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育儿在路上亲子教育婚姻育儿
父母是最爱孩子的人吗?未必!

父母是最爱孩子的人吗?未必!

作者: 越过na山丘 | 来源:发表于2017-06-05 21:27 被阅读44次

    作者:翟晓冉

    父母是最爱孩子的人吗?未必!

    “六一”儿童节那天,下午接了孩子,破例允许他到超市去买冰淇淋,他选了一盒最大的冰淇淋,有碗那么大。

    我没有阻止他,也没限制他买几样,也没说“吃多了拉肚子”的话,小家伙高兴坏了,只挑了一个冰淇淋。

    周五放学,接完孩子,兑现自己的诺言:带他去买他看中的东西,在自己的“钱力”范围内,随便买。

    他每拿一样东西都用“征求”的眼神看看我,我说:随便买。这次,他选了两样东西,一把枪,一包薯条,一共8块钱。

    这周攒了10块钱,加上上周剩下的5块钱,我给他10块钱,他递给老板说:找两块钱。完了对我说:我还剩7块钱。小脑瓜转的挺快。

    整个过程我就说了“随便买”三个字。

    之前,我们约定过:周一到周五,不玩电脑,不看电视。每天两块钱的零花钱,但是不许买东西。

    周六周日两天可以看电视或玩电脑半小时。没有零花钱,但是可以花掉周一到周五攒的钱,花多少,自己决定。

    如果有早已看中的东西,周五下午放学后可以提前买。

    我骑着车载着他慢慢走,他突然对我说:妈妈,以后我的钱要省着点花。

    我说:为什么?他说:我要是一下花完了,再碰上喜欢的东西就不能买了啊,就还得再等一个星期才行。就跟养人一样,一下子把饭吃完了,就该挨饿了。

    这话让我大吃一惊。

    他以前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更没有“省钱”的概念。相反,他总是热衷于各种买买买,而买回来的东西可能还没看一样,就又想买新的东西。

    家里的各种玩具,堆积如山,大到自行车,三轮车,滑板车,溜冰鞋,小到各种拼装小玩具,仿佛都无法满足他,他的欲望就像个“无底洞”一般难平。

    任凭我和爸爸怎么“教育”他:要节俭,要有“储存”的意识,结果总是如耳旁风一样的不管用。

    我一度怀疑他这种行为是不是某种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障碍。

    就是有一些需求,他自己说不明白,只能靠不停的买东西,用每次买来的“新鲜感“来刺激和满足自己的愿望,然而“新鲜劲儿”一过,他又开始不知所措了。

    看么多的心理学书籍,现在,我明白了,他这种行为的原因是:“缺爱”,或者可以细说为:缺乏“被信任”和缺乏自由空间。

    这个答案,可能会让大多数的父母感到震惊。我们现在的父母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孩子,怎么会不爱他?简直可以说是溺爱。

    你给孩子的,真的是“爱”吗?真正的爱是让人快乐的,幸福的,充满力量的,他在你的“爱”里快乐吗?

    父母是最爱孩子的人吗?未必!

    给大家推荐一本心理学的书籍: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颠覆了我之前的育儿观,也让我的很多苦恼找到了答案非常值得精读。

    比如:她说到一个词:“延迟满足能力”。

    所谓“延迟满足能力”,就是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延缓眼前的利益满足。说白了,就是有耐心去等待。


    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延迟满足能力的人,在社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

    “延迟满足能力”始于婴儿时期的及时满足,父母从小经常及时回应和满足孩子,越是被及时回应和满足的孩子,长大后越具有这种能力。

    因为信任,所以能安心等待。

    相反,那些幼时需求经常被刻意延迟回应的孩子,很多时候都处在“得不到”的恐慌中。

    所以,眼下有一点好处就会迫不及待地消费掉,而且很容易在父母不及时满足自己时,处于“得不到”的恐惧和愤怒,歇斯底里地要求父母立刻兑现。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感觉儿子的脾气很急,稍有不如意的地方就想大声喊叫。

