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旅行·在路上古代文化
从商周金沙到唐宋邛窑,从古蜀文明到民间匠心

从商周金沙到唐宋邛窑,从古蜀文明到民间匠心

作者: 染柳烟浓 | 来源:发表于2017-08-02 11:02 被阅读0次

作为一个文物爱好者,今年上半年我只参观过两个博物馆,一个是政府出资作为四川文化象征和历史展示的金沙遗址博物馆,一个是民间收藏、醉心于邛窑研究的觐见古陶瓷艺术空间。

参观金沙遗址是因为这座从年代上承袭三星堆的博物馆,久负盛名却一直未细读其古蜀文明,五丁开山与金牛道的故事了熟于心,鱼凫时期的三星堆文明也已粗读,唯有杜宇时期与憋灵时期的蜀国文明未有细细品读,于是一个周末的时光,伴着多云的明媚,在陶器、玉璧、金泊的陈列里,我浸润在金沙遗址里不愿离去。

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塑像之后,一面是遗迹馆,一面是陈列馆。遗迹馆像解剖学一样剖析着成都平原在3000年前的风貌,象牙与乌木展现着沧海桑田以前成都平原为河滩与森林的自然风貌,祭祀的金器与漆器则诉说着商周时代古蜀国祭祀的人文风貌。而从遗迹馆如年轮般层层叠叠的化石中探究出的杜宇时代古蜀风貌,在一旁的陈列馆中如画卷般娓娓道来。

远古家园、王都剪影、天地不绝、千载遗珍,16年的探究,让夏商至战国之间蜀国的历史没有断代,这七百年的金沙文明间,周天子灭商立国,而后又春秋诸侯争霸,在欧洲,罗马共和国成立,在西亚,波斯帝国建立,在东西方各个文明体交相辉映之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蜀道之侧,异于黄河流域中原文明的蜀国也在成都平原上繁衍出了以礼仪和祭祀为代表的国家体制,以耕种为代表的经济体制,以陶艺、金器、青铜器为代表的手工艺发展,在科学之说匮乏、鬼神之说弥漫的公元前500多年前,祭祀的大规模盛行在金沙留下了可供后人追溯的古蜀杜宇时期文明。

人类文明繁衍不息,杜宇之后,古蜀国赢来憋灵时代,而就在这古蜀憋灵与中原战国并行的时代,秦王嬴驷灭巴蜀把古蜀国并入秦国版图并在嬴政时期实现大一统后,蜀国文明和中原文明进一步融合发展,在东晋时期,四川境内迎来了比肩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又一蜀地文明——邛窑陶瓷。

关于邛窑的历史和烧制特征,资深的文物学家们比我有更深刻的研究,只是恰巧我的一位朋友醉心于邛窑研究,一番盛情的邀请,在他的私人收藏馆——觐见古陶瓷艺术空间里,我如端着放大镜般看到了繁盛了800年的邛窑彩瓷。于邛窑,邛崃地区并没有官方规模性宣传与陈列展览,于窑口,邛窑是民窑,并没有钧、汝、官、定、哥五大官窑的瓷器知名于各大文物书籍,然而我的这位朋友却说每一件瓷器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独特的美丽,他醉心于每一片瓷器的深沉与沧海桑田,他想把四川邛窑被千年历史掩盖了的辉煌展现出来。

经过十年的书籍阅读,经过一件一件瓷器的鉴定与收集,朋友的私人收藏馆在大慈寺边一间民居里建造了起来。在这户跃层式的收藏馆里,有一片一片青花瓷片陈列出的元明清青花一角,更有一排一排的由日用器皿和小瓷俑组成的邛窑精华陈列展,朋友对他的每一件瓷器如数家珍,器型、釉色、落款,如穿越千年般,朋友寻找出了他们的来历,细嗅出了工匠们留在他们身上的灵魂。并且在朋友的收藏馆里,还有一套完整的宋式点茶从研磨成茶粉到曲水流觞斗茶时的器皿,也因为这一套器皿,朋友对魏晋至今的茶艺发展有了一番深刻解读。

朋友说,喝茶是一个人的狂欢,于是在朋友的收藏馆里,宋代的茶盏搭配着古树红茶,一件一件器物在一日复一日里伴随着朋友对邛窑有了更深刻的解读。这不同于金沙遗址里的倾力研究古蜀文明,朋友的收藏与保护只是个人倾心,而参观他的私人收藏馆,更是需要朋友的认可,他觉得你可以理解他的倾心以及邛窑与他的生命的密不可分。

仅仅一个私人收藏馆似乎并不能满足朋友痴于古物历史之心,在收藏馆楼下的房间里,朋友倾心打造了一个民宿,这间民宿里有唐宋至明清的器物,每一个摆件、每一个器皿都有自己的年代和岁月。当我听到这间民宿的成本价格时大为惊讶,这已经不是盈利的事情了,而是喜欢,纯粹的喜欢,朋友希望住在这间民宿里的客人能通过房间里的古代器物了解中国的人文艺术,希望客人们通过墙上的邛窑壁画喜欢邛窑的釉色与彩绘。当然,如果你住在房间里并且对邛窑有了了解的兴趣,你可以到楼上的觐见私人私藏馆里,收藏馆的主人——我的朋友会为你细细讲述邛窑的起源、邛窑的历史、邛窑的烧制手法和邛窑的艺术价值,因为他觉得你会选择他古朴却又锦绣一屋的民宿,必然是懂得屋子里每一处的匠心和每一件物件都深藏有奥妙。朋友说这是他的“玩”,是他生命的岁月静好,朋友说大约他与这些古物在某些时刻有着诉不清的渊源。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六月食郁。七月流火,八月萑苇,九月授衣。一年之劳作兮,锅碗之瓢盆兮,丰衣之足食兮,畅饮之欢悦兮。踏歌之向南兮,觅至蓉城锦江兮,厅与唐宋陶艺伴,室枕明清软木畔,谈笑之鸿儒兮,古朴之锦绣兮,子曰之惬意兮。我以诗经中《豳风·七月》中的诗句为蓝本,改词换句形容了一番朋友的民宿,《豳风·七月》本是形容几千年前周天子时期老百姓的居住与农耕劳作的,我小小一改想形容旅游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在辛苦的工作后,旅游者们到天府之国的成都悠闲旅行与惬意居住,朋友开玩笑说这是在成都府南河畔的“鸟日子”,然后这番玩笑之后,却是十年钻研与十年收藏,是陶瓷与艺术组成的“瓷·艺宿”。

