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我,知道这本书是因为我的偶像潇洒姐为这本书站台打 call,还在趁早小程序中推出了小练习。所以这个冬天,在因疫情被“困”在家的我,打开了这本书。但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出乎意料,完全没有励志类书籍的鸡血色彩,也没有专业心理学书籍的晦涩,作者陈海贤将心理学的知识结合自己多年心理咨询的经验,来跟我们谈自我发展这个问题,或者我应该说“课题”。
全书一共五章,一至四章分别从行为、心智模式、关系、转折四个方面来谈改变,第五章将改变放到人生的整个历程中来看,大致按不同年龄段来分,从青少年、成年早期、中年到老年,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主要课题需要面对。
作者最有趣的就是在每一章最后一节会反驳自己的观点,读的过程中我常常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我以前以为的并不一定准确,原来作者书中所说的内容我也不应该不假思索和分辨就全盘接收。
第一章从行动开始,人要自我发展,就要改变。从行动开始,我们用“心理免疫的X光片”等工具来让自己破除心理障碍,走出改变的第一步,通过验证和破除人生假设、采用小步子的微小行动、建立适合改变的场/环境、通过情感来触发改变动机这四步来推动改变。但我们要警醒的是所有的改变都是必须的吗,所有的改变都是有效的吗?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改变来解决的,也许我们要做的只是接纳自我,当你真正接受了全部的自己,许多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比如你的刨根问底在某些人看来并不让人讨厌,这只是因为你天生就有理性思维,爱琢磨和研究。
第二章作者描写的是心智模式的改变。因为心智模式会塑造我们的经验,影响我们的情绪,引发我们的行动,进而影响我们与世界之间的互动。作者将影响我们的心智模式分为两类:积极的成长型心智模式和消极的防御型心智模式。
防御型心智模式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僵固型思维、应该型思维和绝对型思维,它们可能一起作用,阻碍我们的改变,限制我们的发展,让我们在遇到挫折时就此停滞。积极的成长型心智模式,则包括目标导向的创造性思维、思考行动的控制两分法和直面现实的近的思维。创造性思维的人拥有很明确的目标,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所以不论现实条件如何环境如何,他只看得到自己想要的,对于现实和理想中的差距,他们只想到如何排除障碍,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的人动机是源源不断的,会产生持续的张力。
但作者在书中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意外,本章的最后一节,作者对自己前面的内容提出了挑战。作者希望我们的思维能变得有弹性,能拥抱更多的不确定。我们必须牢记,我们了解的永远只是局部的,局部以外的部分在等待着我们探索,这也是思维发展的空间,是自我发展的空间。
前两章从行动和心智模式来谈改变和自我发展,但都是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发展。第三章讲的关系则把我们放到了一个系统一个群体中。人始终在关系中,不同的关系中我们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关系决定了我们采取的行为和反应,因此,我们可以从关系的角度来思考自我发展的课题。关系就像一幅拼图,由关系中的不同角色共同完成,人们沟通的语言背后也说明了关系。在不同的系统中,对方对我们有不同的期待和要求,因此我们也在其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但任何让你感到不舒服的关系都是有问题的,这个时候就要反思一下是否接受这样的关系。同样的,如果你对一个人有期待,那不要在言语上要求他,而是要像你期待那样对待他。
不健康的关系纠缠起来,就像个不断加强的不良循环,想要打破它,就要从我做起,在关系中保持边界。尽管非常困难,但你要相信一旦你做出改变,你的角色变了,系统中的其他角色也会随之改变。对于不健康的关系,作者介绍的解决之道就是课题分离,通过自我发展来建立新关系。学会区分哪些是你的课题(我不能控制的)哪些是我的课题(我能控制的),克服不会表达需要、不会拒绝别人和因害怕而不敢尝试这三种困难。想要建立新的健康的关系,实现心理断乳,首先不要害怕,独立是自我发展真正成熟的标志。在不计较得失、不要求回报、不约束对方的基础上我们从内心深处自发自愿的为对方好才是真的美德,这样建立的关系才是健康的。
第四章介绍的内容是在瓶颈期/转折期如何实现自我发展。不论是应对职场转变、关系转变,还是在转折期进行选择,或是在创伤后重建意义,人都大概要经历否定、愤怒、幻想、迷茫、重生等过程。要学着用过程的思维,从创造的角度来看转折,其间种种的痛苦、问题、困难、风险都是实现创造的条件,一切都是为了实现最终我们要创造的目标。
作者依然会在每一章的最后为大家带来意外。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其实人随时随地都在编织自己的故事,生活的意义感就源于我们对自己人生故事的理解,故事也让我们的经历充满了意义。自我发展的过程就好像是一趟英雄之旅,一路打怪升级就好像自我发展进化之旅一样,一路磨难重重,但最终克服阻碍的我们实现了升华,创造了真正的自我。不得不说,这个冬天一场疫情让全国人民都经历了转折,一场疫情一场灾难,但这恰恰也是机遇,关键是如何应对才能实现目标。不论是国家和政府,还是如西北等商业巨头,甚至每个个人,都身处其中。
第五章作者从人生时间的维度来谈改变,人生在不同阶段可能会遇到不同的课题。在青少年时期我们在寻找自我,在成年的早期我们在学习建立亲密关系和职业认同,在中年时期我们会遭遇中年危机面临转折,在老年时期我们要学会面对死亡。简而言之,自我发展是一条不断延伸之路,人生就是不断容纳矛盾和不同的过程,这样形成的自我才越来越丰富。
书读完了,但我的自我发展之路还在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