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才子唐伯虎考试奇遇记

作者: 好风似水 | 来源:发表于2018-01-09 20:35 被阅读811次

前一段时间写文章说到《雨霖铃》的作者柳永24岁志得意满去参加考试,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然而事与愿违,他落榜后愤然写了一首词,又因为那首词的牵连,后来又屡试不中,最后不得不改名再次应试,才得以高中。

这绝对算是考试中遇到的奇葩事了吧,不过古代的很多名人在考试中遇到的各种奇葩事可是一点都不逊色于柳永。


唐寅苏州石刻像

根据奇葩指数,排名最靠前的应该是唐伯虎。

我们很多人知道唐伯虎恐怕是因为一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吧,这个“三笑”的故事雏形在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中收录,题目叫《唐解元一笑姻缘》,后来又有人考证说历史上的秋香比唐伯虎大二十岁,不可能有这样的故事,细节我无处可查。

我只知道唐伯虎名寅,伯虎是他的字,1470年生于苏州。明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诗人。他一定是才子,却未必风流,如果非要在才子前加一个修饰语就是“落魄才子”。

在叙述唐伯虎考试中遇到的奇葩事之前,先说一说明代科举考试流程。明代延续隋唐考试选拔人才的方法,一个考生参加了地方组织的童试,通过后才有资格参加国家组织的三级考试,唐伯虎16岁时就在这场资格赛中脱颖而出,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成为了唐秀才,取得了参加国家考试的资格。

国家组织的第一场考试叫“乡试”,每三年的秋季在省城举行,考中了叫“举人”,像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就连国家考试的第一关都没通过;范进五十多岁好不容易通过了这一关,一激动竟然疯了。

可是唐伯虎在这场考试中不仅一举拿下,还获得了第一名,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含金量相当高,所以现在苏州的石刻像上写着“明解元唐公寅”。

那场乡试的主考官梁储说“士固有若是奇者耶?解元在是矣。”(《吴郡二科志·唐寅》)就是对他赞不绝口说:读书人有像唐伯虎这样的奇才呀,第一名解元就是这个人了。

连获两次第一的唐解元志得意满,要去京城参加另外两场考试——会试和殿试。本来会试是礼部组织,通过后取得“贡士”资格,才可以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但对于唐才子而言,会试是势在必得的,所以他抱着两场都必胜的信心而来。没想到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当时明代已经迁都,京城是在北京,从苏州到北京,从南方到北方,唐伯虎车马劳顿,一路风尘终于到了。

这次考试三千五百多名考生参加,这在明清会试中规模并不大,依然录取贡士三百多人,唐伯虎是当时会试第一名“会元”的热门人选。他的呼声为什么如此之高呢,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乡试的主考官梁储回京后把唐寅神化了,京城的官员很多都知道那年参加考试的有一个奇才唐伯虎。

这些官员中有一个是礼部侍郎程敏政,梁储多次跟程敏政说:“仆在南都得唐生,天下才也,请君物色之。”(《明史窃》列传卷73《唐寅》)大概是说我在南京(当时明迁都后,南京相当于陪都吧,所以叫南都)录取了唐寅这个人才,他是天下的奇才呀,请您一定要发现这个人才呀!

程敏政是谁?另一位奇人。十九岁,乡试第一名;二十三岁,举成化二年一甲二名进士,就是仅次于状元的榜眼,还是同榜三百五十多人中最年轻的进士。他还是唐伯虎的南直隶同乡。

所以唐伯虎一到京城,就慕名拜访了这位同乡。和他同行的人叫徐经,就是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的祖父,当时江南的富豪。第一次慕名造访,两人带了重礼,主客相谈甚欢。

程敏政即兴出题测试了唐伯虎,唐伯虎也对答如流,老程才子一时感慨:小唐才子果然名不虚传。

唐才子受到表扬回去之后就把程才子的测试题写成应试格式的文章在众举子中传,大家都觉得他果然写得一手好文。

而在唐伯虎拜访完程敏政不久,程竟然被皇帝任命为那次考试的副主考官,更传奇的是程竟然把即兴考唐伯虎的题出成了当年的考试题,而唐在考场上看见考题一激动,大笔一挥把之前写好的文章又写了一遍。