    细细想来,每次在他想要买东西时,我会严格把关:家里有的,不买;买过的,不买;不健康的,不买;太贵的,不买。

    在这一次次的拒绝和不满足里,他一次次体会到失望和不爱他的信号,所以才一次又一次的想通过物质来填满“爱”的空洞。

    这就是为什么每次买回去的东西他都没玩过就又想买新的,因为他觉得,只有买东西时,妈妈“及时满足”他的感受,这才是爱。

    可惜这种爱太短暂,所以他需要不停地买买买。

    我们总是怕孩子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会把孩子惯坏,所以,即使经济条件允许,我们也会故意限制孩子。

    若孩子经常被批评、被刻意延迟满足,他成年后可能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像填不满的无底洞,再多的物质也弥补不了爱的空洞。

    二是压抑的老好人,不敢为自己争取利益,该拿的都不敢要,同时也很难拒绝别人。

    而对于那些经常被及时满足的人,画的饼并没有太大的诱惑力,他们会理智地衡量付出与收益,有梦想,有激情,但不会活在别人编织的梦幻泡沫中,骗财骗色的招数对他们更是没有用。

    网上的例子,妈妈不同意给儿子买玩具,儿子居然掐住妈妈的脖子,或者为了要买苹果7,居然拿刀逼着自己的亲生父母......

    可想而知,这孩子曾经被多少次的拒绝或者被延时满足。

    父母是最爱孩子的人吗?未必!

    最好的爱,是不评判,看见对方的感受。


    我们对这样的场景都很熟悉吧:

    妻子抱怨:每天上班,还要带孩子,做饭,好累啊。

    丈夫:既然累,就别上班了。

    妻子瞬间暴怒:你就不能说点好听的?怎么就不理解我?你不爱我。

    丈夫貌似在贡献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为什么就会“引爆”妻子的情绪呢?还上升到了“不爱我”的高度。

    你以为她真的需要一个解决方法吗?错!她需要的是你跟她“共情”的互动,需要你看见她的情绪和感受,肯定她的感受。


    如果你回应说:是啊,你确实太辛苦了,老婆,你真不容易。

    这样,她能感受到你的心和她紧紧贴在一起,真的“累”,也会消失大半。

    想一想,当你满腹委屈时,你是否会对那个愿意倾听你的人说:什么也别说,就让我趴在你肩上好好哭一场?

    成年人的孤单,往往是缺乏一个“请不要评价我,甚至连建议都不要提,我只渴望你听到我,看到我,陪着我,我就能感受到温暖在内心产生,我就会有力量去面对外面的世界”的人。


    孩子也一样,我们往往忽略或者不屑一顾孩子的感受,认为小孩子“懂”什么?

    以前,我发现,儿子碰到一些我们认为很小的事情而大哭时,爸爸和奶奶或者身边其他人会说他:男子大汉的,哭什么鼻子啊。或者训斥说:这么大的孩子了,动不动就哭!

    每当这时,我都会平静的肯定他的情绪,然后再安抚他,所以,他每次都很听我的话,也跟妈妈最亲。(但是自从有弟弟后,我就没了以前的耐心,也会忍不住的呵斥孩子,再次做出检讨)

    看了心理学的书才明白:孩子伤心或难过时,最需要的是亲近的人先看见自己的感受,接纳自己的感受,肯定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评判他的对错。

    引用一段书上的原话:

    当孩子悲伤、哭泣、愤怒时,我们容易把孩子的情绪评判为“不好的”,然后处于自己的焦虑,希望孩子赶快停止。

    比如:拿玩具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甚至喝止、威胁孩子。这样的做法也许有效,但孩子的能量被阻塞。能量长期被阻塞会形成心理疾病甚至生理疾病......

    情绪本身并不伤人,它会升起,也会消失,是个自然流动的过程。

    如果孩子的情感流动被卡住,比如压抑自己、小声抽泣,是因为之前受到过太多打扰,已经不敢相信自己的感受是被允许的。

    给孩子生命最好的滋养,是确认孩子的感受!


    所以,若孩子希望和你交流,共同玩耍,请尽情地回应孩子,与他的感受共振,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更有同理心、幸福感和安全感,也更知足常乐。

    父母是最爱孩子的人吗?未必!

    又说到“陪伴”的话题,我和先生常常因为玩手机的事吵架。

    一是吃饭时。

    我觉得,一家人吃饭时绝对不能看手机和电视!大人上班,孩子上学,吃饭是一家人沟通交流、建立情感链接的重要时刻,怎么能人在心不在?

