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区

作者: 阳生_ | 来源:发表于2024-01-05 09:22 被阅读0次

这里是我在华南农大待得最久的地方,是我与华南农大第一次见面的地方,也是我离开华南农大前待的最后一个地方。我想,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宿舍就是他们的家,是受伤了可以暂时躲避的港湾,是胜利了可以分享喜悦的小窝。

华南农大很大,一共有五个宿舍区,分别是华山区、启林北、启林南、泰山区和燕山区,最后一个区住的是研究生,其余都是本科生。

泰山区位于华南农大的东南角,其东北部通过飘香路与启林南接壤,而南部有一个校门——“汇景北门”,隔着一条马路对面就是汇景新城,一个非常庞大且内含各种商超小店的小区,泰山区的学生经常会在这里的“汇景北路”公交站乘坐197或41号公交车去大正门。

泰山区宿舍楼共有24栋,其中1-8栋和10-16栋集中分布在华农紫荆路的南侧,几乎呈4x4方阵状整齐排列;而9栋和17-24栋分布在华农紫荆路的北侧,沿着长条状逐栋排开,到第24栋的位置则与飘香路接壤。

倘若你身处泰山区的“高楼林立”中,很有可能分不清个东西南北,也无法准确指出哪栋在哪,还记得新生入学那天我找不到自己的宿舍楼,便随机问了一个路边的志愿者,她都需要拿着地图和我讲解。

这24栋宿舍楼的外墙是蓝白相间的,说实话并不好看,有种“土土”的感觉,经过风雨的冲刷后也显得旧旧的,而学校也没有翻新的计划。尽管如此,在我入学那一年,所有新生的宿舍都更换了新床和新桌椅,还装上了此前从未有过的空调,不得不说,我真是赶上了好时机。因此,虽然宿舍楼看起来不咋地,但里面的配置不错,对此我还是挺满意的。

南方潮湿多雨,所以华南农大的宿舍楼都不是封闭的一栋楼,而泰山区的宿舍楼中前17栋都呈“回”字形,中空的地方可以称之为“天井”,是没有遮挡的。

我对这种构造的宿舍楼甚是喜欢,在多雨的季节不会觉得房间湿漉漉的,还能在走廊上吹吹风,趴在墙边和朋友聊聊天(为何是墙边?因为这里的走廊原本该装栏杆的地方是砌墙的),唯一的缺点大抵就是不保暖,冬天的风会从四面八方窜进房间、窜进被窝里。至于后7栋为什么是封闭的,我想大抵是受限于建筑面积,那边的宿舍楼连楼内构造都不甚相同。

不知道大家住过的宿舍楼都是怎样的,泰山区宿舍楼的一楼都是从第二层楼开始算起,而真正的一楼是架空层,当然是有用途的。5栋的一楼是自习室和学院活动室;8栋的一楼有小卖部,早餐时段人满为患,此外还会卖些芒果、糖水、凉茶等;9栋的一楼是辅导员办公室和学院党务活动室;10栋的一楼是“一条街”;13栋的一楼是校园超市和打印店;16栋的一楼是快递站;至于其他楼栋的一楼几乎都是杂物房,隶属于清洁阿姨或各学院。

此外,每栋楼的一楼都有停车场,原本这停车场停的都是沾满灰尘的自行车,后来,几乎人人都拥有电动自行车后,这批满是灰尘的自行车就被清理走。由于电动自行车都有报警器,一到打雷下雨天,楼下就会上演一出音乐剧,声音断断续续的,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与雨滴落下的声音形成绝佳配合,有时还有骂骂咧咧的人声加入。

想来5栋是我第一次与泰山区见面的地方,那里的一楼有两三间学院活动室和两间自习室。从汇景北门进入,5栋是距离最近的一栋,开学前我早已将宿舍楼分布图印在脑子里,所以那天我俨然像一个老生,径直地走向5栋学院报到处。我小心翼翼地走进房间,里面坐着的四五个师兄师姐都非常热情,引导我拿出身份证和录取通知书办理报到手续,随后便发给我一张校园卡,这既是饭卡,也是我在华南农大的身份凭证。