考试结束了,结果没公布就有人投诉程敏政卖考题,证据当然是唐伯虎考试前写好的文章。皇帝下令追查,徐经和唐伯虎入狱。

后来唐伯虎给文征明的信中写到:“至于天子震赦,召捕诏狱,身贯三木,卒吏如虎,举头抢地,洟泗横集。”(《唐伯虎全集》卷五《与文徵明书》)显然是受了酷刑,他就把拜访程敏政的事情招了。

最后的处决结果是:“命敏政致仕,昶调南京太仆寺主簿;经、寅赎罪毕,送礼部奏处,皆黜充吏役。”(《明孝宗实录》卷一五一)就是让程敏政退休回家,举报的那个人从北京调到南京,徐经、唐伯虎革去举人,让他们去衙门充衙役。

程敏政在回乡第四天抑郁而死,而唐伯虎一生潦倒,靠卖画为生。

这个故事的很多资料都来自于《血榜》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想起的是老子的一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场灾难让唐伯虎命途多舛,但也成就了一代奇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谭炳昌:很精彩的故事!看来唐伯虎可能舞文弄墨有天分,处事却不经大脑,太容易得意忘形了 :sweat_smile:
    好风似水:@谭炳昌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如果事事可以周全,可能就没有大明才子唐伯虎了。
    谭炳昌:能够做到不执着自己的天赋爱好和能力去相处的确不容易!
    好风似水:@谭炳昌 可能真是这样,有艺术细胞的人与周围总是不能很好地相处
  • 晨定:坦白讲,唐伯虎估计被拍成电影才受那么多人追捧,论奇才,徐青藤可是不知道比他强多少,而且更有传奇性
    好风似水:@晨定 是吗?您可以写一写徐,我了解很少。
  • 先生丿尹:支持好文章,希望可以互相认识
    好风似水:@先生丿尹 已关注
    先生丿尹:@好风似水 互相关注可以吗?
    好风似水:@先生丿尹 谢谢🙏
  • 刘归真:终于遇到一个真才实学的女子了,在简书
    好风似水:@归真_de57 是说我吗😀,真不敢当😅
  • 欲笺心事独语简书:“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我只记得这句。😂
    欲笺心事独语简书:@好风似水 呵呵……就记得这个😂
    好风似水:@暗香盈袖ly 你好厉害,我对唐伯虎的诗知道的很少。
    好风似水:@暗香盈袖ly 👍
  • 简书_红豆:巧以“奇遇”说人生

    【这个故事的很多资料都来自于《血榜》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想起的是老子的一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场灾难让唐伯虎命途多舛,但也成就了一代奇才。】【看了一本书又查了点资料写的】——(好老师作者阐述引摘)

    好老师这篇学术文章,单看标题《大明才子唐伯虎考试奇遇记》便是十分吸引的,但其实要一字一句把握全貌地理解其中的“形式”、“过程”、“结果”、“启发”等等似乎还是需要静心地赏读。可能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些有深度的笔手是缺乏足够的耐心去学习,比如看到好老师这篇佳作的配图,往往便会让人知难而退,进而不求甚解,或一目十行友情带过……

    其实,“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哲理正是在一个人的人生中重叠往复,只是福祸之程度不同结果不同给人的启动往往亦不一样,明者,低调为人,悟者,坦然处之,愚者,上下求索,智者,巧以回旋……

    从科考选材的历史架构分析,从一代才子的人生起落入笔,两者结合可谓是“无缝焊接”,阅读递进开朗,这种规范严谨的文字解构和精炼轻松的叙述,适合的阅读层面非常扩展,一个“奇遇”带出多少绝代才子鲜为人知的背后心酸,世事巧合又让人平添几多扼叹,但面对命运玩弄,能泰然处之的人又有几个?显然唐伯虎的“好画”,也是多舛命运挤压出的另一种“成就”,人生的种种“奇遇”都有因果,随遇而安处之泰然,是金子终会发光。

