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随手点赞哦!关注作者哦!
继马伯庸力作《长安十二时辰》走红后,马伯庸另一部小说《两京十五日》也将被搬上银幕。《两京十五日》以明朝迁都为主线,王权纷争为主题,向人们展示了一段被遗忘的历史。虽说小说是架空的,但它历史背景是真实的。明朝迁都之事一直被人们讨论,特别是《明朝那些事儿》出版之后,掀起了一股明朝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也被人们所传颂。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于应天(南京旧称)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正式拉开大明王朝的序幕。到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南京成为大明王朝政权核心有整整有53年之久。那么南京是怎样得到“京师”这一宝座,而后又怎样失去的呢?为什么迁都北京,迁回南京一直在永乐,洪熙乃至于宣德三朝争论不休呢?
01
“笨蛋,问题在经济”。
刚刚战胜敌人的朱元璋望着偌大的江山,考虑着究竟要把都城定往哪里。
他看着金陵(南京)陷入了沉思。
“苏湖熟,天下足”自两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经济地位就已经超过北方,南方农业生产发达,而以江浙一带为代表的南方农业供给着北方生产发展。
谁控制着粮食谁就控制着未来,拥有着粮食,就能保证控制地区的稳定,安定民心,同时也能牵制敌人,切断敌方粮食供应。而当时朱元璋建立的明朝首先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内部环境,保障政权的稳定。只有内部稳定团结才能有机会向外发展。
而当时的南京坐落在黄河下游出海口,海路交通发达,海上贸易发达便利,往来客商云集于此,向有“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华夏不可一日无南方,南方不可一日无南京。南京稳住了,南方就稳住,南方稳住了,就能稳定天下局势。
打蛇打七寸,牵住牛鼻子。朱元璋决心将南京定为都城。
朱元璋在定都南京后,大笔一挥将天下富商迁于南京,牢牢控制住了江南富商。
02
明朝初立时,北方蒙古族仍然在北方有很大的控制力,对明朝仍然有很大的来自北方的隐患,所以朱元璋没有考虑将首都迁往北方。
直到洪武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88年,朱元璋派蓝玉率15万大军北伐,大军探知敌军捕鱼儿海,蓝玉挥师赶到百眼井,此地离捕鱼儿海(今贝尔湖)四十里,但仍不见敌兵。当时敌营还在海东北八十余里处,于是蓝玉命王弼为前锋,大破王保保的元军,仅数十骑逃走。
捕鱼儿海战后,北方才基本安定下来,但仍然还有许多游牧民族不时骚扰边境。虽然大环境基本稳定下来了,但是北京此时不具有都城的基础设施。没有繁荣的商品贸易,粮食供应不够充足,所以这些条件交加,让北京失去朱元璋心中的都城。
而就在蓝玉北伐之前,也就是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棣就藩燕京 北平。而这一道旨意,也为北京再度成为都城打下基础。
明朝的上空正阴云密布,一场疾风暴雨即将来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