另外两间自习室很小,一间大概只能容下约30个人,桌椅是全木的,没有一处金属,所以我总觉得那里的自习室有一种老式复古的感觉。我只去过那里两三次,但因为空间太小,而且门窗紧闭,几乎没有空气流通,所以在我心里不是一个自习好去处,便再也没去了。

大草坪

9栋和17栋都在华农紫荆路的北侧,中间相隔着一个大草坪,这个草坪曾作为我们军训的集合点,春夏季节尤其雨后,草丛中的青蛙总是呱呱大叫,陶醉在爱情的氛围中。

草坪中是没有灯的,所以夜晚我们都不敢走进深处,害怕不知道从哪里会跳出一只小动物。草坪中规律地种植着一些树,在艳阳高照的日子,经常会有学生抱着被子拿着绳子在两颗树之间晾晒,从楼上往下看各式各样的被子宛若一块块拼图,拼凑着学生们的生活。

虽然这里是块草坪,但因为每天都有行人来往,偶尔还会停放车辆,所以地面上这里秃一块,那里秃一块,下雨天坑坑洼洼的,一不小心就会踩入水坑中。新生入住那天因为要搬运行李,所以在报到完后我们就把车停在了这个大草坪上,方便运输,由于前一天下了场大雨,下车的时候我的脚“如期”地踩在了水坑上,母亲还抱怨了一句:“怎么这么多泥?”

小卖部

与其说8栋一楼是一家小卖部,不如说是一家杂货铺,店内有一对稍年长的夫妇和一对年轻的夫妻,时不时还会出现一个小男孩,应该是一家人。早餐时段,老板们会在门外摆上几张桌子,上面放着几大箱泡沫箱,里面装的是各种各样的早餐,如虾饺、糯米鸡、牛肉丸、包子、馒头、豆浆、八宝粥等。

接近上课时间,这里人满为患,几个泡沫箱前挤满了人,大家挑选着心仪的早餐,拿起一袋询问价格,老板目不暇接,口中马不停蹄地回答道:“这个两块,这个三块,这个四块五……”,有时学生没给她看付款页面,她还会问一句:“你给钱了吗?”得到“给了”的答案后,心满意足地继续投入“回答价格”的工作中。

午餐和晚餐时段这里一般不会卖饭,但在开学那天这里放着几箱盒饭,以至于一开始我们还以为这里就是吃饭的地方。

其他时间段,这里卖的东西会随季节而变化,盛夏时节卖芒果、西瓜、菠萝和凉茶,还有全年时段都有的糖水,最喜欢的是芋圆西米椰汁。当然除了这些,还有杂货铺常有的小零食、面包和饮料,偶尔还会出现绿豆饼。

8栋处在我去往教室路上的中间位置,上早课时我偶尔会在这里买一个糯米鸡或包子,晚上下课或训练完后我也偶尔会在这里买一碗糖水,这里就像一个中转站,看着我早出晚归。

可惜的是,在我本科最后一年,这个杂货铺被收回了,门口也装上了玻璃门,改造为一个书屋。有时候会想,随着城市现代化,各种基础设施和建设会趋于整洁、干净和舒适,但是这些有着烟火气的小摊也随之消失,这样真的好吗?

校园超市

13栋的一楼是校园超市,还挺大的,日常用品、学习用品、各种零食和饮料都有,还有华南农大的专属方格纸、草稿纸、横线纸和信封等,里面灯光昏暗,虽是白色地板但已经有些灰暗了,每个货架之间大约只能站两人,下课时段收银前总是排着长队。

回忆起来,这个校园超市给我留下的印象是“老派”,卖的零食和饮料是老派的,装潢也是老派的,很少有新式的商品出现,尽管如此,它的存在还是大大便利了泰山区的学生。

老坛酸菜面加根香肠或卤蛋经常成为我的晚餐,山药脆片、盼盼牌薯片和麦丽素巧克力经常是我的零食,训练或比赛前我总会到这买几瓶一块五一升装的水,夏天会和小伙伴一起在冰柜前挑选冰棍。有时候,超市还会搞促销活动,在门口摆摊卖些牛奶和方便面。