    好老师的写作态度也是令人钦佩,用“查资料”的传统方式构架现代写作,是一种态度,非常好,虽然现下写文章有百度知乎让“原创”实际含金量不断变异减少,但真正用自己的理解抽丝剥茧地去芜取菁才是写文真正魅力所在,拾人涕唾巧以“加工”或可一时璀璨却终非长久之计,也不是治学应有的本真,我深感好的文章是一种潜心的修为,其方向性和内质是个人写作魅力的最大发挥和展现,《大明才子唐伯虎考试奇遇记》便是这样的佳作,读有所思,思有所惑,惑有所写,才更见读书与写作的相得益彰……
    :+1:
    好风似水:@简书_红豆 每次你的评论洋洋洒洒都让我心生羡慕,组织语言能力好强呀,我每敲一篇文章得好几天😂
  • 蓝蓝的子夜爱在阳光:🌸🌸🌸🌸🌸
    好风似水:@蓝蓝的子夜爱在阳光 谢谢阅读🙏
  • 芳菲晚:童—秀才,乡—举人,会—贡士,殿—进士,我现在清楚了。
    原来唐伯虎的落魄才子原来是这样来的。
    好风似水:@芳菲晚 哈哈,看来写清楚了😃
  • 千年老妖婆:妹妹的国学知识真丰厚,把科举制度写得真祥尽,看了文章,了解了科举制度原来是这样回事。期待看见妹妹更多的美文。
    好风似水:@千年老妖婆 谢谢姐姐🙏
    千年老妖婆:@好风似水 妹妹写的很清楚,一目了然,一看就明白:smile:
    好风似水:@千年老妖婆 谢谢姐姐表扬,近几年高考开始考文化常识,我们也与时俱进,开始学习了,写出来看看能不能让孩子们掌握的更清楚一些😊
  • 米老爹:哈,竟有如此一段轶事,有趣有趣。
    好风似水:@米老爹 我读了也很震撼,又收集了一些资料,完成的
  • 沐沐周:唐伯虎是个苦命人啊
    好在现在苏州桃花坞唐寅墓已经修复了
  • 廿易:好可惜的一个人~~
    好风似水:@廿易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野猫爱鱼:原来唐伯虎并不风流,只是一个落魄才子啊!谢谢老师的精彩分享🙏🙏🙏👍👍👍🌺🌺🌺🍎🍎🍎
    好风似水:@野猫爱鱼 他为了谋生画了一些艳画,可能让人生出误会吧😂
  • 上官飞鸿:有学问!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也记载了唐伯虎的科考案子,只不过他写的风趣幽默,你写的客观严谨。👏👏👏👏
    上官飞鸿:@好风似水 哦哦
    好风似水:@上官飞鸿 《明朝那些事》我是好几年前看的,忘了唐伯虎的事了😂
  • 见伊:好风科班出身的人,一写文章,深厚的国学底子藏都藏不住,兼具文人的悲悯情怀,让我这个理科出身的羡慕嫉妒呀!期待接下来的古人考试系列,肯定长知识又有趣。:smile:
    见伊:@好风似水 好风你写得好,所以我对你有点吹毛求疵了呢:joy:
    好风似水:@见伊 把开头删减了一下,就是太长了,谢谢🙏
    好风似水:@见伊 见伊一夸我就飘,读了一本书突然想着写一写,我努力尽快再写出一篇😃
  • 沐心岛:我的时间不够用,尤其在简书。我才不管喜欢多少,访客多少,只想写好。不做连文章都不看的点赞,但凡连续在首页喜欢了众多文章的,PS:sunglasses:
    沐心岛:我突然觉得有写作的潜质:sweat_smile:,好好学学两位成仁的大师。
    沐心岛:@好风似水 :stuck_out_tongue:到现在也没看过50本书,贾平凹还有王小波,我后悔呀,我早点写他们就像我了,我是真的沒看过他们的书,相反现在,开始得看了。:sweat:
    好风似水:@指隙时光 有自己的坚持就好,你的文章是文学作品,一定会越来越好的,最近在读贾平凹的《极花》,觉得和你的风格比较像
  • 沐心岛:这篇是科普啊!:smile:
    好风似水:@指隙时光 看了一本书又查了点资料写的
  • 青于墨:哎!奇人必遇奇事
    好风似水:@袁小懒 也是,要不怎么把人生写成传奇😃
  • 七徽:做你的学生好幸福~
    好风似水:@七徽 哈哈,可以做作文素材😃
  • 韩风奔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唐伯虎才子之名太盛,遭到小人妒忌谗害,所以低调才是王道啊😂
    好风似水:@韩风奔跑 就借唐伯虎的事情捣乱,这个传说我没查到正规一点的资料
    好风似水:@韩风奔跑 据说有人要陷害程敏政
  • 虬田:写得太好了,信息量好大
    好风似水:@虬田 谢谢🍎🍎
  • 俺在红尘:读书讲书是老师的绝技,长见识了👏
    好风似水:@俺在红尘 这也算学有所用了😂

本文标题:大明才子唐伯虎考试奇遇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ap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