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由人 的 阅读笔记我们爱写日记每天写1000字
好习惯养成之“三大法宝” - Part One:「承诺机制」

好习惯养成之“三大法宝” - Part One:「承诺机制」

作者: 鹿非 | 来源:发表于2019-02-12 22:31 被阅读2次

2019年2月12日 - 星期二 - 阴☁️

「日更挑战」Day 31:Reading Log - How to Make Good Habits Inevitable and Bad Habits Impossible


🍞面包屑

发觉自己除了读书笔记之外完全没什么故事可写......转念一想又觉得其实这种生活也蛮不错的,虽无惊喜可言但也没什么烦心事。难得在家待这么久,元宵节的时候打算去江边看花灯。春节前夕出门,在老街上偶然发现一家颇有些小资情调的酒吧,驻唱嘶哑飘忽的歌声透过玻璃门落在行人耳畔,交杂着江风一起被吹散。街上冷冷清清的,连灯光也显得暗淡了。

📚正文分割线


书读了一半,感觉James Clear的写作套路颇为固定。每章以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开头,引入正题,阐述原理的同时给出更多的解释论证,顺带结合自身与周围人的经验,提出些切实可行好上手的建议。章节末尾再来个总结,done。结构清爽,用词简单,读起来顺畅又过瘾。

接下来几天要分享的是全书第十四章,揭示让好习惯顺利施行而又能帮你轻松戒除恶习的方便法门。总结起来,工具有三个:「承诺机制」「一劳永逸的关键决策」「借助科技的力量」。今天先说说「承诺机制」。

Part One:承诺机制 (Commitment Devices)

A commitment device is a choice you make in the present that controls your actions in the future. It is a way to lock in future behavior, bind you to good habits, and restrict you from bad ones. 

Excerpt From: James Clear. “Atomic Habits: Tiny Changes, Remarkable Results.” 

简单说来,「承诺机制」是一种选择,一旦做出,它能在接下来的某个时间范围内影响并改变你的行为,强制你放弃陋习并遵从好的习惯。

作者在此处举的是🇫🇷法国大文豪 维克多·雨果 的例子。话说在1829年夏天,雨果应出版社之邀创作一部新书。可在接下来的整整十二个月里,这位大作家忙着社交取乐,参与了无数聚会而只字未动。转眼到了次年夏日,出版社迫于无奈给出了最后通牒:这本书最晚于1831年2月必须出版!

面对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处于“拖延症晚期”的雨果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他将自己所有的衣饰归置到一处,命令仆从将它们紧紧锁在一个大木箱内,只留下一件大披肩供日常穿着。失去了外出所必须的服饰,青年雨果只得留在书房内奋笔疾书。秋去冬来,在6个月不到的时间里,雨果创作并于1831年1月14日发表了《巴黎圣母院》(台译《钟楼怪人》)这部在后世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及音乐剧的大型浪漫主义小说。果然deadline才是第一生产力啊!😂

图1. 维克多·雨果 & 《钟楼怪人》(图片来自网络)

回顾《巴黎圣母院》的创作历程,不得不说,有时候成功的关键因素并不在于让好习惯变得简单易行,更为重要的,是有意识地隔绝恶习以避免你继续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心理学家们将雨果这种把衣物锁起,迫使自己无法出门社交而只能埋头写作的行为,即通过有意识地施加干预使得坏习惯的实施变得非常困难的对策,称为「承诺机制」(commitment device)。

在日常生活中,「承诺机制」可应用于多种场景。例如,购物时选择小包商品而非大包装零食来防止自己过度进食。在路由器上接个自动断电装置,到了晚上11点定时关闭网络,提醒大家该关上电脑睡觉啦。出门健身时故意不带钱包和手机,防止自己在路上禁不住诱惑又买奶茶和甜品来吃。

「承诺机制」背后的原理在于,通过恰当的干预,让坏习惯的施行(每日不务正业出门浪、狂吃零食、熬夜上网等)变得困难,而使好习惯的保持(呆在书房写作、控制饮食、按时睡觉等)变得更容易。通过这个小窍门,养成好习惯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然而这还不够,我们的目标是最终能让好习惯的保持变得自然而顺畅,将坏习惯的施行变得难上加难。作者为此还准备了另外两个大招,我们明天接着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习惯养成之“三大法宝” - Part One:「承诺机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cl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