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早就去了,奶奶刚去世,爸爸是驾校教练,妈妈是语文老师,女儿在电视台工作,这余下的一家三口,只是四万万中国人中,一个社会的基本单位,它可以代表大多数普通华人家庭。
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相爱相亲》,说的就是这个家的事,说的就是爱情、亲情中的柴米油盐、平平淡淡。
中国人,习惯脱口就是一句“相亲相爱一家人”,在张艾嘉这部作品里,却是《相爱相亲》,“亲”和“爱”反过来了。
除了“相亲相爱”这个片名,早就被人登记了这个原因以外,张导有着自己的解释,她说:“当名字变了以后,我努力想一想,爱是天生的,人生下来就有,所以应该是先有爱的。有了爱,你付出了,你接受了,你做了所有可以做的事,那就亲了。所以先是爱,再是亲,相爱相亲其实是对的。”
在中华这块地上,自儒学变为显学,儒家成为正统后,我们在“伦理道德”的框子里,一呆就是上千年。
伦理治国下的中国家庭,在“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祖宗家法”“贞节烈女”里稳步运行着。即使帝制终结,中国人的家族观念还是那样的重,中国人的法制观念还是让位于人情。
几千年的文化血,不是说没就能没的,更何况这里面有不少好东西。
在这个大的文化背景下,岳慧英(张艾嘉饰)要迁父亲的坟、父亲的“原配”妻子为他守了一辈子、非常符合中国特色的诉讼过程、私下和解的结局,这些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事情,就再合理不过了。
“迁坟”是整部电影的主线,主线里说的是岳慧英父辈的故事,同时,又牵出两条支线来,有岳慧英女儿的爱情线,有岳慧英自己与丈夫的感情线。
三条线,三代人,三段爱。
这“爱”里有困境、有爱情、有亲情。相比前作《20,30,40》,张艾嘉不再聚焦于不同个体生命里,三大年龄阶段的状态,而是通过一个家庭里的群像,集中展现人生的快乐与困苦。在剧作上,主、支两线的交互穿插,比《20,30,40》更加复杂和精细。
这是张艾嘉指导的第一部大陆题材的电影,为了贴合现实,也为了拉近与大陆观众的距离,片中出现了一些我们熟悉的元素,比如政府部门非常繁琐的办证程序、相亲节目、真人真事情感栏目、老师与学生的关系。
这些元素的安排十分合理,没有突兀。
拍人伦之情,难就难在那“不可言说”的部分,这“不可言说”的感觉你怎么表达出来?你通过什么方式表达?这都是难题,也是考验导演的一道难关。
导演会陷入矛盾之中,点轻了,怕观众看不明白;点重了,人物沦为概念符号,影像则缺了韵味,失了分寸。
在拍摄平凡生活时,会遇到各种材料,如何取舍,才是重中之重。
有的片子,看似平淡如水,实在是背后的导演入了化境,能够朴实无华、举重若轻。如小津安二郎、是枝裕和、许鞍华(《天水围的日与夜》)便是个中巧手。
张艾嘉当然功力了得,也有自己的取舍,在片中,丈夫写给岳慧英的贺卡,写的具体是什么内容,镜头没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去看,旁白也并不打算,将它深情地念出来。
这就是张艾嘉的“舍”,这种“舍”是明智的。
我们完全能感觉到丈夫对岳慧英深沉的爱意,这便是影像“留白”的魅力。这也是导演对观众审美的一种尊重和信任。
这部电影还是有遗憾,有些地方本可以再收一些,再舍一些的。
姥姥不让薇薇进屋,以及进屋后的这场戏是可以再收的;在电视台里,姥姥和岳慧英的对峙,也是可以收一些的。这种没有将“留白”的艺术效果发挥到极致的问题,在张导的前作《今天不回家》(1996年)、《20,30,40》(2004年)里都存在,可喜的是,这种问题,张导一路都在解决,且越来越好。
这是一部展现中国人伦理世界的电影,其中岳慧英与女儿的关系,与丈夫的关系,与父辈的关系,跟我们的生活极其相似,它很亲切。
其中,老太太选择守自己的丈夫一辈子,这里面有多少“贞节牌坊”在产生影响,有多少“爱”,有多少“爱情”?
我们并不知道,但足以让我们思考的是,爱并不狭隘,它不仅限于爱情。
本文首发于公号
约稿请简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