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古论今

作者: 疏林红叶 | 来源:发表于2021-02-02 09:18 被阅读0次

刚刚完成了今天的背诵任务: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二人都是元朝人。

马致远,元朝文学家,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秋思》全文共28个字。用一连串的意象描绘出悲凉苍茫的秋景图,叙写游子的愁苦,孤寂和思乡之苦,被后世称为“秋思之祖”。

张养浩,元代散曲家,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弟弟的23代孙。少年成名,19岁任礼部尚书等职。张养浩归隐山庄,不求显达,朝廷却对这位博学硕德的儒士时时想加以利用。八年之间留下诏书,他却高卧不起。后来关东大旱,他不顾自己体弱高龄,散尽家财。登车就道,星夜赴任。“无所惭,此心非为官”。一路行来目睹灾民惨状,感历代兴衰,写了数首怀古曲,意绪苍凉,流露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其中,最著名的是散曲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到任之后,“凡所以力民者,无所不用其至”(危素《张文忠公年谱序》)。四月之内未尝家居,不遑寝处,终因劳瘁而卒。消息传开,“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元史》本传)。在封建时代,像张养浩这样为民尽瘁的官儿实在并不多见!

回到现在。一年来,每天早晨的背诗读诗早已形成习惯,虽然在上班的日子不能很认真地背诵,但至少早上是必须要抄写一首的。这样做让我积累诗是其一。读背的过程如时间的沙漏,你无法明确感觉到变化,但变化总是有的。复习诗是其二。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明明一首诗很熟悉,却无论如何想不起它的题目或者下半句。我背诗的过程遇到太多这样的半熟诗,让我得以重新温习,重新背诵,这种感觉如见到久别的朋友,再也不想让她离去。其三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锻炼自己的记忆。随着年龄的增加,记忆力也不甘示弱地下滑。如果听之任之,我担心早早地就步入痴呆状态。背诗也是在与时间与年龄作尽力地抗争吧!

同时,也更多地了解了一些诗人,一些历史,愈发觉得:人真的是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

另外,今年被评为年度优秀和最美教师,也在此记录一下吧!年度优秀按学校三年一轮的不成文规定,我已是第六年了,也许学校看我太不知道抗议与争取,同情我吧!但被承认的感觉还是挺好的。至于最美教师,更是意外的收获了。去年我们组推的就是我,谁知没被领导评上。今年组长还让我写,我说不想再受打击了,不参加了。到最后还不能有弃权的年级组,只好把去年的一套原封不动传过去,没想到这次榜上有名了。虽然这也只是个校级的,但对我来说,好像也是来到这所学校的第一次上台领荣誉吧,所以在音乐声响时,心里还如鼓搥般“通通”呢!

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希望把这美好进行到底吧!

相关文章

  • 说古论今

    刚刚完成了今天的背诵任务: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二人都是元朝人。 马致远,元朝文...

  • 老梁论成败

    作者:梁宏达 此书的论述方式一如老梁主持节目的风格,口若悬河,畅所欲言。全书以历史故事为素材,说古论今,为英雄正名...

  • 游山

    简书大整改,给会员圈定活动范围,不容说古论今,不许点评时政,不准歌颂伟人,限定写山话水,今天先来说山。 山中有许多...

  • “小月饼”见证了“大时代”

    前几天,和几个大哥喝茶聊天,谈天说地,说古论今。感叹着时光流逝,都说“没掉过腚来”的就老了。(寿光土话,用‘没掉过...

  • 高考遇上端午——祝小女高考高粽

    天清气朗,棕榈飘香,十年寒窗,考场较量! 一张考卷,说古论今,衡量八方,直指梦想! 高中三年,学校是家,老师是妈,...

  • 玉龙度假说传奇(1)

    薰风拥我来,满目黄花开。 一排木犀树,度假村里栽。 又来玉龙度假村,听“村长”徐庭水说古论今侃传奇。 1.度假村“...

  • 2019-04-26

    近期,我参加了党校第二十七期发展对象的培训,深感荣幸。在培训会上,各位老师侃侃而谈,说古论今,见解独到,让我在佩服...

  • 崇丽阁长联

    阁楼长联 崇丽阁有两幅对联全国闻名,称得上是对联中的精品。其中一副对联长达212个字,以景达情,说古论今,全...

  • 笑谈古今

    说古论今畅谈华夏 绵绵长卷千百年 读史掩卷长声叹 兴衰成败一轮轮 辛酸苦楚谁人知 往事历历作笑谈 都云别人痴 怎知...

  • 今论

    众声嘈嘈然,鸿蒙凄凄也; 满朝皆惊莽,惟有书静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古论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ve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