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一凡:
@范新莲?
V,这些话看着似曾相识,应该是很早就出现过的鸡汤文章
胡一凡:
千万不要把上面这个跟我们的非暴力沟通混为一谈
胡一凡:
你上面说的这种顶多也就是情绪ABC理论的一个方面
胡一凡:
这依然是停留在大脑思维的层面,并没有给我们任何改变的力量
胡一凡:
如果你想要发新年祝福,那我建议你还不如写上自己的一个小故事,之后用一句话鼓励祝福大家
胡一凡:
相信这样的真诚真实,更容易打动大家
胡一凡:
@胡一凡?谢谢你的真实反馈
虽然接受起来需要一个小的过程,但是我明白
真实的是最有力量的
我考虑一下小故事哈
胡一凡:
@胡一凡?
你认为,非暴力沟通跟萨提亚的冰山理论是否有共通之处?
胡一凡:
@瑞英 Ring?
这两者并不一样,从根源上来说,萨提亚冰山理论依然属于精神分析范畴,而非暴力沟通模式是人本主义心理学
也就是一个是看过去,一个是专注当下,当然在具体运用的时候确实会感到有点类似,都是会寻找表面行为和语言之下的未被满足的需要
但这的确是不一样的,我觉得做一些横向的比较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非暴力沟通,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我们容易受到就有经验和理论的影响,无法做到空杯心态,当然这也是真正完整的非暴力沟通并不那么容易的原因
胡一凡:
上面是转发早上我们的一个讨论
胡一凡:
怎样学习非暴力沟通呢?马歇尔博士提供了三个步骤
胡一凡:
你知道吗?非暴力沟通里面没有夸奖、鼓励和赞美
胡一凡:
当我们跟自己在乎的人相处的时候,运用非暴力沟通去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会遇到两个问题:
一方面我们自己会感到有压力和责任,我们总是想着满足对方的需要,帮他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对方也会感到压力,他可能会觉得我们是在指出他的问题,甚至是在批判,所以经常会遇到对方的回避
我也遇到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那该怎么办呢?
胡一凡:
亲们,我想知道听到我上面的讲述,你们有什么感受?我需要你们的回应,能告诉我吗?
爱心满满的小玲:
我对非暴力沟通里面没有鼓励、赞美、夸奖很感兴趣
爱心满满的小玲:
三步骤是哪三步骤?
余庆环|律师|深圳:
第一方面的问题是没有听到自己的要休息和放松的需要,另一方面他人产生的压力是因为在倾听时没有真的听到别人的需求,而是在倾听时给予被倾听的人控制了吧
Wendy罗文婷:
陈述事实,表达感受,提出要求
Wendy罗文婷:
但在两性关系中真的很难做到
胡一凡:
是请求而不是要求
Wendy罗文婷:
当我陈述事实,表达感受的时候,对方一直在讲道理
Wendy罗文婷:
而且之前提过的问题,对方视而不见,这还是我的问题?需要继续修炼?还是我应该放弃这段关系?
胡一凡:
@余庆环|律师|深圳?
我上面说的两方面心里都比较微妙,我的感受和你有点不同,等到下次语音的时候可以交流
胡一凡:
@Wendy罗文婷?
不用着急,你首先要建立彼此的联系,你可以请求倾听
张亚伟:
沟通就会有压力的产生。
只要双方能够接受就行。
所以这里面就有一个边界的问题。
我有我的需要,
我有我的需求。
对方能不能做到呢?
能不能完成呢?
人都有自己的边界。
胡一凡:
比如这样:
亲爱的,你能倾听一下我刚才的感受和需要吗?
我再说一遍我的感受和需要,你能重复一下吗?
胡一凡:
@张亚伟?
是的,在实际的运用中要知道这个边界
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当我们体会到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并没有义务和责任去马上满足,我们,仅仅只需要体会到就行了
Wendy罗文婷:
@胡一凡?
同样的问题,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当时对方会说,是我不对。但下次继续出现同样的事。是不是可以放弃治疗了?
胡一凡:
@Wendy罗文婷?
你还可以发出第2个请求,就像我上面那样,请求对方作出回应,对我们刚才说的话,发表自己的感受
你会发现刚开始几遍,对方依然在讲道理或者评判,没关系,你要继续温柔而坚定的重复这个动作
Wendy罗文婷:
@胡一凡?
嗯,明白了。可是当同样的事情出现30遍的时候,我想,是可以放弃这段关系了。
胡一凡:
@Wendy罗文婷?
当然努力也是有限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当你觉得已经真正尽力了……
Wendy罗文婷:
是的,尽力了。
胡一凡:
但是我还是要提醒你一点
在非暴力沟通里面,没有对错好坏,没有正常和不正常
我们千万不要给对方一种你错了的感觉,那么对方肯定会防御,就像你刚才说的,他说自己不对是没有任何意义啊,我们是要回到感受和需要,不是对错评判上面
Wendy罗文婷:
他说不对应该是赞同我的感受吧
胡一凡:
这也是我在上面提出的问题,在亲密关系的非暴力沟通之中,很容易给双方都带来压力
对于对方而言,他以往没有注意到感受和需要,那么它会把你说的当做一种批判
胡一凡:
@Wendy罗文婷?