超市的背面有一家小小的打印店,里面大概有六台电脑,四台打印机,每到综合测评时间和期末考试周,小小的地方人挤着人。还记得大一交综合测评材料的最后一天,一大早门还没开就排起了长队,不会调格式的人在电脑前焦急地等待老板的帮助,会调格式的人在队伍后面焦急地排队,而老板不紧不慢,一边在电脑前熟练地操作着,一边回答着旁边同学的问题,时不时还到打印机前检查零件。

刚读大学的时候觉得这些开在学校里的打印店很实惠,几乎每次都会到打印店打印东西,但是后来发现如果不着急而且量大,网购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新客人首单往往还能得到优惠折扣。

快递站

16栋一楼是我最熟悉的地方,因为我曾在那里的快递站兼职过一个学期,那一片地方摆放着7个快递柜,还有一小间“办公室”。快递站与学校有合作,去兼职的学生也是通过学校“勤工处”报名,华南农大一共有五个区,每个区都有一个快递站,所以不管是招聘人数还是应聘人数都是不少的,而应聘最重要的门槛就是时间充足,每周至少要上两个时间段。

那段在快递站兼职的日子是愉快的,是我第一次“打工赚钱”,虽然时薪在现在看来低得可怜,但赚到钱的感觉战胜了一切。我兼职的那个学期,快递站里有一个常驻负责人,还有一个调过来的负责人,两个人都是90后,比我大不了几岁,一开始我还不怎么和他们说话,到后来会一起吃饭聊天,甚至会一起打游戏。

我的工作就是先把刚到的快递一件件扫码录入手机号,然后再一件件投到快递柜里,所用到是一台大小形状类似于“大哥大”的工具,顶端有扫描口,用来扫描快递单上的条形码。

7个快递柜放在平时是很够用的,不过一旦遇上“双11”“双12”这种购物节,就远远不够用了。对此,快递站负责人已司空见惯,早早准备好几个大货架,我们兼职的时间也有所变化,平时只有8:30-13:30和13:30-18:30两个时间段,而遇上购物节就变成了7:30-13:30、13:30-18:30、18:30-21:30三个时间段,时薪也有所提升。

在购物节那周第一天上班的时候,我就感受到了紧张的氛围,先不说外面的空地上已经堆成了一座快递山,就连兼职的学生也由平时的两人变成六七人。因为快递众多,我们没有投入到快递柜,而是直接将可以摆在货架上的快递贴码存放,再一件件扫码登入信息后,等待来领取的主人。

这些货架放在露天的空地上,还好广州的冬天不是多雨的季节,否则还要架起雨棚,地上也会湿漉漉的。一个货架大约有5层,能放下上百件快递,一下能处理掉很多,然而,有一个弊端就是无法过夜。

以往,放在快递柜里的快递即使主人当天没有拿走也无碍,毕竟放在里面其他人也拿不走,但是现在摆在货架上的快递一旦当天没有拿走,第二天就不是继续放在这个地方了,因为第二天会有新的快递,所以我们在发送快递短信时都会提醒主人务必当天取走,当然,实在没有取走的我们会在晚上将它们投到快递柜里,保证能被主人顺利接走。

那段时间我们没有按照以往的值班表上班,而是有空就会去,我还会查看大群里的信息,看其他区有没有需要值班或换班的。依稀记得有一天我在快递站从下午待到晚上,中间也没时间吃饭,直到把所有快递都录入信息后才空下来,那一天的晚餐还是快递站负责人请客的麻辣香锅。听他们聊天,“双11”期间基本每天会处理四五千件快递,虽然要从早上七点干到晚上十一点,但收入是可观的。

快递站既然能收快递,那就能发快递,打包快递发出的工作一般由负责人干,但渐渐地我也学会了就一起帮忙。引导客人扫码下单,打包要寄出的物品,称重,对照价目表算价格,在机器上操作打印快递单,粘贴,整个步骤不难,但一遇上人多的时候,我就会慌乱,这时,在一旁的负责人告诉我,一件一件来不用着急,千万不要搞混了,这些打包好的快递一般会在晚上发出。

这份在快递站的兼职工作是我干过最快乐的一份,不用太费脑子,每天面对的是一堆快递,熟悉了还能通过箱子大小猜测里面的东西,大家边聊天边干活,有时候可能会很累,双手麻木,但心情是愉悦的,没有任何压力。我会怀念那一年和他们在“双11”期间“奋战”的日子,我会怀念一起打过的游戏、一起吃过的饭……

