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了解打坐
了解打坐(六十七)重为轻根

了解打坐(六十七)重为轻根

作者: 悦渐 | 来源:发表于2020-10-28 15:59 被阅读0次
燕处超然
太上曰: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重为何?就是稳重,厚重,不轻浮。

静为何?就是安定,平静,不急躁。

老子说,在重与轻,静与躁当中,重和静占据主导地位。一个品行厚重者,偶尔的活泼不会失去分寸,一个心灵宁静者,表面的不安不会影响内在。

当然,这些道理在平时是没什么好讲的,只有在遇事当头才能体现出这些修养的重要,只有在内心被扰当头才能体现出功夫的高低。

一个修行人,究竟与未修行者的区别在于何处?只在于修行者的转念能力,修行者的辩证思想,修行者对事间诸有的觉观其实相的能力。

一个修行人,他应该能高能低,因为他的心里无高低之分,他应该能动能静,因为他不会固化自己。他不会计较得失,因为他的眼光超越得失。一个修行者,他的不同就在于超越。重视世俗之见,又超越世俗之见。身处红尘喧嚣,却超越喧嚣。修行者的心当如皓月,清雅透亮,照亮长夜,却冷眼旁观。

这是只有君子才能做到的事情啊!

老子接着说“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人生之旅中,一切的风景,即便是盛景,大好风光,君子亦不粘着其中,老子用了一个词“燕处超然。”如何能超然物外?因为内心不羁,不被外界羁绊,自然超然洒脱于世间。

至此,老子不得不很叹息而无奈的发问“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就是说,越是位高者本应越发以重和静来约束要求自己,可为什么他们却“以身轻天下”,轻率潦草急躁的去治理天下呢?

可见,位越高,则需德越高,越需要修行者的精神。“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轻浮轻率者则失去重根,急躁浮躁者则失去静根。而这是人身处世间必不可少的两个品质修养啊。

老子此章,提出了重与静之要。点出了君子行事的作风和方式。也说明了,不这样做的后果。这对我们后人也是一种教育和提醒。希望我们都能不断精进自己的修行,静心,除躁。

相关文章

  • 了解打坐(六十七)重为轻根

    太上曰: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

  • 重为轻根

    《道德经》 第二十六章[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

  • 重为轻根

    今日就要离家去工作地,由于疫情的发生,工作一直没有着落,心里不托底。面对着没有方向的目的地,再也不是往常那样意气风...

  • 重为轻根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zī)重。虽有荣观(guàn),燕处超然,奈何万乘(shèng)之主,...

  • 【经书】道德经26(稳重沉静)

    一、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1、断句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2、注释 躁(zao):动。君:主,引申为根本。 3、...

  • 静为躁君•行稳致远

    《道德经》中有言: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重为轻根,重是轻的根本。若失去了这份厚重,人生和事业就会流于轻浮,正如常言...

  •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章 第二十六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 尊荣华贵——从心看《道德经》重为轻根章第二十六

    重为轻根章第二十六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 《老子》不一样_第二十六章_重为轻根

    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zī)重。虽有荣观(guàn),燕处超然...

  • 《重为轻根》——富养女孩

    为什么女孩要富养?这是非常符合女性性别特点的。是基于对女性性别特征理性客观的认识而提出的非常有针对性的原则。大家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了解打坐(六十七)重为轻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qc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