不是的
Wendy罗文婷:
但后面一直重复,我的理解是对这段关系不够重视或者一直以他认为好的方式在相处
胡一凡:
我们不需要他赞同我们的感受,我们需要的是他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赞同有用吗?何况还只是吼头上的,我们需要的是彼此心与心相连的那份感觉
Wendy罗文婷:
对方非常理性。不会轻易说不对的,当他说是他不对,做得不好的时候,我觉得是他在认可我的感受而不是敷衍随便说一句。
但后来反反复复又出现同样情况,我的理解是对这段时间不够重视
胡一凡:
@Wendy罗文婷?
如果有一天哪怕是一个小时,你们两个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不加任何的评判和道理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你在考虑是否终结这段关系
胡一凡:
我们很多人理性很强大,但其实那不过是盔甲
Wendy罗文婷:
难道不需要对方对我们的感受进行共情和赞同吗?
比如说:今天你一整天没有给我发信息,给你发的信息也没有及时回复我,我感觉不被重视,我很生气。就像上次我跟你说的,即使再怎么忙,我也很希望中午吃饭的时候你能够抽出3秒钟给我发个信息,问候一下。
胡一凡:
@Wendy罗文婷?
目前来看,想让对方在亲密关系中放下理性真的很难
你所谓的重复很多遍,你是在讲道理呢?还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你提出的是具体的请求,还是笼统的命令和要求,或者模糊的期待?
Wendy罗文婷:
这个时候他说,今天一直在外面,所以没发信息。
后来我说,在外面就没有这3秒钟发个信息问候一下吗?每天的问候是我很重视的仪式感,这件事情不难做到,为什么你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没有去做到呢?
胡一凡:
@Wendy罗文婷?
上面一段你说的,还有点像非暴力沟通,虽然没表达需求,请求也成了要求
可为什么后面又陷入了争吵模式?
Wendy罗文婷:
就是中午不发信息问候这件事情出现过很多次了,我也表达过很多次希望中午双方发信息问候一下,但他就是没做到,我感觉自己的话不被对方重视,这种感觉很不好
Wendy罗文婷:
请求和要求在我看来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说白一点就是自己的需求希望对方能够满足,但如果对方不能满足的话,我理解就是他不认可我的价值观或者不够重视这段关系。
胡一凡:
我现在是站在一个旁观者,一个教练的角度,如果我身在其中,回想以前,我也经常会有不被重视的感觉,而且以后可能也会有,但是因为有了非暴力沟通这种情绪会好很多,当我们去倾听自己,去倾听对方,去表达的时候,我们不需要真正做什么,这些情绪就好很多了,而如果我们能时常审视这些,跟对方及时交流,这些两个人都会有改变
胡一凡:
@Wendy罗文婷?
你让他中午给你发消息,你的需要是什么?
与太阳肩并肩的女子,forever love:
当我们跟自己在乎的人相处的时候,运用非暴力沟通去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会遇到两个问题:
一方面我们自己会感到有压力和责任,我们总是想着满足对方的需要,帮他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对方也会感到压力,他可能会觉得我们是在指出他的问题,甚至是在批判,所以经常会遇到对方的回避
我也遇到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那该怎么办呢?
与太阳肩并肩的女子,forever love:
关于这个,我有种感受,如果这样的话,我会感觉没法相处,有点卑微
胡一凡:
上面这些我们都会练习的,我们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希望大家一起成长
Wendy罗文婷:
@胡一凡?
中午发信息问候一下,在我看来是对方关心你,重视你的表现。是我希望他表达爱意的方式。就像我知道他喜欢电子产品胜过于喜欢衣服鞋子。那我肯定会给她精心的准备电子产品,而不是买衣服鞋子。中午问候是我喜欢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我希望他用我喜欢的方式来对我。
胡一凡:
学习非暴力沟通的三个步骤
1、精神纯粹。时常审视自己,我们是人,不是一把椅子
2、练习练习再练习。我们的日常表达,我们去倾听对方,我们去倾听自己
3、加入一个非暴力沟通支持团体。想要真正掌握非法的沟通,真的不是一蹴而就,很多人都是经历了好几年的
与太阳肩并肩的女子,forever love:
一凡麻麻,如果平常习惯了强势,习惯了口是心非,突然要发出请求,这样感觉好像突然卑微了。
与太阳肩并肩的女子,forever love:
这是我自己的感受,当然期待后面练习以后会好点。
胡一凡:
@Wendy罗文婷?
是的,这是人之常情,不过这不是我们的非暴力沟通表达方式,先放一下,之后我们练习的时候可以一起倾听,一起角色扮演,去感知,去体验,可以吗?
文字上总难以说清楚
胡一凡:
@与太阳肩并肩的女子,forever love?
对啊,这些改变不容易。但这正是我们需要改变的心智模式,真正的独立是卑微的自由,真正的智慧是智识上的谦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