17栋

一直觉得,17栋是泰山区最特别的一栋,不仅因为其独自坐落在华农紫荆路的北侧,更因为这是我住了四年的地方。17栋一共有七层楼,除了7楼外每层楼都有26间房,7楼只有14间是因为另一边是天台,放置着热水器、太阳能等。

因为位于华农紫荆路的北侧,所以17栋“回”字形的一边面朝主路,而另一边面朝草丛,那里偶尔还会传来鸡鸣声和臭味。我所在的414面对主路,是最边上的一间,所以不管是阳台还是门口,视野都极好,既能看日出日落,还能看流星雨。唯一不好的大概就是比较吵闹,房门正对楼梯,有时候周末早晨,还能在床上听到东区运动场搞活动的声音。

这一栋的所有房间都是四人间,上床下桌,配备了空调但无风扇,有独立卫浴和阳台,配置什么的都很齐全,如果要说个缺点那就是空间太小,只要我的椅子往后坐一点,就会撞上对床的椅子,在宿舍里铺上一张瑜伽垫后,几乎就无路可走。

阳台与走廊一样没有栏杆,不是透明的,而是砌墙的,水池面朝前方,可以边洗衣服边欣赏外面的景色。由于我所在的房间正对着宿舍楼入口处,经常能从阳台上欣赏大家回家的样子,也会碰上情侣依依不舍地道别。

前面说到,泰山区宿舍楼的外表并不好看,其实内部的公共空间也是如此,楼梯和走廊没有贴瓷砖,都是灰色的水泥或白色的油漆。每间房的房门是木制的,几乎都有些破旧,开门关门会“嘎吱嘎吱”地响,有些底部已经被扒掉一层皮,有些则是锁头出了问题。

我们的房门也曾经出过问题,门和门框之间的合页年久失修有点撑不起重重的木门,所以门底部与地面之间的缝隙不在,开关门时总会有拖地的声音。报修过后,师傅重新更换配件,房门又“焕然一新”可以继续使用。与之同样破旧的是阳台门,一样的木质,都是灰色的,上面还挂着师姐们留下来的画,那是一幅用细纸条制作的画,一个个纸条卷成一个圈,拼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夕阳景观,甚是美丽,我们离开后也没有带走,就让它继续留在那,成为414的常驻景点。

我很喜欢阳台,与另一边面朝草丛相比,这里的风景更美,还能受到阳光的直射,水池前有3个水龙头,但因为边上的一个连接着洗衣机,所以能用的只有两个,只能同时容纳两个人一起洗衣服。

洗手间在阳台的右侧,很小,只有一间,没有干湿分离,地面贴的是古早式的淡粉色瓷砖,有些凹槽,防滑。洗手间的门是全封闭的,所以在墙壁的上方有个抽风机,但自我们住进去后就没使用过,不是因为坏了,而是根本没有,大概是之前拆过后就一直没有重新装上去。这倒好,风不用透过抽风机一点一点进进出出,而是直接灌进灌出,冬天时冷啊!

每栋宿舍楼都有一个阿姨,17栋也不例外,她就住在一楼楼梯口的房间里,白天则会坐在门口前的桌子旁。四年时间里更换过几个阿姨,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个,听说她退休前是华南农大的数学老师,身高不高,脸圆圆的,笑起来眼睛会眯成一条缝,非常和蔼,她还有一个小孙子,祖孙俩经常一起在楼下玩耍。

我们每天出门或是回家,都会与她和小孙子打招呼,十分可爱。刻板印象中,宿管阿姨与学生大都是对立关系,或是没收电器,或是半夜要开门,但她总给我们一种家人般的亲切,就算做错了什么事也总是笑着。

17栋楼下的大门是伸缩门,晚上会用一条长链锁住,因为链子比较长,所以身材娇小的人可以稍微拉开一点门后直接钻过去,免去了要打扰阿姨的困惑。不过后来,可能是学校发现了这个大漏洞,更换了锁的样式,再也无法钻进钻出了。

