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养育你内心的小孩》价值感缺失的本质

《养育你内心的小孩》价值感缺失的本质

作者: 心理咨询师卜彬 | 来源:发表于2024-03-13 21:00 被阅读0次

价值感形成的关键期是在三至六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探索未知世界,但是自身的能力又不足以支撑他确信自己是可以的。这时,他特别需要父母的鼓励和认可,从而形成自己的本质是好的的认知。

如果在这个阶段价值感没有建立起来,他就会在别的时间段花更多的精力来重新建立。如果父母阻止了他,他就会长久地处在挫败感里。

原生家庭并不是价值感建立的唯一环境,但在原生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孩子价值感的建立。

“父母吵架,都是因为我不好。”“只要我再乖一点,再优秀一点,父母就会注意到我、爱我了。”归因为自己不好,可以帮助孩子获得一点掌控感。

父母的抱怨也会给孩子一种自己不够好的感觉。“你这里不行!”“那里不行!”“不应该这样做!”“那个又做错了!”父母把你没有做好的事情归因为你内在的稳定因素,就破坏了你价值感的建立。你会习得这种归因的方式,把事情的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够好。

父母无止境的比较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差劲,落后于他人,使孩子一直活在卑微中。

从未得到夸奖的孩子会体验到“你不夸我,一定是因为我不够好”。没有得到正向的反馈,不知道自己怎样才算是好的,是无法找到自己的价值感的。

价值感低的核心成因就是自我攻击。

一个人在体验到没价值感的时候,他的逻辑是:外在发生了什么,都代表我不够好。只要事情不是我理想的样子,那就是我不够好。

虽然价值感低的人对于别人的批评不耐受,但其实他们的内在正在对自己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攻击。

自我攻击的效果就是不断验证自己不够好。表面上看来,一旦发生了A,我就很容易感觉到自己不够好。实际上是人先觉得自己不够好,然后很容易找到证据证明自己不够好。

你不相信自己的存在就是一种价值。你的内在有一个“我的本质是不好的”的信念。自我攻击的目的只是证明自己很差。

价值感低的人在自我攻击时使用的归因逻辑为:“凡是糟糕的结果,都是我不好导致的;凡是好的结果,都是偶然、运气。”

建立价值感的方式不是发现“我很好”,而是发现“我整体上很好”,也就是“我有的地方好,有的地方不够好”。

丧失价值感是因为你把价值感交给他人和外部事物来定义了。

当你感受到自己不够好的时候,你可以问问自己:“我把自己的价值感捆绑在什么上了?”“只有怎样,才能证明我是好的?”

健康的自我定义是,不盲目相信,不盲目否定。你对自己有定义权,但你对自己的定义会参考周围环境对你的评价。

相关文章

  • 【笔记】《养育你内心的小孩》价值感

    一个人在想自己能不能做好的时候,其实已经预设了一个前提:“我是可以做这件事的。”而自由是安全感的结果,所以价值感就...

  • 【笔记】《养育你内心的小孩》安全感缺失

    导致安全感缺失的原因是自我恐吓,但是,人为什么会自我恐吓? 一般来讲,这是因为他有过很多被恐吓的经验。他从现实经验...

  • 自由感从何而来?

    丛非丛在《养育你内心的小孩》一书中提到,人不断的在寻求安全感、自由感、价值感、意义感、亲密感。我们一直在养育自己的...

  • 【读书思考28】价值感和意义感

    今天继续读《养育你内心的小孩》这本书。今天读了两章,价值观和意义感。 什么是价值观,作者说是“对自己的一种信任,就...

  • 如何提升孩子的自信

    1.安全感缺失 从小缺失父母陪伴的孩子,自我价值感,安全感都不足,自然就不够自信。 父母要学习科学养育孩子的方法,...

  • 养育你内心的小孩

    R:我们有三条途径获取自己生存的需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创造自我满足,依靠大自然的恩赐给予,依靠关系从他人那里...

  • 养育你内心的小孩

    我在阅读《养育你内心的小孩》时,看到作者介绍的养育自己的五个步骤: 第一,回到内在。 First, go back...

  • 养育你内心的小孩

    【书名】养育你内心的小孩 【作者】丛非从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果麦文化 【收获】 1、如何理性经营? 1)要知...

  • 《养育你内心的小孩》

    无尽的烦恼来自于哪里: 工作不顺心会痛苦 孩子不听话会痛苦 伴侣不如意会痛苦 房间特别乱会痛苦 根本问题是什么,是...

  • 养育你内心的小孩

    成人式的爱情是分享。分享的前提是热爱生活,对世界保持着探索欲。如果你自己都不懂得快乐的话,那么你怎么可能会找到一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养育你内心的小孩》价值感缺失的本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yi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