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山花开
孙犁早期的作品,如久负盛名的《荷花淀》《铁木前传》之类的,听得耳膜起茧子,可没有买过书。曾买过《孙犁选集》(理论卷)和孙犁晚年作品即称为“耕堂文录十种”的10本小册子。
所购孙犁的书01.
有人说,大部分经历文革的作家,文革前后文风大变,比如写《李白与杜甫》的郭沫若,比如写《随想录》的巴金,而像孙犁那样,几乎没有变化的,确实是少数。
我没有很好读过他的早期作品,所以不敢妄论,但仅就“耕堂文录十种”而言,觉得他的作品没有像《平凡世界》那样宏观地表现时代的风云和历史的印痕,而是以极微观甚至琐碎的笔触,写记忆中的人事,像散文,又像小说。
02.
如《女相士》写其下放干校期间,遇到一以相面谋生的女子,她得老年女子之教,13岁便开始租屋相面做生意,尔后背井离乡,经历多地,战乱时更以此获益不少,文革初起,也受改造,和作者同在菜窖劳动,攀谈得知生平经历,请其相面,所言皆应验。
作者写自己的感受,尤其给人印象深刻:
孙犁《女相士》说实在的,在那种日子里,我是惶惶不可终日的,一点点的情趣也没有,只想到一个死字,但又一直下不得手。例如在锄草棚子里,我每天要用一把锋利的镰刀,割断不少根捆草的粗绳。我时常掂量着这把镰刀想:如果不是割断草绳,而是割断我的脖颈,岂不是一切烦恼痛苦,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吗?但我终于没能这样去做。
仿《史记》或《聊斋志异》,文末有个点评,是用简易的文言写的,不仅用语简洁,也让人立刻拉开距离,好像不仅横隔着你我,也有着不可超越的时空距离。
杨氏之术,何其神也!其日常亦有所调查研究乎?于时事现状,亦有所推测判断乎?盖善于积累见闻,理论联系实际者矣!“四人帮”灭绝人性,使忠诚善良者,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对生活前途,丧失信念;使宵小不逞之徒,天良绝灭,邪念丛生。十年动乱,较之八年抗战,人心之浮动不安,彷徨无主,为更甚矣。惜未允许其张榜坐堂,以售其技。不然所得相金,何止盖两座洋楼哉!
有些写很小的事情,却在悠悠的时空里,带有沧桑之感,如《听风声》:
开始写平居怕雨,“一下雨,就担心漏房。雨还是每年下,房还是每年漏。就那么夜不安眠地,过了好些年”,很有杜甫“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的意味。记得儿时,我家也常有此忧,雨下得大一些,泥墙屋到处都漏,于是桶壶盆勺全用,男女老幼齐动,一场抗雨舀水之战隆重打响。
接着写楼高怕风。写风声“其吼鸣之声,如惊涛骇浪,实在可怕,尤其是在夜晚”,写行动“一处洞开,则全部窗门乱动,披衣去关,已经来不及,摔碎玻璃事小,极容易伤风感冒”。
写此风联想到的彼风:“后来,我就越来越怕风了。这不是指风的实质,而是指风的象征。”
最后写感想:
在风雨飘摇中,我度过了半个世纪。风吹草动,草木皆兵。这种体验,不只在抗日,防御残暴的敌人时有,在“文革”,担心小人的暗算时也有。
我很少有安眠的夜晚,幸福的夜晚。
可谓感慨万千,非积一生感受,饱经忧患,备受此味,必无此深层内涵。
孙犁《耕堂文录十种》03.
我最喜欢读的是里面的读书记。
此前曾买过单独出版的《耕堂读书记》(上下册)。
孙犁《耕堂读书记》非常简短的是书衣录,它是写在书皮纸上的文字。
有的和日记一样,和书似乎没有关系,如在《郭嵩焘日记(第4卷))》上的文字:
王勉思、杨坚寄赠。如此大部书,甚贵重。中午食鸡,碎骨挤落一齿。
如《弘明集》(上)的文字:
春节疲甚,度新年如渡一难关。今日初四,明日皆上班矣,可稍安乎?
有的则是微型的书评,如《知堂书话》上的文字:
知堂晚年,多读乡贤之书,偏僻之书,多读琐碎小书,与青年志趣迥异。都说他读书多,应加分析。所写读书记,无感情,无冷暖,无是非,无批评。平铺直叙,有首无尾。说是没有烟火气则可,说对人有用处,则不尽然。淡到这样程度,则人生的滋养,就有限了。这也可能是他晚年所追求的境界,所标榜的主张。实际是一种颓废现象,不足为读书之法也。
也有记其购书经历和感慨的,如《太平御览》上的文字:
余系穷学生出身,少年得书颇不易,在冷摊上,用几枚铜板,买两本旧杂志,犹视如珍宝。困乏之中,奋力自学,得稍有知识。今老矣,如此大部书,竟能拥有两部,亦可稍慰早年清寒之苦矣。
大部分是篇幅较长的读书评论或读书感想。
有的评价,高度概括,如《世说新语》:
我读这部书,是既把它当做小说,又把它当做历史的。以之为史,则事件可信,具体而微,可发幽思,可作鉴照。以之为文,则情节动人,铺叙有致;寒泉晨露,使人清醒。尤其是刘孝标的注,单读是史无疑,和正文一配合,则又是文学作品。这就是鲁迅说的“映带”,高似孙说的“有不言之妙”。这部书所记的是人,是事,是言,而以记言为主。事出于人,言出于事,情景交融,语言生色,是这部书的特色。这真是一部文学高妙之作,语言艺术之宝藏。虽是小品,有时像诗句,有时像小说梗概,有时像戏剧情节。三言两语,意味无尽。这是中国一种特殊的文体,一种文史结合,互相生发的艺术表现形式。
有的读后感,则相当于论文,如《读萧红作品记》:引述了鲁迅和茅盾对萧红作品的评价,厘清了萧红师法的对象(三十年代翻阅过来的苏俄作品),站在女性文学的视野评价作品产生的背景和风格,指出萧红作品的特色,层层剖析,论证严密而层次清晰。
网友评论
收录了,欢迎光临、关注“三有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