有一次在园艺院楼做实验到半夜三点,楼下大门早已上锁,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倘若过了十二点就不能打扰阿姨,所以我们一行人只能劳烦17栋旁保安亭的保安开锁。那时是冬天,保安裹着军大衣在保安亭里休息,我们的敲门声打碎了他的美梦,他立即起身,拿起一串钥匙,没有过多抱怨,反而还关心我们怎么做实验做到那么晚。

其实这栋楼有两个楼梯,但能通往一楼的只有一个,另外一个楼下是常年锁住的,从建筑物设计的角度来看,这应该是方便逃生的,但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两个楼梯同时开启也需要增加看管人员的数量,所以大多数宿舍楼都只会开放一个楼梯。不过,我倒是经常去远端的楼梯,那边经过的人不多,适合与朋友聊天,冬天时那边也比较暖和。

在我心里,17栋是旧旧的,我总调侃自己住在农村里,周围杂草丛生,偶尔还会传来鸡鸣声。但我并不羡慕那些现代化装潢的宿舍楼,与它们相比,17栋能让我心静,水泥色的楼梯和走廊能让我返璞归真,这些有年代感的印记能让我感受到时间的魅力。

我是一个喜欢历史的人,在历史的长河前,人的一辈子算不上什么,这样,当我在一天的学习后回到此处,回到被窝里,仿佛所有的烦恼和疲惫都被这水泥色的外墙卷走了,卷进了时间列车里,一齐成为过去,成为历史。一切都会过去的,好的坏的都是。

创客空间

这是一栋位于14栋南侧的大楼,中间隔着一条华农泰山二路,楼高与宿舍楼差不多,楼内有着一间间办公室。“创客空间”这个名字并非独家,而是一种统称,在百度百科的定义中,“创客空间”也称“众创空间”,即创新型孵化器,“众”是主体,“创”是内容,“空间”是载体。在华南农大,这就是学生们创新创业的基地。

新生周的时候,这里曾作为一个参观点,一行人跟随助班和心助的步伐上楼,里面是一个个格子间,空间不大,每一间都有一个招牌。那时候很佩服在里面的人,心想自己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创业。

但我那时候不太懂,就那样在小房间里支起个招牌就是创业了吗,他们的业务都是如何发展的呢?本科时我好像没怎么规划过职业生涯,也没参加过创新创业大赛,只听过一些讲座觉得创业很酷而且有政策扶持,但至于要如何去做、要做些什么,倒一点也没想过。

楼内,我只进去过两三次,为的都是开宿舍的无线网络。华南农大是有校园网的,网络信号覆盖教室和宿舍,按理来说是方便的,但是,大一新生没有权限直接开,数信学院要使用电脑的除外;至于什么时候拥有权限,那至少要等到大一下学期,还是在没有挂科的情况下。

因此,在权衡利弊后,我们宿舍决定自己开通无线网络,早早就打听好开网的地方,准备好一张广州的电话卡和机主身份证。玻璃门内摆放着两三张办公桌,业务员是几名女性,但不像营业厅那样身着工作服,给人的感觉还不太正规,不过里面倒是有学生在办理。

第一次去是大一开通,第二次去是大二续签,第三次去是大三再续签,前两年扣费规则都是每月扣,但是到第三年却要一次性付一年,而且套餐价格也升级了。再三思考下,我们没有续签,而是转用校园网,现在想来很是佩服我当下的决定,因为大三下学期就因为疫情没有返校,否则这半年的网费就打水漂了。

比起楼内,创客空间的一楼更让我怀念,就像一些商业大楼的一楼一样,那里的店铺都是对外敞开的,靠近14栋一侧的有“果果道”水果店、茶坊、咖啡厅、轻食店、日料店和洗鞋店,前三家是一直开着的,后面几家印象中没开多久。而另一侧的一楼有一家无人超市和一家酒吧,是的没错是一家酒吧,但我从未见过其开门,只是透过玻璃门见过里面的装潢。

最常去的是“果果道”水果店,据说是我们学院的学生一起“创新创业”出来的,刚开业的时候常搞活动,那时候公众号和社群管理兴起,经常有转发集赞领水果的活动。与一条街的水果店相比,这里的水果更新颖,有一些进口的和较少见到的水果,吸引许多学生前往。我最喜欢的是9块9一个的海南椰青,天气热的时候来上一口,甘甜凉爽瞬间沁入心脾。或许是水果的品质好,这里除了学生光顾外,偶尔也会有老师的光临,有一次上完《物权法》选修课后我去“果果道”买水果,谁知在那碰上了这门课的老师。