宋末元初,蒙古部队由四川攻击南宋,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战争造成了四川经济萧条、民生凋敝,而建立元代的蒙古族崇拜“苍狼白鹿”,这种审美让元代诞生了元青花,并且由元代起,青花瓷盛极元明清,于是繁盛于唐宋的邛窑在历史的长河里渐渐销声,甚至一度在民国时充当居民修墙砌院的填充物,如今有这么一处珍爱邛窑、保护邛窑的地方,这是邛窑的福,是关于人文古物的典籍之福,在历史长河里有这么一个人,倾自己之力、不为拍卖、不追逐官窑名品,只是想尽自己之能把家乡埋藏了近千年的陶瓷一笔一划勾画出他们的原貌、讲述出他们的故事,希冀有更多人了解四川的邛窑艺术价值。

若要与金沙博物馆相比,我把金沙遗址称之为颐和园,朋友的觐见古陶瓷艺术空间则为狮子林。颐和园是皇家园林,占地二百九十公顷,尽显皇家宽广与博物,狮子林占地仅一公顷,前者是皇家园林的典范,后者则以丰富的叠石成为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作。金沙遗址是四川人文名片,尽显还未并入大一统版图时蜀国本土文明,而朋友的私人收藏馆则展现着与蜀国文明与中原文明、南方文明交汇发展后的唐宋文明,邛窑与唐三彩呼应的彩瓷烧制手法更是佐证着成都是唐代经济文化名城。所以,来到成都,去金沙遗址的礼仪与工艺里浸润一个下午,再到“瓷·艺宿”歇歇脚,华灯初上时到楼上的邛窑私人收藏馆了解成都的陶瓷烧制艺术,捧起一只宋代的茶盏,喝一口古树红茶,听我朋友讲述他十年钻研所获的的陶瓷心得,人生岂不是谈笑之鸿儒兮、子曰之惬意兮。

从商周金沙到唐宋邛窑,从古蜀文明到民间匠心 从商周金沙到唐宋邛窑,从古蜀文明到民间匠心 从商周金沙到唐宋邛窑,从古蜀文明到民间匠心 从商周金沙到唐宋邛窑,从古蜀文明到民间匠心 从商周金沙到唐宋邛窑,从古蜀文明到民间匠心 从商周金沙到唐宋邛窑,从古蜀文明到民间匠心 从商周金沙到唐宋邛窑,从古蜀文明到民间匠心 从商周金沙到唐宋邛窑,从古蜀文明到民间匠心 从商周金沙到唐宋邛窑,从古蜀文明到民间匠心

相关文章

  • 从商周金沙到唐宋邛窑,从古蜀文明到民间匠心

    作为一个文物爱好者,今年上半年我只参观过两个博物馆,一个是政府出资作为四川文化象征和历史展示的金沙遗址博物馆,一个...

  • 从邛海到洱海

    邛海之于西昌、洱海之于大理均为大致南北走向,旅行歇脚之处又恰都位于海的西岸中段。伫足岸边,看渔舟唱晚,鸥鸟往返,似...

  • 从邛海到洱海

    邛海之于西昌、洱海之于大理均为大致南北走向,旅行歇脚之处又恰都位于海的西岸中段。伫足岸边,看渔舟唱晚,鸥鸟往返,似...

  • 邛窑古陶的兴起和衰落||狼烟诗影||

    【邛窑古陶的兴起和衰落】 文/狼烟诗影 在汉代和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邛窑古陶在风格上的寅化过程...

  • 《给孩子讲三星堆》读书笔记

    三星堆文明的诞生和兴盛,大约在古蜀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鱼凫时代”。古蜀历史上的三王代表三个时代。蚕从时代,古蜀人生活...

  • 用传统文化滋养师生的灵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经过秦汉,再至唐宋元明清,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悠悠五千多年中华文明...

  • 今日教师之责任

    ——从知识到智慧,从文明到人格 从知识到智慧,从文明到人格是我借鉴袁振国老师《教育新理念》...

  • 诗|我已归来,你在哪里

    我已归来,你在哪里 从北窑村到南窑村, 从石子小道到柏油马路, 从我家到你家。 你家, 这个每年都去的地方, 大约...

  • 【从熵到文明生存】

    从「熵」来看,人类会如同其他宇宙事物一样,走向更溷乱、更无序,直到宇宙热寂。也有可能还不用到热寂,人类文明就已然不...

  • 对话古蜀先民

    金沙的古蜀先民 古今的对话 来自远古的祭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商周金沙到唐宋邛窑,从古蜀文明到民间匠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ye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