“事实材料”中知道了周敦颐毕生对君子形象的追求,对君子精神的坚守,更让我知道了从古至今无数中国人对这种形象的追求,对这种精神的坚守,这就是文化传承!

            《爱莲说》文字极短,仅119字,但我们却在王老师的“厚”读中,读到了极易被我们忽略的深长意味,而这深长之意味才是文本之精华,最是动人!

              我深知,厚教的前提一定是厚读,愿今后的自己以“厚读”为终生追求,努力向一位有足够文化底气的“厚教”型语文老师迈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教师的三十六条建议(笔记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uh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