茶坊也是由我们学院茶学专业的学生开的,卖的茶叶大都是学院与企业合作出品的,还有许多礼盒款,适合送礼。除了卖茶叶外,那里经常有人在泡茶,四五个人围坐在茶桌前闲聊。说到泡茶,就不得不提我们学院的茶艺社(大概是叫这个名字),每逢学院或学校搞活动,茶艺表演总会出现在节目单上,他们身着淡色的茶艺服,女生头发盘起,男生梳妆整洁,一人坐在一张茶艺桌前,桌上摆放着茶叶、烧水壶、茶壶、过滤器、茶杯、镊子等物。音乐响起,他们便根据节奏捣鼓着,旋律缓慢时,他们便悠然,旋律轻快时,他们便迅疾,一曲终了,茶已泡好,观众席掌声响起。

至于后面几家店,就没怎么去过了,倒是那家轻食店让我印象深刻,还未开业前,老板就在学生群之间宣传造势,还弄了一个活动——集赞免费吃,对于这种好事情大学生怎么会视而不见,当时朋友圈里几乎所有华南农大的学子都在疯狂集赞,心想这个大馅饼一定要被我吃到。依稀记得兑奖那天是周六中午,我做完家教回来后大约十一点半到达现场,彼时早已排起了长队,队伍弯弯绕绕的、拐了两三个弯。当时心想,反正下午也没啥事,不就排队嘛,一个小时怎么着也排得上吧。我就在那边玩手机边等待队伍的缩短,心情很愉悦,一点也不会因为还没轮到自己而烦躁。

但烦躁的似乎另有其人,只见店内的几名员工行色匆匆,点单速度加快,后厨制作的人也加快进度,还听到他们说:“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食材好像都不太够了”。这时,队伍中开始有些骚动,大家都在议论着不会到自己这就没有了吧。时间在一点点流逝,我的位置也在一点点前进,终于排到最后一个拐弯处了,此时已过去将近两个小时,老板们还在努力地工作着。当一批食材火速送到时,老板发话了:“感谢大家的支持,没想到今天会来这么多人,我们已经在尽力做了,但是因为食材有限,只能做最后30份了。”这时,我连忙数着队伍前面的人数,当发现自己在这30个范围内时,心满意足。

成功拿到餐回到宿舍后,我一边沉浸在捡到便宜的开心中,一边沉浸在美味的食物中,甚是快乐。如今回想,我应该再也不会为了一顿免费的午餐而排上两个小时的队伍,现在的我,把时间看得很珍贵,那种肆意“荒废”时光的行为再也不可能做了,而时间大概就是大学生独有的资本吧。

另一侧的那间无人超市我经常光顾,一是新鲜感和好奇感,二是味道和价格均不赖,三是可以在手机上下单并计算好时间去取餐,四是24小时营业。

当时,市面上没有几家无人超市,华南农大的无人超市名叫“F5未来商店”,这是一家利用机器自动化结合算法代替人工的24小时智能无人便利店,更重要的是,这是该店第一次入驻大学。

整个店面不过40多平方米,但在屏幕墙的后面,是5米高的货柜,里面存放着所有商品,既有各种盒装袋装的零食、瓶装罐装的饮料,也有冲饮和鲜食,还有一个可以加工简单熟食和热饮的智能厨房,制作好后,就会用机械臂送到取餐处。在店内取餐时看到墙壁上的海报才发现,这家F5未来商店同样是华南农大学子“创新创业”出来的,有时候不得不佩服这些既有头脑又有实干能力的人。

我很喜欢这个小小的地方,4个选购屏幕,3个取餐口,1张吧台,5张椅子,值得一提的是这不是普通的吧台,按下台上的按钮,桌板会收回,吃完后的碗筷则会跌入下面的凹槽,等桌板合上后,自动的冲水系统就会将垃圾冲走。

