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山花开
01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越女剑》,此为金庸书也。
遥想当年,读初中时,书本不多,借而读之。
一本本,废寝忘食,痴迷翻阅,入武侠世界,知有《九阴真经》,为武功秘笈,武林之瑰宝,或为之背叛师门,遁迹荒漠,或由此劳心耗神,生死以之,或因之精神错乱,心智迷失。饶是如此,而初心不改,爱之如狂。
原以为真有此神秘功力,勤练可以有气,有气则足以使剑,剑有奇气则可以劈山裂石,可以所向无敌,勤练可以有能,能在则可以发功,功成则可以运掌如风,摧枯拉朽,可以飞檐走壁,跃然枝头如鹰飞。
原以为自有此江湖,超然法律之外,全决于道义与武功。道义在身,则可大开杀戒,人虽死而无余恨;武功上乘,则可使人皆敬服,拜为盟主,掌控大权,指点江山,盛气凌人,人皆望风从之,靡然顺之。
如此读之数年,又有电视如《射雕英雄传》风行。
家贫,无电视机,常行数里外至有电视机家者观之。黑白,屏小,观者如堵。音乐声起,众皆亢奋,粤语不知其所谓,而聆听者觉其韵律之缠绵迟回,发语之深切动心。
情节之复杂,出人想象之外;人物鲜明,使人悲欢交加。
杨康忘家国之仇,认贼作父,薄情寡义,欺骗念慈,终至于父母双双毙命,而犹贪性不改,富贵之心存而亲情伦理淡,万千算计,有毒加身,冥冥之中,报施不爽,令人感叹。
郭靖抱国仇家恨,流落蒙古,遇寻访者江南七怪,由其传授学技,奈何天资愚笨,用力劬劳而进展缓慢,诸师皆心灰意冷。孰料遇马钰道长,未授拳脚之术,而唯教其静心打坐而已,忽然心性大开,武艺与日俱进。此间颇具玄妙处。
如此,看电视,伴以常翻书,金庸小说读之渐多,十五本几乎都翻过。
02
这套书,购的时间不算早,收罗金庸的小说较全,又极其便宜,可惜字太小,浏览比较吃力。好在这里的小说以前基本上翻过,读此,算是复习。
在很多年之后,由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一版复一版,偶尔也看看,但几乎没有看完,哪怕是看完其中的一集,也需要极大的决心和耐心。
我曾这样想:为什么以前喜欢得要命,没几年之后就兴致索然了呢?
这原因大概是:(1)打打杀杀的,越来越不喜欢。所有打打杀杀的,由于年龄关系,越来越不喜欢。武侠也不例外。
(2)曾经有的阅读兴奋点,比如靠武功成就自我,在江湖中扬眉吐气甚至称王称霸,随着心智的成熟,逐渐消失无余痕。
(3)和电影相比,电视的拖沓和乏味越来越严重,在本来看电视越来越少的背景下,武侠电视的情节设置和故事发展速度方面,更是令人可厌。
03
上面几段话写于暑期,已过2个多月了。惊闻金庸过世,就在后台找出这个尚未写完的文档。
由金庸小说伴随着长大的我们,小时候能够有一个丰富的想象,在想象的获得里知道学问的渊博、文化的灿烂,以及道义的存在,从形形色色的人物感知正义与良知,曲折的故事里享受遇险的惊喜,那些属于人生早期的启蒙,均拜其作品所赐,尤其在那个像荒漠一般的岁月,有了它简直走进了生命的绿洲,遭逢人生的奇迹。
书或许最后会成为尘土,但关于读书的记忆像雕刻在树上的文字那样,随着生命历程的进行,愈发显得深刻,更为鲜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