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童年的一次轮回。如果一个人的童年,是在充满爱的、健康而和谐的家庭中度过,则在未来的情感中,这个人多半会拥有健康的去爱别人的能力,反之亦然。
——武志红
一个家庭里,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是父母恩爱相惜,爱情或者亲密关系最早的启蒙也是父母恩爱,这样的家里长大的孩子,必是懂得爱与被爱,在日后的亲密关系建立时更加容易,在爱里定然足够勇敢,也有足够的安全感。
小叶,却是生在另一番家庭环境里。
大年初六那天是小叶的生日,二十六岁的生日,那一天家里待客,表叔说,在我们农村像小叶这么大还没结婚的姑娘很少了。
“哎……”爸爸一声长叹。
等亲戚朋友都走了,爸爸喝尽酒盅里的六年西凤,对着小叶说,“差不多就行了,别太挑了。你看,咱村里那阿娟,四十多岁了,生病身边都没个人,现在是半个神经病。你要这么下去,以后也离她不远了。”
小叶说:“我还想再等等。”
“啪——”他将酒盅连带桌子上的茶杯一起摔到地上。
“你说你也不管管,我看着你发瓷,我就来气,做饭你不行,教姑娘你也不行,你能干啥?”
转头便训起累了一天的妈妈。
“你整日里这么嫌弃我妈。你有多好?你那么嫌弃我妈,你可以和她离婚,我会养她。”小叶气不过怼他。
“我也不想嫁一个像你一样的男人。”
“你们娘儿俩是想气死我。还我有多好,我不好,我也是你爸。子不嫌母丑。”
“呵呵。”小叶冷笑。
“你觉得,我从小看着你嫌弃我妈,动不动发脾气,摔东西,会想结婚吗?”
小叶的爸爸,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从小叶记事起,爸爸就嫌弃妈妈,嫌她个子低,嫌弃她笨,嫌弃她干活慢。即使一顿饭做晚了,也会大发雷霆。
在她的记忆里,爸爸从没有心疼过妈妈,即使大冬天在露天的院中为他洗衣服,冻红了双手,他也嫌弃她洗得慢,没有半点心疼过她。
他对于母亲,最多的是嫌弃和责备。
小叶没有告诉他们,自己刚刚和相处一个月的男朋友分手,只因为对方嫌弃她情商不够高。她看惯了爸爸嫌弃妈妈的生活,不想步同样后尘,她讨厌那样的生活。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美国的短片,头发白了的父亲到女儿家里去,看到女儿打着工作电话的时候,还像个机器高速运转一样,收拾客厅、照顾孩子、给丈夫冲咖啡,而旁边的丈夫却悠闲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那个时刻,让他觉得心酸了。
回到家中,思虑不安,他回想起自己曾经也像女儿的丈夫一样,女儿的丈夫在家中的样子就是多年以前他在家中的样子。
思虑良久,提笔给女儿写了封信,大意说自己感到内疚,没有做好榜样,没有给妻子分担过辛苦,以后会做一个好丈夫,会为妻子分担家务,体贴她,也希望可以帮助女儿照顾小外孙等等。
我们喜欢讲言传身教,往往身教大于言传,社会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社会行为。
小孩子常常会把父母、教师视为榜样,而有意识的模仿其态度和行为。
而模仿学习贯穿人的一生。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当孩子长大,ta会不会从有意模仿,变成无意模仿。
爱情和婚姻里,纵然父母总对子女讲以后不会像自己般“心”苦,可是多少子女依旧在核心家庭重复上演原生家庭的“心”苦。
为何“摆脱原生家庭影响”那么不易,一是因为潜移默化中,我们从原生家庭中习得的那些习惯,相处模式,就像思维定势一样很难改变。
二是因为,在亲密关系建立时,原生家庭的子女,总是企图摆脱父母不幸福的亲密关系或者说相处模式时会自觉不自觉地放弃那些可能会出现的同样的相处模式的男朋友或者丈夫。
父母在婚姻里的习惯和相处模式,在孩子的成长环境中无数次被强化。
作为父母,如果希望孩子未来在建立亲密关系之时,不经历太多坎坷,夫妻相处时恩爱相惜,怎能不从自己开始,做一个好榜样。
而心苦家庭里长大的孩子要如何建立亲密关系,获得幸福。
首先,要正确认识成长中的那些不易。
其次,所谓愈远愈近,越是排斥便越是容易被影响,当我们正视时,自然能放下那种害怕步父母后尘的胆怯,便不会时时因为担心而失了身边的幸福。
再次,不要一遍一遍在内心里去述说,日后终会变成母亲的样子或者父亲的样子,然后过成他们的样子,这样暗示会像慢性中毒。
倘若可以,在内心暗许,不会像他们那样,愿意去努力,也会珍视身边那个人,学会和懂得爱与被爱,这样的暗示和强化,定会像黄芪般补气,收获阳光般温暖的爱情或者恩爱相惜的那个人。
最后,便是社会学习论的精髓……替代性学习,用阳光般的心和爱去替代从父母那里接收的暗与“嫌弃”。
图片来自网络结尾处,愿每个孩子都被爱养大,懂得爱与被爱,在爱里足够勇敢,也有足够的安全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