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芦墟(2)

作者: 风糖_ | 来源:发表于2022-10-18 17:54 被阅读0次

受伤的老腰,终是给了坚持上班的我一个颜色瞧瞧。

昨夜,整个人像块木头一样摆在床上,一动也不敢动。奇了怪了,越是不敢翻身,就越想要翻身。只好紧紧抱住自己,揪着床单,一寸一寸挪动,咬牙挺住。

我终于认识到我的腰这么重要!不能咳嗽、不敢打喷嚏,连欢乐喜剧人都不敢看了,大声笑笑都很要命。

虽然班不能上,但是酸还是要测的,吃完早饭搭小伙伴的车到门口检测点,乌泱乌泱的长龙队伍让人目瞪口呆。

既来之则安之,继续读我的《在芦墟》,打开手机默默看着,还真就避开了深秋早晨的冷,和周边人声鼎沸的乱。

今天一共读了17个自然段,诶?这数自然段的毛病是啥时候留下的?

应该是在小学,每篇课文都要求我们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没想到当年深恶痛绝的事情,到如今竟会是下意识的做法。其实当年的厌烦,无非是老师让我们抄教参规定的段意和中心思想,而那些并非贴合学生水平的东西抄起来背起来很麻烦。

哈哈,还没好好厘清老先生在芦墟的回忆起点,我就已经先坠入自己的回忆之中。

既然思想已经抛锚,那不妨先猜一猜,若是我们回忆在某个地方的生活,我们会从何写起?

会先介绍一下芦墟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有趣的难忘的事情?那段生活是因何开启的?给自己身心留下了怎样的烙印?这里头一定渗透着自己对芦墟浓浓的情感,是喜欢?厌倦?亦或是藏着深深的遗憾。

芦墟一个小镇。

在吴江的东部,与上海交界。

作者用芦墟中学每年运动会严沪青平长跑时,略略一跑就能跑到上海地界,来说明这段距离。附带介绍了一个人物,运动会前夜,特意带着学生骑自行车在沿途写下“芦中加油”“坚持就是胜利标语”的教导主任,是作者的父亲,更是一位有心的师长。

因为和上海离得近,所以芦墟很海派。

这首先体现在语言上,大家会说上海话。很多无法回上海工作的人会选择芦墟安家。

作者隔壁的邻居刘老师就是一位唱歌很好听的上海人,她总是踩着歌声上楼。她的丈夫小胡叔叔也是上海人,在幼年的作者心中,小胡叔叔体能很好,对小孩子亲和,给他们讲很多世界上的新鲜事儿,那是孩子们闻所未闻的见闻。而且在刘老师和小胡叔叔和睦的生活中,他隐隐约约体会到婚姻美满带来的的幸福。

关于刘老师和小胡叔叔这一段写的非常妙,其实小孩子对于大人的亲密关系已经能微妙地感觉出来。

比如文中提到小胡叔叔回到芦墟以后,年轻的刘老师会微红着脸把房间钥匙递给他,让他先回家。连作者这个孩子都能察觉到,刘老师一路的歌声里会比往日更添甜蜜,到家之后,两个上海人在一起,会用上海话交流,那吴侬软语带来的温馨感觉,别说是作者,连读者都禁不住开心起来。

相关文章

  • 走近芦墟(2)

    受伤的老腰,终是给了坚持上班的我一个颜色瞧瞧。 昨夜,整个人像块木头一样摆在床上,一动也不敢动。奇了怪了,越是不敢...

  • 芦墟面筋汤

    风物清新话故乡,分湖一绝美名扬。 撩人记忆家常菜,胜却诗情画意长。

  • 苏州中行理财经理专岗辅导吴江芦墟支行

    今日驻点辅导走入吴江芦墟支行。 顾问师晨会前抵达芦墟支行,张老师与戴行长就网点目前情况进行了解,在 1.同业竞争情...

  • 上芦墟,吃馄饨

    到达芦墟的时候是上午九点钟。舒庭说,睡过头了,早餐都没吃。 先找个地方吃点什么。 芦墟最有名的小吃应该是馄饨,老街...

  • 芦墟老街半日游

    星期三下午,大二班老师在群里给各位家长发了通知,大意是星期四上午8:30,小朋友们将在老师的带领下,出发游老街,购...

  • 时光隐处的芦墟古镇

    时光隐处的芦墟古镇 五月,天开始渐热,又思念江南古镇五月的天。 探访芦墟老街一直未成行,正好,五一假期受一我未曾谋...

  • 大渠荡边吹吹风

    因为小红夫妻出生都是芦墟人,儿子结婚的喜宴就设在芦墟的温德姆酒店,这是一家高档的五星级酒店,位于风景秀丽的大渠荡旁...

  • 听来的“真相”

    本月17号那天,《分湖诗社》群张社长在群里发布一则讣告。惊闻芦墟一位男老师(76年生人)于16号夜晚逛芦墟大渠荡时...

  • 网红煎饺

    前几天,在某视频号上看到有网友探店,拍摄了芦墟老街上的一家老店,锅贴才5毛钱一个,菜油煎制,那个喷香诱人! 芦墟古...

  • 芦芽   芦芽

    芦芽,芦芽 平顺太行山深处,有个非常富有诗意的村名叫芦芽村, 村子不大,近百人,临近大路。 有幸走近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近芦墟(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ks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