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跨年演讲,罗胖从“我辈”讲到“躬身入局”,此后,“躬身入局”这个词语就开始火了。这个词出自曾国藩“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方有成事之可冀“。知道这个词后就发现太多的事情需要躬身入局:处事的态度需要躬身入局,与人交往需要躬身入局,参加活动需要躬身入居……今天我也就我们组首场活动谈谈”躬身入局“:
一、入局前
加入N师以来,发现高手如云,倍受打击。管理奇人、课改专家、技术精英、教师明星、速读高手、写作大咖……一下子,我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孤陋寡闻,头晕目眩,就想埋下头好好梳理一下自己,不被打扰,不被看见,静静的观察和学习,默默的思考和探索,低下头,一直低到尘埃里去,哪怕做一个“旁听生”也好。但是这个“自私”的想法随着组长曾黎明校长的一声号令:“张秀娟做主持”逐步被打破,主持意味着要组织整场活动,活动策划、了解组员、应变串词、做活动背景PPT等。刚感觉已经准备好一切,丝丝老师的信息又把我即将缩回的头给拽了出来(此刻真的觉得自己当时就是缩头乌龟)“曾校长太忙了,您来做组长如何?”,我的第一感觉“我行吗?”,这个组虽然仅有12个人。但这是何等的12人呐:两个中心校校长,一个俞特的大弟子(目前在教育厅),六个业务副校长,两个教务主任,一个德育主任,有全国机器人大赛二等奖获得者,创客高手,有新教育优秀带头人,有音乐才人、书法奇人。但“任务来了不退缩”是我的信条,我觉得这是做事最起码的道德标准,丝丝老师既然把这一重担交给了我,就是对我的信任。使命感取代了危机感,油然而生。

二、入局中
我之所以没有退缩还有另外一点原因是我一直认为所谓的“领导层”就是为大家做服务的,给予团队里的每一位伙伴充分的理解和信任,能让每一位成员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你的服务就算到位了,团队目标也就达成了。小组长不才,小伙伴有才就够了;小组长不会的,小伙伴会就够了。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团体,一个家,如果每一个人都为这个“家”着想,这个家就会兴旺。而且这个小组里的每一个成员不存在不积极、不主动、不配合的状况,因为大家都是学校里的领头雁、带头兵,平时都是身先士卒、勇挑重任、直面挑战者。我们这一组刚好12个成员,12象征着完整、神圣、不可超越:一年有12个月;一天有12个时辰(按12时计时法);我们有12生肖;西方有12星座;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与12脱不了干系,12是每个人的幸运数字,12人组合会是一个最好的团队,我需要做的就是全身心的投入角色中:
1、认真学习:光有思想还不够,对一个小组具体该怎么做?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是什么?最后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愿景?还是比较模糊的。于是打开小组第一次会议的回放,明确任务和目标,以便于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活动准备:当下首要任务是让小组首次活动——破冰之旅完美开启。按照曾校长的安排,PPT首页需要呈现的内容一张大家的拼图照片,于是重新找到群里大家发的照片、简介(庆幸没有删除,这就是入局和没入局的区别,以前只是看看了解一下,现在要做到尽快熟悉,还好提前加了大家的微信),于是拼图,看伙伴的简短介绍。第一次活动主要是让大家相互认识加深了解,PPT内容要简洁明了,每个人的页面只体现了职务、职责和地址,为了做好串词,除了看简介外,我挨个翻开大家的朋友圈,甚至为了做到与大家“同频共振”,百度查看伙伴所在的学校特色。看到漂亮的余露老师(后来看方贤中老师的文章才知道他也是一位音乐达人)弹钢琴的美照,料定一个文艺女青年,于是找她帮忙选活动的开头音乐和结束曲,她在很短的时间内很用心的选曲下载并发送给我;方贤中老师是个刚毕业不到两年的年青教师,相信他的信息技术水平一定很高,就让他来做小组活动宣传小视频,好像万事俱备了。

3、统筹安排:如何让每一位伙伴尽快入局是个最大的问题。虽然时间紧张,来不及团队建设和分配任务,但我还是根据所做的思维导图把整个N4之旅的所有小组活动主题、分工做了一个整体的规划和安排,使整个小组活动的目标变得清晰。
4.顺利进行:定于4月21日19:30分开始的直播,想着大家都有直播的经验没有提前调试,但为了以防不测,我提前一小时打开了电脑上传PPT,打开直播间听着音乐等待大家的到来。19:30准时开启破冰之旅,虽然之前通知大家每人5--7分钟的时间,但伙伴们愿意讲、愿意说,时间长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好比两个人相亲一样,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说明接下来“有戏”,团队要的就是这个劲头,活动一直持续两个多小时,在《亲爱的旅人啊》中完美闭幕(我认为从大家的参与度和发言的内容来说都是完美的)。

三、入局后
这次活动结束之后,我也小结了一下:
深刻反思:
不要总是认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事实上很多时候东风是真的来了,但还有不具备的事。比如我这个数学专业毕业的一直以普通话“二级乙等”的低标准要求自己,随着在公众场合发言的次数越来越多,也的确感觉到需要把提高普通话水平提上日程,但一直都是“纸上谈兵”,未落实处,这次在来自五湖四海的伙伴们面前又糗了一回。
细心程度不够:包刚老师那一页的PPT出现错误是源于没有重新检查,就好比学生“做完试卷不检查就交”是一个情况;因为提前开了直播想着等正式开始之后再录制,结果正式开始一段时间了才记起忘记点击录制了。
内心感受:
这次活动,伙伴们的发言震撼到了我,一开始就知道他们“牛”,但不知道他们这么牛:曾黎明老师的优秀在我们项城市有口皆碑的;杜爱萍老师是创客高手,她带的学生获得全国机器人大赛二等奖;李大昕老师的学校是新教育实验基地,她本人是新教育的优秀实践者;余露老师多才多艺,是一位优秀的斜杠管理者;杨菊老师深处诺大的校园,教学工作做的有声有色;李俊飞老师不但有知名专家俞特引领,自己更是博学多才;吴桂英老师教学、管理经验丰富;方贤中老师研究生毕业,英语趣味教学做的风生水起;包刚老师是N师第一届青椒学员小狮子奖获得者。
蝴蝶效应:
通过大家的介绍和分享,大家彼此之间有了更深的了解,讨论区不断打出要求分享人做某方面专题讲座的邀请。接下来每一位伙伴都开始“入局”了,一波专家将陆续上场,交换多个管理思想,继而形成教育的合力势头开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