    而先生认为:不让看手机,看电视,干巴巴地吃饭吗?

    二是陪孩子时。

    每让他陪孩子写作业时,他就刷手机,导致孩子每次问他问题都要重复好几遍,急的孩子哇哇哭,然后他又不耐烦地训斥孩子,最后我俩再吵一架。

    搞得家庭氛围特别不好。

    陪孩子玩耍时,也是见缝插针的刷手机,结果也是急的孩子哇哇哭,然后他又不耐烦的训斥,最后我俩再吵一架。

    在经过N次斗争的结果后,现在已经变得好多了,但是代价是什么呢?

    高质量的“陪伴”不是人在就行,“心”才是关键。你的敷衍和心不在焉,孩子会敏感的捕捉到,并且会由此产生“被抛弃感”和“存在性焦虑”,就是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

    心理学研究:经常有“存在性焦虑”的孩子,有一部分会发展成令心理医生都觉得棘手的边缘型人格。

    父母是最爱孩子的人吗?未必!

    控制,干涉,打扰,都是伪造的爱。

    《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上说:

    你过去走过的弯路,可能正是孩子未来开拓的蓝海。


    它告诉我们:要相信孩子,给他自由的空间,而不是用所谓“过来人”的经验去限制他,干涉他,打扰他。

    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和爱。

    我们总是自以为很爱孩子,对他呵护备至。

    当他刚学会爬,吃力地去够玩具时,我们给他拿到手边。

    当他想自己吃饭,弄得满身污垢时,我们干脆喂他吃。

    当他去摸小刀和热水时,我们总是第一时间去阻止他,并告诉他危险。

    慢慢的,他变得什么都依赖我们,甚至成年了还啃老。

    因为,父母一早就剥夺了孩子自由体验的权利和兴趣。

    我们总以为吃糖多了牙齿不好,所以让孩子少吃或不吃糖。

    我们总以为看电视多了对眼睛不好,所以让孩子少看电视。

    我们总以为学生拿手机和去网吧不好,所以严查。

    结果呢?恐怕大部分结果都事与愿违。他总会在我们不知情的时候,偷偷的违反规定。

    相反,我对孩子放权了,随便他了,他反而自己能主动按照我们希望的方向走。

    比如:我允许他随便吃冰淇淋,随便买东西,他反而不买太多了,反而知道了有计划的花钱,这样不是更好吗?

    每个顽固的坏习惯背后,都是匮乏爱的痛苦呐喊。

    想一想,作为父母,我们是不是常常以“爱”、“为你好”的名义去控制和干涉孩子?

    明明是“为了他好”,却遭到对方“不识好歹”的对待?所以我们常感慨现在的孩子不懂感恩,白眼儿狼。

    事实上,人都渴望爱的流动,真正的爱必然会有好的回报,如果没有好报,说明并不是真的爱,只是没有界限的控制,是想要控制别人按照“我认为的正确道理”生活,当然会遭到别人的反抗。

    真正的爱,是尊重每个人的不同,尊重别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千万不要再威胁孩子说:“你不让我管是吧?好,以后你的任何事我都不管了!”

    这样,孩子感受到的要么是被控制,要么是被抛弃,多么可怕的感受。

    到底我们什么事该管?什么事不该管?

    这本书上给出了判断的方法:这究竟是谁的事?注意界限!

    如果是孩子自己的事,无论父母有多看不惯,也要努力管住嘴巴。假如孩子希望听到父母的意见,那么父母最好与他分享活生生的体验,而不是告知“高明”的结论。少一个答案,孩子的人生就多一种可能。

    想想,为什么我们总说:老大照书养,老二照猪养。然而往往照猪养的老二,比照书养的老大更茁壮,更让人省心,也更容易成功?

    因为,老大是我们“精心培育”的结果,或者说,他是完全被父母和书本的“经验”控制的傀儡,而放任自流的老二却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反而能按自己的方向走。

    《小王子》中说: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小孩子,只是他们都忘了。

    兢兢业业的父母们,是时候反省自己了。


    翟晓冉:爱写作的音乐老师。立志做一个不被岁月所伤的好姑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是最爱孩子的人吗?未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yw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