最喜欢吃金牌大块牛腩汤河粉和桂林米粉,价格也不贵,十元出头,有时候还会有套餐优惠。通常而言,F5未来商店的出餐速度都很快,但凡事没有绝对,有时候饭点也会遇上“堵车”,所以我一般会在手机上提前点好单,待制作完成后才去取。虽然是一家无人超市,但那里的餐品经常推陈出新,我的一个舍友也是这家商店的忠实粉丝,所以一旦出现新品,我们俩就会互相通知,并告诉对方味道如何。

或许因为创客空间的大多数店铺都是学生参与开启的,所以都带点潮流感和新鲜感。果果道也好,F5也罢,都曾留下过我的足迹,时间会记得。

五山大瀑布

此瀑布非彼瀑布,根据地质学上的定义,瀑布是从山壁上或河床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而在华南农大,在泰山区,从汇景北门走进宿舍区的路上,有一排两层高高的楼梯,每一层大概有10阶,由此构成的落差无异于山壁,因此每到下大雨的时候,那里必定会形成“五山大瀑布”的景观。

这一景观在学生之间流传恶搞,更是作为学生界招揽新生的招牌——“来华农地方大景观好”等等。除了瀑布外,不知是泰山区地势较低,还是学校的排水系统堪忧,17栋前的那条华农紫荆路容易涨水,下大雨时,大草坪的泥会顺着流到主路上,从楼上看那条路俨然成为了一条黄河,要去教四上课可谓是跋山涉水。

人真的很奇怪,当初对于这个“五山大瀑布”我是十分反感的,因为它的确阻碍了我的出行,觉得学校为什么不好好修理一下排水系统。而如今对它,反而多了一分挂念,或许这是华南农大特有的,或许正是因为讨厌才记得更清楚,或许这景观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欢乐……

如果只算泰山宿舍区那一块,占地面积大约有9万平方米,四年的时间里我好像走遍过每一个角落,又好像还有哪里从未驻足。它就是一个社区,但比小区里的更有人情味、更有温度。这里的宿舍楼很多,但走在路上总会有那么几个很眼熟但不认识的人;在这里发生的趣事也很多,在那条每天必经的华农紫荆路上,我哭过、笑过、打闹过,我脚踩滑板在人群中穿梭,我骑着自行车从紫荆桥上滑行,我骑着电动车在无人的路上肆意摇晃。

相关文章

  • 构建适合教育课程体系  大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在泰山区第六届科学“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和小论文”评选活动中,泰山实验中学蝉联泰山区初中学校优秀组织奖,...

  • 五一、端午节假期线路推荐_泰山——户外gps轨迹记录 六只脚 路

    泰山 明堂园北山梁空招老虎口小明家滩 于 2010-06-05 09:30 出发 山东 泰安 泰山区-山东 泰安 ...

  • 奶奶我想你了

    ———想念奶奶的260天 近日在浙大学习,今晚与几个好友相约西湖畔,浙大旁,话泰山区教育,筹谋于教师...

  • 从板书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近几天,我参加泰山区第十六届数学教学能手讲课比赛的评委,认真观摩学习了选手的22节参赛课,专业收获很大,启...

  • 429 | 从心里来 到心里去

    恰逢我生日,泰山区2018年新教师结业考核,很荣幸被抽中去交流发言。 周五下午被抽到时的慌乱耍宝,周六...

  • 登泰山而小天下

    五一假期决定奔赴泰山,几个小时的路程便从学校到达泰山区。这次登山并不是想观一次日出,而是想借助登山这项活动...

  • 如何提炼教学主张

    近年来,在泰山区各类业务比赛活动中,都会涉及到一个环节,陈述个人教学主张,比如能手比赛课、优质课、卓越教师...

  • 白杨精神词中求

    白杨精神词中求 泰山区第九届优质课听课有感 《白杨礼赞》是一篇经典的不能再经典的抒情散文了,稳...

  • 让常态课不常态

    近几日,学校组织第四届教学能手评选讲课比赛,为取得泰山区第十六届教学能手候选人资格,参赛教师都非常重视,参...

  • 加强课型教学研究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近期,泰山实验中学为落实泰山区新分青年教师课型达标验收活动要求和五星青年教师“十•一”成长工程活动方案,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泰山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fi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