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爰》是《诗经·国风·王风》中的第六首诗。是一首感时伤乱之作。诗人出生在和平年代,之后遇上了大变革、大动乱,给诗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他希望自己长睡不醒,无知无觉,来躲避灾难造成的创伤,体现了战乱年代人们的乐死不乐生的人生态度。
公元前782年,立志复兴周王朝的周宣王死,他的亲儿子周幽王继位。
此时的周王朝已经很不景气,地震、旱灾屡屡发生,刀兵四起,民不聊生。可是,周幽王才不管这些,好不容易熬死了老爸,当上了大周王朝的CEO,可该使劲折腾了。他大兴土木,兴建王宫,亲小人,远贤臣,重赋税,征徭役,整天花天酒地、荒淫无度。有一次竟然因贪恋美女褒姒好几个月不上朝理政。
不想上班只想享乐的周幽王重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更加重了对人民的盘剥,民怨沸腾,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大夫赵叔带、褒珦等一拨忠心耿耿的大臣冒死进谏,给幽王讲国际上的大气候和国内的小气候,希望大王重振朝纲,拨乱反正,还周公清明之风,听得幽王恼羞成怒,把他们或革官罢职、或监狱关押、或杀头撕拉,搞得朝堂一片白色恐怖,吓得一些只知明哲保身不愿承担责任的高官大臣纷纷逃离京城,而那些忧国忧民却无实权的贵族只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蛰伏着。
当时的朝堂上,实权派虢石父之流经常花言巧语哄骗周王,惑乱朝纲,编造各种谎言陷害忠良,尤其是虢石父为幽王献“烽火戏诸侯”之计博得美人褒姒一笑,受到周幽王千金赏赐,更是得意忘形、骄横跋扈,倍受贵族的不耻和民众的唾骂。
荒淫无道的周幽王除了玩“烽火戏诸侯”以外,还废申后和太子,并攻打申后的娘家人,制造事端。被激怒的老申侯,一不做二不休,联合一直觊觎周王朝财富的犬戎族,来个大造反,一锅端,咔擦了幽王,将镐京洗劫一空,周王朝从此陷入连年战乱的困境,周原上,哀鸿遍野……
痛苦的民众,有感于当时的战乱,联想到早日的周王盛世,那被压抑、被扭曲的心里自然而然地流淌出一首厌世、避世之曲:
有兔爰(yuán)爰,雉(zhì)离于罗。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lí)。尚寐(mèi)无吪(é)!
有兔爰爰,雉离于罦(fú)。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
有兔爰爰,雉离于罿(chōng)。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
爰(yuán)爰:逍遥自在的样子。
离:同“罹”,陷,遭遇。
为:这里指徭役。无为:无事。
百罹:多种忧患。
无吪(é):不说话;一说不动。
罦(fú):一种装设机关的网,能自动掩捕鸟兽,又叫覆车网。
造:指劳役。
觉:清醒。
罿(chōng):一种捕鸟兽的网,也是覆车网。
庸:指劳役。
聪:听觉。
翻译成白话文:
狡兔逍遥乐,野鸡入网罗。我生初无难,此后受折磨。睡去不再说。
狡兔逍遥乐,野鸡入网罗。我生初无难,此后常忧愁。睡去不再醒。
狡兔逍遥乐,野鸡入网罗。我生初无难,此后多灾凶。睡去不再听。
写在题后:
狡兔三窟,用兔子来比喻一些狡猾的奸佞小人。小人逍遥自在、畅通无阻,也就是说小人当道。野鸡的性格比较耿直,用山鸡比作君子。山鸡被网猎,犹如君子处处碰壁、处处被排挤。
只要是黑暗的年代,无一例外,小人得志,过得有滋有味,而正直的君子往往无端遭祸,命运多舛。
生逢乱世,要想独善其身真的很难,只好两眼一闭,眼不见心不烦。
话说,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感恩时代,换了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