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师讲十大理念,已经听过五、六次了。第一次听是云遮雾罩,第二次听是迷迷糊糊,第三次听是懵懵懂懂……似乎听懂了,好像又讲不出来。究其原因,不是知识理不理解的问题,而是知识与实践的两层皮。
理论指导行动,在行动中修正(提炼)理论。这十大理念,是老师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论指导思想。融各理论之共同因素,又融进了李氏风格之形象生动。
这十大理念,就像心理现象一样,为了阐述研究,要人为分开,在现实中,却往往是密不可分,共同呈现。
为什么要创造理念?强调理念?是为了指导工作,解决问题,纲举才能目张。
不管是心理咨询还是社会心理服务,我们的工作对象都是“人”,要工作,就要建立关系,关系双方达到我尊重你(咨询师秉承的理念一:求助者是活生生的人,和自己的角色是对等的,而不把自己在心理上放在居高临下,指导者的位置上),我信任你(理念二:咨询师要相信求助者来求助的时候是带着天然信任来的——信则灵)的工作关系,从工作开始到结束,这种理念是贯穿整个求助过程的。
心理咨询师工作中,要具备心理学的思维,不被求助者带着走。
这需要心理咨询师具备对立统一的思维模式(理念三)。在理解求助者痛苦的同时,能发现差异。
具体怎么操作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排除法:用求助者的思维去解决求助者的问题一定无效(理念五)。比如,可以询问求助者用了什么方法?如果之前做过咨询,前任咨询师是用的什么方法?这些方法,就可以在你的咨询建议里面划一个大大的×了。
2.变换法:
-来访者求方法,我们就求原因。是什么维持着症状?
(理念四:症状是强迫性重复的结果)
-来访者求原因,我们就求目的。不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症状这个结果,而是这个症状是为了什么而存在?有什么获益?
(理念八:变因果为果因)
3.发展法:不管心理咨询还是社会心理服务,它都是一个过程。既然是过程,就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就是最好的心理医生(理念七:具有爱因斯坦而非牛顿的大脑)。
以上三条,都是我根据老师的内容,做了篡改,至于对不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效啊~(理念六)
《红楼梦》里面贾宝玉向太医求治女人善妒的方子,太医给他开了个梨汤方。宝玉追问疗效,太医说一日无效吃两日,两日无效吃三日,吃到人死了,就不妒了,就见效了……
虽然是个笑话,但也提示我们,尽管我们如此地看重心理咨询,把它作为一个职业也好,一个提升自我的最有效的手段也好,但这适合你,不见得适合所有人,(理念十:)因为心理咨询是助人的方式之一,而不是唯一。
网友评论